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最热门的手机之一当属华为 P20,EMUI 8.1 系统号称将 NPU 强大的计算能力发挥到极致,新一代麒麟 970 AI 芯片和深度学习能力使手机运行更流畅,杜比全景声加上华丽的配色也让 P20 的表现锦上添花,赚足眼球,华为几乎将全部看家本领都用在了 P20 上。但它真的那么完美吗?
用户反馈 P20 最大的问题是它的散热情况,玩游戏、看视频时手机发热严重,甚至烫手,真的是这样吗?早在 2013 年华为推出超薄 P6 手机时,我们用热像仪测试发现,刷微博微信 20 分钟后,P6 机身最高温从 32.2℃升至 45.5℃,发热问题十分严重。今天小编对 P20 发热情况一探究竟。
P6 初始温度分布(左)与刷微博 20 分钟后温度分布(右)
科普:热像仪是通过探测物体发出的热辐射形成温度分布图像,图像中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本次测试使用上海巨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手机热像仪 C1,将它插在安卓手机上即可观测红外热分布,并可自动追踪最高温及中心点温度。
实验目的:测量软件运行时华为 P20 手机温度变化情况,评估其发热情况,并与华为 P6 发热对比分析。
实验道具:华为 P20(宝石蓝)、巨哥电子手机热像仪 C1(玫瑰红)
实验方案:在室温环境下使用华为 P20 分别刷微博、看视频、玩游戏、微信视频,每种情况连续使用半小时,每十分钟测温一次,记录手机温度变化。
实验一 刷微博(文字+图片)
初始温度为 27.5℃。
分别在 10min、20min、30min 时拍摄的热像图。
总结 1:实验结果表明,在 P20 浏览文字及图片 30 分钟后温度达到 36.3℃,升高了 8.8 度,但发热感觉不明显。
实验二 看视频(抖音、追剧)
初始温度为 27.8℃。
分别在 10min、20min、30min 时拍摄的热像图。
总结 2:P20 在观看视频时温度虽然有增加,但是增幅仍然较小,半小时升高 6 度,也没有明显地感觉到手机发热。
实验三 玩游戏(王者荣耀)
初始温度为 29℃。
分别在 10min、20min、30min 时拍摄的热像图。
总结 3:实验结果表明,华为 P20 在玩游戏时温度随时间升高明显,由最初 29℃在半小时内升高 11.5 度至 40.5℃,高温发热位置在手机上方。
实验四 微信视频
初始温度为 28.3℃。
分别在 10min、20min、30min 时拍摄的热像图。
总结 4:在视频通话过程中,P20 的温升比较明显,从红外图像可以看出在镜头和电路板位置发热明显,经过半小时的视频通话,手机最高温从初始时的 28.3℃升高 12 度达到 40.3℃,拿在手里明显感觉发烫。
结果分析
通过手机热像仪拍出的红外温度图我们看到,P20 在长时间观看视频及刷微博时虽然有一定的温升,但变化幅度较小。相比较而言,P20 在玩游戏及视频通话时功耗仍然较大。尽管如此,P20 不仅在性能上已经远远超越 P6,在功耗和散热设计上也有了明显的改善,P6 刷微博微信 20 分钟后温度升高 13.3℃,而 P20 在 30 分钟刷微博后的温度变化仅为 8.8℃,温度的分布也更加合理。2018 年第二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也已超过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我们期待着华为研发出性能更加卓越的芯片和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