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揭秘苹果造车:变与不变

2020/12/30
195
阅读需 15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苹果公司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并计划 2024 年生产无人驾驶乘用车,该车型将搭配使用自主研发的突破性电池技术。”12 月 22 日路透突然发布的这则新闻,让全世界的车企都坐不住了。他们的境况用“中年危机”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原本安安稳稳的日子,被苹果造车彻底打乱了。

大众 CEO 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相比于传统车企竞争对手,苹果公司的入局或许将在自动驾驶等领域向大众发起更大的挑战。”虽然苹果造车既没有具体时间表,也没有车型谍照,甚至连一张 PPT 也没有,但还是不妨碍行业里已经有相当多的人相信苹果真的会造车,毕竟苹果到现在也没有否认过这一点[1]。

这张非苹果官方承认的图片跟着新闻再次广为流传

激动归激动,研究过路透的新闻后,不少人略显失望,甚至有媒体发出慨叹,“这是一场没有惊喜的心智战争”。

为什么没有惊喜?苹果到底造了什么车?惊喜还是失望的评判的标准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次路透的新闻也好,电池上的造势也好,都是苹果造车的术,真正的道另有他人。

苹果的汽车梦早在乔布斯时代就已显现端倪。苹果董事会成员,零售业大亨 GAP 的前首席执行官米德勒·德雷克斯勒曾说:“如果乔布斯还活着,他可能会开发一款汽车 -iCar。”[2]

此时正是苹果最如日中天的时候,明明可以抱紧 iPhone 这棵摇钱树,乔布斯怎么还是动了造车的念头呢?造车到底给乔布斯下了什么迷魂药?

这可以追溯到 2007 年,在 iPhone 上尝到了甜头的乔布斯把公司从”Apple Computer”改名为”Apple”。甩掉了”Computer”意味着乔布斯不再局限于电脑,可以从其他领域再继续复制爆品 .......

这也是乔布斯擅长的,打造一款极致的产品,在苹果手机上最典型的就是对 UI 的坚持。为了 UI,其他什么耗电量大、易碎、键盘统统都可以让步。

2008 年乔布斯就曾和 iPod 之父、Nest 创始人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讨论过如果造车应该怎么造、应该有什么功能、汽车的仪表盘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3]。托尼此后接受彭博社美女记者 Emily Zhang 的采访时又说了一遍思考逻辑,

“汽车有电池、电脑、发动机和机械结构,iPhone 上也有这些东西。”

这是典型的把手机和汽车类比起来的逻辑,在当时看来,汽车可能就是下一个大型的手机,这样类比有何问题,我们下文再说。

没想到 2011 年乔布斯逝世,库克接手苹果,如果说乔布斯是开天辟地的拓疆领袖,那么库克更像一个优秀的商人,商人的核心是稳定得追逐利润,iPhone 不俗的表现以及金融危机的动荡,都意味着苹果并没有必要冒险去造车。

2014 年,乔布斯逝世 3 年后,苹果一项“泰坦计划”又让外界重燃对苹果汽车的幻想。“泰坦计划”的最初目标,是像设计 iPhone 和 iMac 一样,从零开始打造一款颠覆行业的产品,而这个产品就是车。

泰坦计划启动的 1 年内,苹果开始大肆挖墙脚。到了 2015 年,该团队就扩充到数千人的规模。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曾感慨:“只要发现硅谷哪位与汽车相关的高管突然离职并去向不明,那他们多半是去了苹果。”苹果对人才的喜爱可以说是英雄不问出处,大到特斯拉、福特,小到 Mission Motors,苹果都不放过。

好景不长,2016 年泰坦计划内部出现了极大的分歧。两派意见,一方看重整车,一方看重软件,两方“领导”意见不合,自然搞不下去。

随后,苹果给出解决方案——返聘当时已经退休的前高管 Bob Mansfield,并由他来接管“泰坦项目”。Bob Mansfield 上位,更倾向于“开发软件和支持解决方案”,于是有新消息称:整车研发计划已经被砍。而且其后一系列苹果汽车方向的举动来看,确实也更加面向软件和技术,比如自动驾驶[4]。

