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01、数字化来临:“老师傅们”遭遇新变化
    • 02、发布GDE:华为能否支撑“大象跳舞”?
    • 03、初露锋芒:GDE数智平台多地实践,优势凸显
    • 笔者观察:不断生长的GDE,将助大象持续跳舞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如何支撑运营商“大象跳舞”?华为汪亦凡详解数智平台GDE

2021/03/03
270
阅读需 16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纵观通信行业,不论是全球火热建设的5G网络,还是行业热议的云网融合,其目的都是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如果将各行业看作数字化的终点站,那运营商无疑在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运输者的角色,其肩负着将数据、算力等能力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各行业的责任。

但随着技术发展,在网络方面,运营商面临2G、3G、4G、5G四世同堂,网络规模更大,运维变得更复杂;在业务方面,运营商所承载了语音业务、无线业务、宽带业务、云业务等多种业务,还在开拓B2B市场,让业务创新变得艰难。

业界认为,运营商如同一头巨大的大象,相比互联网厂商显得笨重而不够灵活,难以再现“大象跳舞”。那么,在5G、云、智能技术加速到来的背景下,运营商数字化到底面临怎样的挑战?业界又要如何让运营商这样的行业“大象”,轻盈地跳起“数字化”之舞?

“业界可以从一个场景切入,依托一个开放可信的平台,通过业务、平台、技术和生态多领域数字化共振,在激发更多场景和应用创新的同时,带动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组织的系统化变革,进而加快电信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在刚刚结束的2021 MWC 上海展上,华为服务与软件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汪亦凡告诉笔者。

据悉在此次2021 MWC 上海展上,华为服务与软件部门发布了GDE(General Digital Engine)数智平台(包含1+4+N组成部分)。华为希望以平台战略,积极拥抱变化,与运营商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合作创新之路。具体如何做到?

01、数字化来临:“老师傅们”遭遇新变化

运营商作为数字世界的底座,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搭建连接通道。虽然运营商多年来一直是数字化的参与者,但运营商这位通信信息服务领域的“老师傅”,在新时代却面临新变化。

变化一:行业趋势巨变,数字化业务加重

在疫情和5G两个变量的驱动下,全球电信运营商体系化和云化转型的趋势明显,具体表现在三点。

首先,运营商从被动到主动,从单点到整体,系统化、体系化规划数字化转型。汪亦凡表示,全球运营商不约而同的采用系统化、结构性去思考数字化转型。

比如,中国移动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出了融合、融智、融通,打造智慧中台;Vodafone(沃达丰)提出Tech2025,从传统TelCo转型为技术通讯公司TechCo;法国Orange提出“Engage 2025”战略;中国联通提出五新联通发展目标,以新基因、新治理、新运营、新动能、新生态树立客户信赖的360°数字化生活创造者形象。

其次,OSS/BSS走向云化趋势明显。汪亦凡表示,目前全球约有80%的运营商有电信IT系统上云的规划。比如让笔者印象最深的,2020年7月中国电信提出启动IT系统全面上云规划,要“新建系统100%上云,存量系统三年上云”的工作目标。

在运营商IT系统上云规划中,应用重构及平台重构成为运营商的首选,但在系统重构方面,运营商却往往缺乏内部IT经验支持。

汪亦凡讲到,运营商在BSS(业务支撑系统)领域已经实现计费、CRM全面云化。在OSS(运营支撑系统)领域,B域(业务域)及O域(运营域)云化趋势明显。

最后,运营商传统的业务增长乏力,数字业务快速增长。对此,汪亦凡给出这样一组数据,全球60%的典型运营商依靠数字业务实现收入增长。

比如,在2020年第三季度,韩国某运营商的金融服务业务占总收入的15%;中国移动政企业务占总收入的25.3%;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业务占总收入的16.4%;韩国运营商LGU+ 的Pay TV业务占总收入的11%。

变化二:业务创新、网络运维等面临新挑战

伴随人口红利消失及流量增长遇瓶颈,运营商面临盈利压力。运营商该如何应对?笔者看到,运营商只能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着手。在开源方面,运营商正在不断创新业务,比如去年一直被行业关注的5G消息、视频彩铃等业务。在节流方面,运营商不断提升运营、运维效率。

