“可能大家对Silicon Labs的认知更多是这是家硬件公司,但我们现在想向大家传达的是我们也是一家做软件的公司”。Silicon Labs公司软件工程副总裁Skip Ashton近日在一次媒体交流会上如是说。
软件定义一切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信号,归根结底还是市场需求所致。Silicon Labs如今积极投身于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支持,而看下现在的时间点,距离物联网概念开始被关注过去了差不多8年时间,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一步步落地在实际产品和系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也开始集中,比较突出的是标准林立和系统设计复杂度的提升。近几年有业内公司逐渐喊出了软件定义一切的口号,意在通过软件给这些问题找到一个出口。
Silicon Labs公司软件工程副总裁Skip Ashton
伴随这一趋势,我们确实看到芯片厂商在软件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Silicon Labs也是其中之一,“我们通过收购不同的公司获得了更多软件技术,通过整合不同公司的高素质技术人员组成了目前强大的软件团队。”Skip表示,他本人就是通过收购加入Silicon Labs公司。
如果将物联网系统开发分解为IC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设计工具,那么现在芯片厂商的工作就不仅是提供IC产品,而是要帮助用户尽可能简化在应用层以下的所有设计需求。很多厂商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将一些标准化的部分尽可能模块化、软件化,变成用户的可选项,并通过简单易用的开发工具帮助客户完成系统设计、验证、分析等工作。
就在10月初,Silicon Labs公司宣布收购了RTOS厂商Micrium,此次收购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开发者简化物联网设计,通过获得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技术来加强上面提到的物联网系统开发不同层面的资源分配和协同问题。
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的软件实现
短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已成为物联网产品的标配,虽然还有一些私有化的标准和小众的通信标准,但包括蓝牙、ZigBee、WiFi在内的几大通用标准目前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这几种标准的通信协议也成为芯片厂商可进行软件定义的部分,而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用户不是单纯针对某个单一生态系统来进行产品设计,需要灵活的调整以满足不同标准、不同规格的应用需求,因此希望拥有设计弹性。同时ZigBee、蓝牙本身也有不同的标准,当面临不同标准的选择,可能对用户的产品设计时间造成影响。
Skip刚刚参加过在香港举行的ZigBee联盟年会,他本人从2004年就开始参与ZigBee开发,现在是ZigBee体系架构审查委员会主席。他同时也是蓝牙Mesh协议组织的重要成员,以及Thread联盟的总监。这一系列的头衔都是在显示Silicon Labs在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方面的技术优势。“我们支持迁移到下一代ZigBee标准ZigBee 3.0,芯科是此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对已有ZigBee HA和ZLL的产品我们还会继续支持;我们也支持未来的Thread网状网络协议;目前正在开发基于蓝牙标准来做配对的功能;在平台中加入Bootloader功能便于后续升级;支持IP网络,提供网关参考设计;我们也有对WiFi/ZigBee共存环境的支持,这种应用需求在增多,如在路由器中增加ZigBee芯片,解决两个2.4GHz信号的相互干扰问题。”Skip还补充,在Sub GHz以下的无线通信应用中,Silicon Labs也是领导厂商之一。
“Silicon Labs在不同区域都有领导型客户在主导无线通信的应用,我们可提供不同模组和协议的软件组合给客户。最新推出的物联网SoC平台EFR32可以支持包括蓝牙、ZigBee等在内的所有的无线通信协议软件,资源最为丰富”Skip强调,EFR32是一款采用Cortex-M4内核的SoC产品,具有256KB的闪存空间,Skip提到,Silicon Labs后续还会进行闪存的升级,便于软件的进一步升级更新以适应新的标准协议的推出。
显然,受竞争和实际应用需求的驱动,芯片厂商的角色正从硬件供应商变成综合服务的提供商,硬件、软件、方案以及其他各种可能帮助客户简化设计、加速产品开发的内容会不断添加到芯片厂商的服务列表中。
与非网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