泰坦项目的调整可以看作苹果造车重心的一个重大的转向,从硬件逻辑转向软件逻辑。

2017 年库克在谈及苹果在汽车领域的计划时说道,“我们专注于自主系统。这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我们将其视为所有 AI 项目之母。它可能是实际上要开展的最困难的 AI 项目之一。”这也是库克首次公开承认苹果在研究自动驾驶系统

苹果也确实为自动驾驶付出了心血。从 2017 年到现在,苹果已经获得了超过 100 项的汽车专利技术。从种类上看,包含了硬件创新、人车互动与智能驾驶系统几大类。从数量上看,苹果的智能驾驶系统专利占比从 2016 年的 22%上升至 2019 年的 41%,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5]。

2020 的这波苹果造车浪潮,爆出来的新闻点主要有两个:

  1. 苹果可能在电池上有重大突破。苹果已经给供应链下单了。

据路透社报道,苹果将通过“突破性电池技术”降本增效。所谓“突破性电池技术”,是通过采用“单电芯”(monocell)电池设计,增大单电池体积,释放电池组内部空间,从而提升汽车的续航里程[6]。路透社也透露了苹果公司正在研究磷酸铁锂(LFP)电池,让电池系统变得更便宜和安全。
 

对于苹果的“单电芯”电池设计,马斯克在推特上直言:“如果这是真的,将会很奇怪”,并指出“从电化学意义上,单电芯设计是不可行的”。

虽然可行性被马斯克质疑,但选择降低电池成本这步棋并没下错。动力电池成本占了电动车成本的 40%左右,电动车降本需要依靠电池成本下降,去解决新能源无法实现“平价”之痛。

目前动力电池降本主要有三大路径:原材料成本、规模效应、技术进步。动力电池成本从 2009 年起已经下降 85%[7]。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电池成本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否还能大规模下降?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对这个问题就不看好,他认为目前电池成本的优化来自于工艺和封装方式的优化,而不是原材料价格下降所致。而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例如锂、镍、钴这些都是些大宗商品,价格很难再下探,甚至由于强需求原因,还会继续上涨。

剩下两个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对尚未进入这个行业的苹果来说,唯一一个可行性的突破其实就是靠技术。

这也是为什么此次苹果在电池上的消息一出来,业内观测态度是高开低走的原因。苹果此次的消息,其实很接近比亚迪刀片电池和宁德的 CTP 技术,本质上还是在电池设计这一块搞事情,而业内此次也没有看到任何实质性的黑科技出来,只是一两则新闻,水花太小。

而在外界最关心的供应链方面,中国台湾经济日报称苹果向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中国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提出了备货要求[8]。和全球汽车电子供应商展开初步合作洽谈,可能引入外部雷达供应商或使用自己制造的激光雷达,另外还与台积电合作,共同开发自动驾驶芯片[9]。

在台媒的表述中,因为苹果的强需求,这些公司已经全面爆单,忙得不可开交。苹果到底想干嘛,从整车调整到软件,现在又开始关注整车了?未来怎么观测这个事情的进展?

苹果一直是一家战略极其清楚且成功的公司。把有限的资源专注在正确的产品品类上,通过不断的迭代,确保自己有王牌的单品,然后迅速培养生态,形成独特的护城河。

当年最成功的战略,就是当年看出手机的便携性比电脑好,一定是未来的信息中心。苹果的成功,打败了诺基亚是个现象,进化了微软才是本质,把 PC 迁移到手机上,这是这场产业革命的本质。

但汽车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信息中心吗?严格一点说,是不是下一个移动信息终端?或者说,这个问题直接可以转化成,按照电脑的进化逻辑,“PC 电脑——智能手机——?”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判断将来苹果在造车上会使多大劲儿,把劲儿使在哪,是硬件还是软件,哪些软 / 硬件为重,哪些软 / 硬件为轻。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现在来看,汽车很难充当这个角色。理由如下,下一代信息终端要满足几个特征:

必须离人的眼睛越来越近

必须物理体积越来越小

必须是移动的,便携度高

从电脑的形态的历史规律上去看看,大型机,小型机、电脑、笔记本、手机…其中在物理外形上的规律是越来越小。

同时还有一层规律是,因为它们的本质是计算,而计算的本质是信息,那人类获取的信息 83%来自视觉,这是最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 94%。所以从外形上看,它们一定离人的眼睛越来越近。