运营商这些举措,也对华为服务与能力,带来新挑战。

第一,在创新业务方面,汪亦凡指出,创新业务需要敏捷的开发模式及统一的数据流程。但目前运营商在响应网络及市场的需求变化时,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且业务人员的知识资产不能持续累积与沉淀。此外,传统OSS定制开发模式开发周期长也成为限制因素。

第二,目前运营商建设的网络种类越来越多,包括无线网、专网、物联网等。在汪亦凡看来,网络建设的越多,对运营商既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负担。因为这表示随着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运营商OPEX占收比不断攀升。

比如,有运营商运维人员在网上吐槽,要加速建设5G网络和千兆宽带,要运营四张网络,还要考虑5G NSA到SA网络升级和业务保障,经常“白+黑”“5+2”工作,苦不堪言!

第三,随着网络运维成本居高不下,运营商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投资自动驾驶。但运营商的各自为营,也造成运维平台的“七国八制”乱象,致使运营商维护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在运营商建网及运维过程中,不仅面临站点部署、上站维护效率低等难题,现场作业也需政府审批,手续繁琐,无疑拉升运营商成本。在运营商接到的客户投诉中,约70%为家庭Wi-Fi问题,但随着Wi-Fi需求递增,运营商上门排除故障难度加大。

02、发布GDE:华为能否支撑“大象跳舞”?

面对数字化洪流的冲击,运营商需要实现自身业务、平台、技术和生态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我们可以预见,未来运营商的网络一定走向CT和IT结合,且IT运营占更大比重,需要用聚焦客户快速响应的IT思想来做整体的网络顶层架构、运维运营体系和市场体系设计。”汪亦凡表示。

然而,数字化转型无法一蹴而就,运营商在转型的过程面临重重挑战:运营商现有系统烟囱林立,数据割裂,跨部门数据难以拉通;当前在响应网络&市场的需求变化时,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且业务人员的知识资产不能持续累积与沉淀。

对此,华为如何支撑运营商实现创新业务的“翩翩起舞”?我们看到,华为围绕人、流程和平台开启自身数字化之旅。

在这一过程中,华为采取三大举措:统一平台,面向多个业务流,构建统一的GDE数智平台;流程升级,统一数据和数据治理,实现数据驱动的交付和运营;人员转型,基于GDE数智平台,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角色、组织和运营模式。

通过自身数字化历程,华为服务不仅能更好支撑客户交付和网络维护,更积累了丰富经验。所以,在此次MWC,华为面向运营商发布了GDE数智平台——集合华为服务与软件经验和工具,助力运营商应对数字化挑战。

据悉,本次华为发布的GDE数智平台,能给运营商运维人员带来多个价值,具体包含“1+4+N”。

“1”是指一个云原生和开放的数智平台,解决原先独立系统向业务融合运维平台的转变。“4”是指4个核心能力,其中,GDE.Model实现数据共享,GDE.Mind实现智能进生产流、GDE.Block实现能力共享,GDE.ADC使能自开发。

“N”是指N个场景,将能力应用到运营商规建维优营的每个环节,通过能力数据共享与开放使能客户和伙伴自开发,使能N个不同的场景,从而更好的支撑业务,形成更好的体验。

华为发布的GDE数智平台,能否成为运营商数字化“起舞”的关键“引擎”?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熟悉华为的人知道,过去30多年,华为服务与软件部门为全球超过300家电信运营商的1500张网络提供专业服务。

在2020年7月,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总裁汤启兵表示,华为维护着超过1800万个网元,每年处理200多个重大事件,提供60多万次技术支持,解决超过100万个问题单,为全球30亿人的通信服务和语音通话提供保障。

如此庞大的服务对象和经验积累,早已让华为对运营商庞大的体格有了深入了解。华为所打造的GDE平台,可谓是为自己运维人员打造,并经过自己先“练手验证”。

03、初露锋芒:GDE数智平台多地实践,优势凸显

作为推动行业数字化发展的一把利器,GDE数智平台已经助力全球多个运营商数字化转型,初露锋芒。

比如,国内某运营商在2019年引入GDE.ADC后,已开始在平台上开发了自动值守机器人等应用,其自研的全功能型UC故障工单质量检测,年均节省150人天的工作量。

对此,汪亦凡讲解到,基于GDE进行的开发门槛非常低,普通员工经过一到两周的培训,就可通过“拖拽”的方式进行编程,7天就可让应用APP上线,支撑运营商自身的“研运一体化”工作。

