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尚需迈过这道坎

2021/06/30
170
阅读需 10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这场变革源自汽车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将在“科技强国”宏伟蓝图的绘制过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2015年开始,我国就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布局。随后,《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规划》《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密集发布。今天,从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到技术路线,再到生产体系、生态体系建设,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呈指数级增长态势。

嗅觉敏锐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初创公司等闻风而动,在这场席卷全国的智能网联汽车浪潮中率先展开布局。传统车企和其他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步入赛道。从产业链结构来看,上游主要包括感知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制造商;中游主要是执行系统和整车制造商;下游则是提供开发测试和运营服务的企业。目前来看,多数企业正在集中发力生产、制造环节,因此产业链上、中游的成熟度相对较高。而在下游,关系到智能网联汽车能否成功进入市场、完成产业链闭环的开发测试与运营服务环节仍存在较大缺口。缺口因何而起?又该如何补上关键一环?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前往了产业链下游的一家代表性公司——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目科技”)一探究竟。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难问题尚未解决

“测试验证是所有汽车真正进入市场前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商业化落地前面临的‘最后一道门槛儿’。与传统汽车测试不同,智能网联汽车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黑盒性,各种变量的存在大大提升了测试验证的难度。” 赛目科技前瞻事业部总监薛晓卿博士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由于自动驾驶带来驾驶权的转移,汽车测试验证内容、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传统汽车重在考核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测试场景确定,容易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测试方法。然而,智能网联汽车具有人、车、路耦合的特性,网络、算法、软件在实际功能和性能中占据主导因素,测试场景无法穷举,因此测试结果的精准度难以保证,也就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置信程度。

公开资料显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向L4、L5级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核心功能模块、人机交互模式及安全机制将会加入其中,随之产生的数据量和计算量将会成倍提升。这也会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验证能力提出更高级别的要求。

薛晓卿坦言:“现阶段我们主要是通过采用多种测试方式,包括仿真测试、封闭场地测试、开放道路测试等,覆盖尽可能多的场景,从标准上、技术手段上,把可能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

“中国特色”准入标准亟待出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其实就是给即将实现大范围商业化落地的汽车产品划出一道“红线”,以确保产品的功能、性能、质量以及安全可靠性符合统一要求。准入指南的制定,既是保障公众安全的关键依托,也是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实现量产应用和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国际上来看,各国都在加快探索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政策环境体系的构建。标准建设方面,美国的《自动驾驶法案》、英国的《自动驾驶指导文件》、日本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技术指南》等政策性文件皆已涉及测试标准,仿真、封闭场地、实际道路等构成的“多支柱法”已成为共识。但由于各个国家在基本国情、产业发展阶段、技术发展水平、实际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一致性,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

从国内来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准入测试方面有两个里程碑事件:一是2018年4月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的颁布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实现了智能网联汽车从封闭测试到开放道路测试的跨越。二是2021年4月《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的发布,首次对准入测试要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薛晓卿指出:“为了加快产业发展和产品应用落地,应该在现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通过进行多种方式的测试验证,尤其是对自动驾驶算法进行大量基于场景的测试,探索出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标准。”

赛目科技总经理何丰对《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赛目科技是一家定位于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与评价的科技型公司,希望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尽快迈过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市场前的‘最后一道坎儿’,牢牢把握住这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场景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的难点,也是准入标准建立的重要突破口。赛目科技在地方政府、高校、行业客户、汽车生产制造商、软硬件供应商之间扮演“桥梁”角色。通过支撑国内多个地方政府开展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赛目科技深刻了解到制约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商用的核心痛点。为了帮助汽车企业切实解决“测试难”“验证难”的问题,赛目科技投身测试工具研究和标准制定,公司自主研发了一套全栈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工具链,牵头并参与10余项国际、国家、团体标准制定,成为国内智能网联驾驶测试行业唯一一家“当年点亮”“当年上线”“当年盈利”的企业。

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2021年6月8日,SGS TUV Saar(全球功能安全技术中心)向赛目科技颁发了ISO 26262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证书。认证结果显示,赛目科技仿真测试工具链SIM Pro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完整覆盖了智能网联车辆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需求。

SGS中国区总裁助理郑伟表示,“很荣幸颁出全球第一张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工具链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证书。双方将共同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相关研究与实践,构建新型测试、验证、评价和认证体系,服务汽车产业链企业。”

据薛晓卿介绍,赛目科技的这套仿真测试工具链具备三大核心优势。其一,能够泛化海量测试场景,涵盖更多的危险场景、复杂场景、边缘场景等更利用自动驾驶测试的关键场景;其二,能够大幅降低企业的测试成本;其三,系统场景可随仿真模型不断完善、持续迭代更新。目前,平台能够实现多主车多场景的并发测试,并能通过获取测试过程的中间变量和输出值对可能存在问题精准定位。

“国内企业正在使用的汽车产品测试工具多来自国外,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提供定制化服务,且运维服务的响应速度比较慢。这让我们意识到必须要自己来开发一套真正适合中国企业的测试工具。” 薛晓卿在采访中谈到。目前,赛目科技的仿真测试平台已被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认定为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在完成以京津冀为基础的测试场景设定后,将逐渐向全国范围内扩展,未来将提供更多市场化服务。

在采访的尾声,何丰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他说:“我们正在做的是一件没有其他人做过的事,是一件真正能影响整个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事。”或许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IT人,怀揣“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情怀与信念,执着于追逐科技变革的浪潮,才给予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不可阻挡之姿崛起裂变的源动力。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ADG1211YRUZ 1 Rochester Electronics LLC QUAD 1-CHANNEL, SGL POLE SGL THROW SWITCH, PDSO16, LEAD FREE, MO-153-AB, TSSOP-16
$5.96 查看
FSBB20CH60C 1 onsemi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600V, 20A, 60-TUBE
$26.91 查看
MC33035DWG 1 onsemi Brushless DC Motor Controller, SOIC−24 WB, 30-TUBE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6.36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