以上两点推出了第三点,下一代智能信息中介所以必须越来越小,越来越移动,越来越低功耗,才能越来越接近眼睛。违背这个规律,就不可能。

所以从这个逻辑上智能手机很难变成汽车,但其实有一类却是比汽车更接近的,就是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眼镜。2012 年谷歌推出的实验性产品 Google Glass 虽然饱受争议,但从逻辑上来讲,这个进化方向是 make sense 的,Google Glass 的商业化有问题,不代表探索路径错了,可能只是出现在了不属于他的时代里。

再举一个正面例子,最近两年大火的 Air pods,其实也可以侧面印证这个 PC 进化逻辑,就是越来越向人体的感官靠近。Air pods 砍掉耳机线后,等于是跟人耳融合了,几乎感觉是长在耳朵上的,所以用户体验特别好,那试想下,如果有一天,手机屏幕通过某种方式实现了“长在“眼镜上甚至是人眼,这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现在的手机已经足够智能,并不是所有的动作都非要在汽车内完成,可以编程、打游戏、看电影、订外卖的汽车,听起来很性感吗?

并没有,这些靠手机就可以解决。手机的本质是信息,汽车的本质是交通。汽车不是一个智能终端,智能车应该是汽车+无人驾驶。所以无人驾驶才是下一波产业浪潮的核心。

所以,硬件只是苹果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软件是重心,但苹果又不愿意像华为一样只做一个软件提供商(即便如华为,也只保证了三年有效期)。

总结下,苹果造车的新闻现在传出来,蹭蹭新能源车的热度涨涨股价是可以的,但长期来看,要看苹果是不是真的想造车,不如把这个问题转化成,看苹果在自动驾驶上投入多少心血,而不是电池也不是其他硬件。自动驾驶是一个具有网络效应、正向自我增强的行业,有希望出现平台级的大公司。

只要苹果能坚持在大的产业战略上不要出现误判和回调,苹果造车就值得期待。战略不变,战术可以阶段性调整。

而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期待智能手机的下一代形态可能会是什么,不如多去研究研究苹果在 VR 上的动作。

这两个问题,分开看,两个产业机会,两种观察视角,切勿混为一谈。

参考资料:

[1] 腾讯网,苹果造车的冲击波:连 PPT 都没有 就有人喊狼来了

[2] 搜狐网,苹果造车?车企:不知真假,但转型必须加快

[3] IT 之家,iPod 之父:苹果前 CEO 乔布斯在 2008 年就想造车

[4] 量子位,马斯克自曝:至暗时刻求苹果收购,库克连瞧都没瞧一眼

[5] 钛媒体,造车模式大相径庭,苹果与华为谁才是“正道”?

[6] 腾讯网,苹果版“刀片电池”要出鞘?马斯克却质疑:“电化学意义上不可能”

[7] 中泰证券,动力电池降本之道 ——动力电池系列专题

[8] 经济日报,Apple Car 加速台鏈總動員

[9] Apple, TSMC rumored to be working on chips for a Tesla-like 'Apple Car'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L6205PD013TR 1 STMicroelectronics DMOS DUAL FULL BRIDGE DRIVER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23.25 查看
LMX2594RHAT 1 Texas Instruments 15-GHz wideband PLLatinum™ RF synthesizer with phase synchronization and JESD204B support 40-VQFN -40 to 85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88.2 查看
ADIS16488BMLZ 1 Analog Devices Inc Tactical Grade, Ten Degrees of Freedom Inertial Sensor
$2419.08 查看
苹果

苹果

Discover the innovative world of Apple and shop everything iPhone, iPad, Apple Watch, Mac, and Apple TV, plus explore accessories, entertainment, and expert device support.

Discover the innovative world of Apple and shop everything iPhone, iPad, Apple Watch, Mac, and Apple TV, plus explore accessories, entertainment, and expert device support.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饭统戴老板小伙伴们的科技后花园,用投资视角,扒巨头秘史,没有客气,只有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