“如果放在以前,这种功能想要实现,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不仅开发周期长,成本也很高。”汪亦凡介绍。

在印尼,当华为在当地推出GDE后,开始当地运营商并不认可。但疫情爆发后,印尼运营商SIM卡的销售面临挑战,因为疫情让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停摆。此时,印尼该运营商员工基于GDE开发应用,两周时间就完成了SIM卡的销售、认证工作。

汪亦凡进一步解释说,更为重要的是,运营商利用华为GDE上的一个模块,开发了相应的特色应用,并将其分享给其他国家的运营商,从而加速全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讲了这么多,也许有人会问,为何华为能吸引诸多运营商选择,成为行业数字化的推动者?我想如下三点都很关键。

第一,自己造,自己先用。华为通过自用解决服务平台的问题,不断自我进化,提升对运营商的服务能力。汪亦凡告诉笔者,华为始终坚持“自己做的降落伞自己先跳”——这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多年来反复强调的业务发展理念。

面对数字化浪潮,华为服务希望勇敢地拥抱变化,实现“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笔者清晰地记得,在2016年,华为服务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打造各类数字化工具,并在拥有十多万、业务覆盖全球的华为公司内部率先使用。

第二,基于云平台构建生态。自2018年起,华为就将服务与软件部门整合,那时起华为就在谋划一场变革,希望将数字化能力固化到云平台之上,以云服务的方式呈现给客户,最终将服务与软件做成一个更大的产业。

第三,持续强压式投入。从2018年起,华为服务与软件每年在研发上投资超过7亿美元,在全球建立了5个研究所、3个创新中心、1个体验实验室,2000多个自有研发人员和50多个全球算法博士正在研究尖端技术。在网络安全与信任领域,华为成为ISO、IETF、3GPP、ETSI等相关国际标准组织的关键成员。

正是这种自产自用、基于云服务提供以及强压式研发投入,让华为能为运营商推出GDE数智平台,支撑运营商行业数字化。

笔者观察:不断生长的GDE,将助大象持续跳舞

“一招鲜、吃遍天”的做法显然不适合运营商服务领域。运营商需要随时方便调用的创新数字化服务能力。这需要产业共同努力。所以,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最终要回到产业维度,大家一起来建设和发展。

正如汪亦凡所强调的:“数字化转型需要重点考虑三方面的要素,第一,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含组织、平台、流程和人员的转型,同时是运营商,厂商和ISV等所有人合作的结果;第二,平台需要开放,从硬件思维转向软件思维,使能客户和伙伴实现自主开发,从而实现新业务敏捷,以及人员的数字化转型;第三,在平台上建立安全可信的管理体系,定义好数据规则,保护好数据安全。”

独行快,众行远。我们看到,华为在推动运营商数字化进程中,不仅始终坚持与产业伙伴一起,推动产业发展,更是通过平台将行业专家的经验进行积累,最终回馈于运营商。

华为GDE数智平台恰恰是这样能够不断生长的平台——GDE能随着时间,积累每一项业务能力,实现自我成长。GDE这种能力,契合运营商未来不断演进发展的数字化服务需求,做到开源并节流,将推动运营商数字化走得更远。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KSZ8567RTXI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IC ETHERNET SWITCH 7PORT 128TQFP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0.98 查看
ISO1050DUBR 1 Texas Instruments Isolated 5-V CAN transceiver 8-SOP -55 to 105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0.49 查看
LAN8710AI-EZK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DATACOM, ETHERNET TRANSCEIVER, QCC32, 5 X 5 MM, 0.90 MM HEIGHT, ROHS COMPLIANT, QFN-32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56 查看
华为

华为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成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智慧体验。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成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智慧体验。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黄海峰,科技媒体人,通信世界原副主编。北京邮电大学毕业,从事ICT领域研究和报道11年。关注5G、IoT、终端、AI、云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聚焦知名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商、终端企业、IT企业等。运营“黄海峰的通信生活”(hhfine)微信公众帐号以及“海峰看科技”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