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个性鲜明的消费类电子,接下来聊一聊通用的“巨无霸”型CPU——服务器CPU。
服务器CPU,顾名思义,就是在服务器上使用的CPU。
众所周知,服务器是网络中的重要设备,要接受少至几人、几十人,或者多至成千上万人的访问,因此,对服务器具有大数据量的快速吞吐、超强的稳定性、长时间运行等严格要求。作为计算机“大脑”的CPU,是衡量服务器性能的首要指标。
关于服务器的CPU类型的区分,早期延续了指令系统的方法,通常分为CISC型CPU和RISC型CPU两类,后来又出现了一种64位的 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超长指令集架构)指令系统的CPU。
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采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以下几类:
(1)PowerPC处理器;
(2)SPARC处理器;
(3)PA-RISC处理器;
(4)MIPS处理器;
(5)Alpha处理器;
关于CISC和RISC的定义及区分,详见前文,这里只对CISC和VLIW,做一下对比,见下表。
|
CISC |
VLIW |
定义 |
基于PC机体系结构,一般都是32位的结构 IA-32(IA: Intel Architecture,Intel架构) |
超长指令集架构,采用了先进的EPIC(清晰并行指令)设计,称为 IA-64架构(包括Intel研发的安腾处理器) |
主要厂商 |
Intel的服务器CPU AMD的服务器CPU |
Intel的IA-64 AMD的x86-64 |
优点 |
|
|
缺点 |
|
|
关于IA-64的兼容问题,Intel也是煞费苦心。初期Intel为了IA-64处理器能够更好地运行两个朝代的软件,它在IA-64处理器上(Itanium、Itanium2 ……)引入了x86-to-IA-64的解码器,这样就能够把x86指令翻译为IA-64指令。这个解码器并不是最有效率的解码器,也不是运行x86代码的最好途径(最好的途径是直接在x86处理器上运行x86代码),因此Itanium 和Itanium2在运行x86应用程序时候的性能非常糟糕。这也成为X86-64产生的根本原因。
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虽然CPU是决定服务器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如果没有其他配件的支持和配合,CPU也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性能。
那么问题来了,同为CPU,服务的CPU和普通的CPU有哪些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