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产品思维
    • 演绎能力
    • 实践课程
    • 线上课程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通信原理研讨会”之后的一些思考

2020/12/08
143
阅读需 12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大家好,我是小枣君。

上周六,东南大学联合人民邮电出版社,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一场“通信原理”课程研讨会。

该研讨会邀请了包括北邮、国防科大、成电、西电在内的国内众多高校通信原理课程一线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内容研讨、教学经验交流。

研讨会的演讲嘉宾,都是国内顶尖高校的顶级专家,相信很多同学都非常熟悉。

作为通信知识服务领域的创业者,我有幸受主办方邀请,全程参加了本次会议,获益颇多。

今天这篇文章,我主要想分享一下参会感悟,与大家进行探讨。

产品思维

众所周知,通信原理是通信专业最核心的一门课程,也是难度最高的课程之一。

其实,不仅是学生觉得这门课“难学”,老师们也普遍认为这门课“难教”。

本次研讨会的几位与会专家,尤其是北邮的杨鸿文教授、东大的宋铁成教授,重点介绍了自己几十年教学工作的经验和心得。

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作为一线资深教师,把教学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在做。他们不仅有宏大的价值观,也有实用的方法论,非常令人敬佩。

我个人始终认为,真正想要把一门课做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入产品思维。而做产品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它当作一项伟大的终身事业。

所谓产品思维,就是课程老师将自己定位为产品经理,将课程视为产品,将学生视为用户。

以用户为中心,着力打造优秀的产品,为用户创造更高的价值,带给用户极致的体验,是每一个产品经理的职责。

现在国内的高等教育,我觉得很多老师欠缺产品思维。他们对上课这件事的理解,还停留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

他们或许认为,上课这件事,就应该以自己为中心——“我上课,你听课,你听不懂或者学不会,是你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为什么别人都听得懂,你听不懂?”,“这个课,我的老师就是这么教我的,我也这么教你。”……

思维方式决定工作态度。如果以自己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为中心,就容易造成责任心缺失、价值观扭曲。这种老师,根本不会在意自己的课程到底有多烂(产品质量),不会愿意认真改进课程(打磨产品),也不会关心学生对自己课程的意见看法(用户反馈)。

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效果差,学生无法掌握课程内容,是必然的结果。

是否具有产品思维,也有很多客观原因。

首先,它取决于学校、院系和老师本人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现阶段,高校老师科研任务重,社会活动多,导致老师无法聚焦教学工作,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研讨会上就有专家提到,自己的教研团队资源很难协调,经常出现“老师前脚走出教室,后脚直奔机场”的情况。

很多高校,表面上重视教学,实际上关心的是别的。

他们采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通过设立课时数的 KPI 指标,强制要求老师完成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这种方式,是治标不治本。

其次,产品思维的不足,和社会背景和环境有很大关系。

高等教育是典型的“卖方市场”。教育资源的不足和集中化,使得学生上大学(尤其是好大学)仍然是一件无法自主选择的事情。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无法实现完全的市场化,高校和老师推动产品思维的动力就会不足(反正你求着上,我不愁没生源)。

即便是现在通信行业不景气,导致通信专业学生流失。在 985/211、双一流这样的学校,也看不到老师对此表示忧虑和担心。

演绎能力

如今,高校引进人才,对人才的学历和资历要求很高。但他们往往忽视了其它方面能力的要求。

上课和搞科研存在很大的不同。上课并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问题,还包括表达能力的问题。

一个优秀的老师,往往是技术和表达的完美结合。仅懂技术,当不了好老师。仅懂表达,也不行。

既懂技术又懂表达的人,往往非常稀缺。

我们的很多老师,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论文发得也是溜溜的,但是表达能力不足。他们不具备把问题说清楚的能力。

我一直认为,老师这个职业,并不是流水线上面的工人,而是舞台上的演员。这种职业,是不可能进行批量复制的。我们应该鼓励老师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形成自己鲜明的授课特点。

对于课程来说,内容(课件、大纲和教材)很容易复制,但演绎能力是复制不了的,这需要进行反复的刻意练习,也有一部分天赋因素。

知识储备是演绎能力的支撑,演绎能力是知识储备的升华。知识储备和演绎能力,是一位优秀老师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个人演绎能力之外,对于演绎使用的道具(课件、教具等),老师们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按前面所说的产品思维,进行深度包装设计,帮助改善用户体验。

实践课程

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课。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很容易被枯燥的理论内容弄懵圈。

本次研讨会,来自西电的任光亮教授和来自成电的李晓峰教授,重点提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任教授提到,他们采购了大量低成本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备,让学生进行自主实践设计,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搞过培训教育的人都知道,理论授课是最“简单轻松”的授课形式。

老师站在哪里不停地讲,看上去很辛苦,怎么会“简单轻松”呢?

