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短时间完成层层报批,富士康IPO的“超级速度”

2018/02/24 作者:与非网编辑
4
阅读需 14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超级巨无霸”富士康冲刺 A 股之路可谓“风驰电掣”。
 
2 月 1 日刚申报 IPO 材料,2 月 9 日就收到了审核反馈意见,2 月 22 日,证监会官网上预披露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新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申报稿。
 
富士康回复证监会反馈迅速,证监会对富士康 IPO 申报的审批速度也相当给力。证监会官网显示,富士康在 2 月 1 日递交了旧版招股书申报稿,证监会在当天受理,2 月 9 日给第一次书面反馈,从递交材料到给反馈意见只隔了 8 天。
 
 
富士康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完成层层报批?公开资料显示,富士康股份由号称“世界最大电子产品代工厂”的台资企业鸿海精密间接控制,此次若成功 IPO,将成为台资控股企业在 A 股上市的标杆。同时,富士康股份逾 3000 亿元的年营业规模,以及高达 272 亿元的募资需求,将成为 A 股市场的“超级巨无霸”。
 
此外,富士康此番冲击 A 股可谓“不惜血本”,分别聘请中金公司、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为其保荐。巨无霸的超大体量与豪华团队加持,为公司加速 IPO 添足动力。
 
但富士康招股书披露之后,引来争议。有投资者直指该公司存在不符合 A 股主板 IPO 规则的“硬伤”。如公司自 2015 年 3 月成立至今经营未满 3 年;且按证监会相关规定计算,公司 2015 年、2016 年的扣非净利润或将为 0。虽然经营未满 3 年一项有申请特批的空间,但有关盈利计算方式的问题,证监会已在反馈意见中予以关注。
 
也正因此,业内人士多认为,富士康股份在 A 股顺利上市存在着诸多难题和不确定性,未来在进一步审核过程中将经历几道大考,最终监管层能否让其顺利通过存在诸多变数。
 
但富士康冲刺 A 股之路可谓“风驰电掣”。昨日记者在证监会官网查询发现,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富士康招股书已进入“预披露更新”状态,除去春节假期,距离其预披露仅过去 4 个工作日。有分析人士认为,富士康此次“跳过”正常排队直接进入下一进程,意味着富士康完成了对证监会反馈意见的回复,随时准备上会接受审核。
 
富士康股份由号称“世界最大电子产品代工厂”的台资企业鸿海精密间接控制,此次若成功 IPO,将成为台资控股企业 A 股上市的标杆。同时,富士康股份逾 3000 亿元的营业规模,以及高达 272 亿元的募资需求(募投项目总投资额),在近年的 A 股 IPO 市场也实属罕见。
 
对照目前 A 股主板的 IPO 规则,富士康股份的多项指标存在争议。如公司自 2015 年 3 月成立至今经营未满三年;且按证监会相关规定计算的话,公司 2015 年、2016 年的扣非净利润或将为 0。虽然经营未满三年一项有申请特批的空间,但有关盈利计算方式的问题,证监会已在反馈意见中予以关注。
 
有资深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富士康股份在一些方面与现行规则存在差距。但需要考虑的是,在监管层主张提升交易所市场的覆盖面和包容性的大背景下,支持优质台资企业在 A 股上市是当前的风向。且富士康股份定位于新形态电子设备产品智能制造服务,主打‘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也是政策所支持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因此,不排除相关政策作出倾斜调整的可能。”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