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5G服务基站需求上升,设备厂商竞争白热化

2020/08/05
138
  • 1评论
阅读需 3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表示,今年疫情爆发期间 5G 技术在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得以实现;应用端以非接触式灭菌机器人、远距工作与教学为主。目前全球以中国投入 5G 领域最为积极,2020 上半年中国已有超过 400 个 5G 创新应用,涵盖运输、工业和医疗等范畴,而 5G 服务的出现也使基站建设需求量上升。

拓墣产业研究院研究总监谢雨珊同步指出,以技术端来看则是因应移动数据流量成长、低延迟应用(如自驾车、远距手术、智慧工厂)、大规模机器连网(如智慧城市)的增加,使 5G 基站需求量同步上升,而基站建设可稳定投资,促进价值链发展及发挥电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综效。

 
2020 年中国 5G 基站将突破 60 万个,日韩设备商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2019 年中国和欧洲设备商占据全球 5G 基站 85%的市占,瑞典爱立信(Ericsson)、中国华为(Huawei)、芬兰诺基亚(Nokia)为三大供应商。然而,华为受到中美贸易战与美方祭出的华为禁令影响,迫使其无法取得美国射频前端元件大厂供应的关键零部件,进而影响其基站外销受限,因此推估今年华为基站设备布建将以中国市场为主。

 

截至 2020 上半年,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在中国建立超过 25 万个 5G 基站;至 2020 年底将部署 60 万个,预计覆盖中国第二级行政区以上城市。另外,中国新型基础建设如 5G 网络、全光网路等建设也将替华为注入商机,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预估,至 2025 年中国将有超过 1/4 的移动设备在 5G 网络上运行,占全球 5G 网络连接的 1/3。

另外,三星(Samsung)基站设备也正在崛起,主要归功于韩国 5G 商转有成,三星已向韩国三大运营商 SKT、KT、LG Uplus 提供基站建设;也另与美国运营商 AT&T、Sprint、Verizon 合作。随着英国政府以日本 NEC 和富士通(Fujitsu)作为潜在 5G 设备替代供应商,加上欧美政府禁用华为政策,日系设备商将有机会提升在欧美地区的市占率。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KSZ8863MLLI-TR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DATACOM, LAN SWITCHING CIRCUIT
$5.95 查看
BCM89811B1AWMLG 1 Broadcom Limited Ethernet Transceiver, PACKAGE-36
$13.11 查看
NRF52840-QIAA-R7 1 Nordic Semiconductor Telecom Circuit, 1-Func, PBGA73, AQFN-73
$7.48 查看
华为

华为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成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智慧体验。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成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智慧体验。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聚焦AI人工智能,研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注领域:机器人、智能驾驶、智能硬件、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能家居、AI芯片、智能生产和智慧物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