这里所说的“简单轻松”,是站在课程交付的角度来说的。面对面的理论授课,噼里啪啦讲完就下课,45 分钟完事,没有不确定因素,没有风险,不容易发生意外。

相比之下,引入实践课程,难度不在“课上”,而在“课后”。

引入实践,需要进行实践课程设计,需要购买设备仪器,需要自己搞懂设备仪器,需要搭建环境,准备软硬件工具,需要按小组甚至按个人进行指导。设备和环境使用之后,要回收、恢复、整理……

总而言之,开设实践课程,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远远超过理论课程。

实践课程的不可控因素也很多,容易出现各种意外情况。设备损坏,人身安全伤害等,都有可能发生。老师和学校院系,都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实践课程对老师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如果老师搞不定,会引起学生对老师能力的质疑,影响个人权威。

对实践的考评,难度远远大于笔试阅卷(老师认真评审的话,很费脑子)。评分标准也存在很大的尺度差异,容易引起学生的质疑。

综上所述,大部分老师宁愿理论授课辛苦一些,也不愿意去设计和组织实践类课程。即使是搞,也是走走形式,点到为止。

但是实际上,理论授课是所有学习方式中,效率最低的一种。而实践,却是效率最高的一种。

理论授课,很多时候是一种单向沟通,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可能学生听着听着,就走神了,等回过神来,已经跟不上课程节奏了。

理论授课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的提问能力、资料检索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应对理论授课的方法非常简单——平时不需要那么努力,只要期末的时候拼命刷题,就可以了。如果大家都发现刷题更为有效,平时就很难再有人积极参与学习,更不会有人产生对课程的兴趣,进行主动地探索。

线上课程

这些年来,线上课程(远程教育)变得越来越流行。

尤其是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学校都组织进行了远程直播,制作了大量的视频录播课程(例如慕课)。

但是,根据实际反馈情况来看,不管是直播还是录播,效果都不甚理想。

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线上课程(远程)和线下课程(现场)存在很大的区别,并不仅是培训形式的不同。

站在学生的角度,主要区别在于氛围。

一个人对着电脑学习,和一群人坐在教室里一起学习,氛围完全不同。一个人学习,缺乏一种仪式感,更容易走神,更容易放弃,难以坚持。

站在老师的角度,主要区别在于情绪。

线上课程的授课难度,远远大于线下面授。老师对着电脑授课,没有办法借助肢体语言,没有来自对象的反馈。这样一来,老师很难调动情绪,“状态”出不来。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线上课程难以取代现场授课。即便是如今吹得天花乱坠的 VR/AR,都无法克服上述问题。

线上课程并不是完全没用。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客观条件存在限制的情况下,起到补充的作用。

所以,开发一些高质量的视频课程,又有其必要性。至少便于传播和沉淀,有利于教育的公平。

前几年,高校将开发慕课(MOOC)搞成了一项“运动”。看似课程数量大幅增加,但实际上糟粕多于精华,有其形而无其神,实在是令人感到遗憾。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这些看法不一定准确,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进行讨论。

谢谢大家!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KSZ9893RNXI-TR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Ethernet Transceiver
$79.88 查看
KSZ8081RNDIA-TR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IC TXRX ETHERNET 24QFN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58 查看
ADM3053BRWZ 1 Analog Devices Inc Signal and Power Isolated CAN Transceiver with Integrated Isolated DC-to-DC Converter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9.17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通信行业知名新媒体鲜枣课堂创始人,通信行业资深专家、行业分析师、自媒体作者,《智联天下:移动通信改变中国》丛书作者。通信行业13年工作经验,曾长期任职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2/3/4G及5G相关技术领域方面的研究,曾担任中兴通讯核心网产品线产品经理、能力提升总监、中兴通讯学院二级讲师、中兴通讯高级主任工程师,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