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2021北展来袭,华为将带来什么?

2021/09/26
602
阅读需 17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9月27日-9月29日,202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博览会(以下简称北展)将在北京召开。被誉为“行业变化的晴雨表、技术演进的风向标”的北展自1990年首次举办,至今已有30年历史。

在今年北展,华为这家行业领先ICT企业将精彩亮相。在近日举行的2021北展媒体预沟通会上,华为中国运营商业务部副总裁黄雒蒙提前透露不少干货。据他介绍,华为此次将以“融合聚变点亮未来”为主题参展,带来领先的产品方案展示,举办和参与多个论坛。“我们认为面向未来ICT技术和创新将产生聚变效应。”黄雒蒙说。

华为希望携手伙伴,一起推动5G/云/AI的融合、全光网融合以及云网融合,打造融合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客户实现商业成功。

谈及“融合聚变”主题,华为中国运营商Marketing部部长刘西恒表示,融合包括技术、产品、体验、服务等多个领域,甚至包括运营等多个层面的融合,以实现信息通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变革、数字化服务的融合聚变。

01    5G、AI、云融合:

助丰富应用扬帆起航

我国5G商用2周年,成绩斐然。截至8月,5G基站数达到103.7万座,占据全球70%以上;5G终端用户超过3.92亿户,占全球80%以上;5G行业应用案例超过1万多个,涵盖钢铁、电力、矿山等22个经济社会的重要领域。

5G商用两年来,在产业界各方共同努力下发展成效显著,涌现了大批优秀案例,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但5G应用的规模化发展仍存在困难,亟需统筹各方力量,明确目标、优化环境、形成合力,持续推动5G实现从1到N的跨越。

在此背景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于今年7月联合印发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深入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我国5G建设在全球遥遥领先,但建设遥遥领先之后,5G应用该如何持续创新,给消费者、企业、运营商创造价值?

对此,黄雒蒙从两方面分享了华为的思考和计划。在5GtoC方面,华为将和运营商合作,推动5G新通话等基于5G网络创新。在5GtoB方面,5G政企业务已经从两年前的从0到1创新,进入到1到N或者3到N规模复制阶段,切实在生产领域发挥价值,并进入到了千行百业。

黄雒蒙指出,对toB行业客户而言,5G联接是加速器,通过联接实现数据的加速流动,但云+AI是变革器,更智能和高效的处理数据,才能让数据产生增值。

“5G是一张可信、可靠、可承诺的移动网络,云是数字世界的基础平台,AI能够让机器经训练后具备一定的视听感知和思考能力。5G可以使云、AI能力实时赋能到边侧与端侧,实现让计算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

目前,以5G、云、AI融合的解决方案打开了数十个细分场景,十多个行业已经开始应用这些方案,为行业客户带来了巨大价值。

以钢铁行业为例,华菱湘钢基于5G、AI与云技术的融合,将废钢定级、钢表面质检、自动转钢等这些高人力、高危险的工作,实现了无人化、智能化,为钢厂提升产值1亿元/年、收购成本节省1500万/年、质检缺陷检出率提升30%以上。

在打造了5G融合典型应用后,我们好奇,标杆案例如何规模推广?对此,华为归纳出“应用场景可复制、解决方案可复制、生态可复制”三大思路。

第一,场景可复制。华为总结了超过10个5GtoB通用场景,在多个行业推广复制。这些场景既有AGV、数采、视频监控规模用的简单场景,也有远程控制、机器视觉强刚需的“硬骨头”场景,更有高精度定位、PLC控制高挑战的“金刚钻”场景。

第二,解决方案可复制。华为总结了超8个基线解决方案能力,比如超过500Mbps的大上行解决方案,20毫秒的低时延解决方案,AR双发选收、MEC风筝高可靠方案等,并将这些通用能力复制到更多行业。

第三,生态可复制。生态包含两大类,一是模组、行业终端。目前,通用终端已经在超过5000个项目中,落地了15万台以上。二是软硬件生态,包括AGV改造、远控改造、AI ModelArts训练算法。这些软硬件生态能力,也已在超过500个项目中进行可复制的拓展和落地。

5GtoB场景的复杂性,决定了它需要可靠稳定的网络连接。对此,华为中国运营商服务与软件Marketing部部长张楠介绍,华为推出5GtoB园区网络自管理平台,甲方业主单位可以实时看到可靠性连接等多种指标,可以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快速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千兆光宽与5G千兆也在深入融合,加速国家“双千兆”战略落地。对此,华为中国运营商无线网络与云核心网Marketing部部长陈丹青分享了华为支持运营商的一些做法。

在网络方面,华为主要聚焦在城市主干道、主场景以及室内场景,推出网速达到千兆的无线产品。在业务方面,运营商将千兆融合固网套餐和无线套餐融合在一起提供给消费者,但在无线网络的上传速率上,推出差异化定价。在应用方面,华为正基于AR和千兆光网,在江西进行智能AR测试,希望定义一套千兆AR应用标准。

02   全光融合:

以超强信息运力支撑家庭、

城市的智能升级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大千兆光网建设力度,并丰富应用场景。今年3月,工信部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从国家层面,给出“双千兆”发展的整体目标。地方政府重视“双千兆”建设,今年广西、山东等都推出了双千兆行动方案。

那么,各地千兆宽带网络应该如何建设和运营?据黄雒蒙透露,本次华为在全光网络方面将分为全光家庭、全光城市、全光骨干三个层次进行展示。

第一层,全光家庭。随着智慧家庭的普及,无论是住建部等16部委联合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亦或者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更新的装修标准,都对光纤到屋(FTTR:Fiber to The Room)做了推荐。

笔者发现,很多开发商、装修公司已经在和运营商合作,在精装房的合作里预制了光纤到屋的方案。今年以来,全国已经有40多个省级运营商发布了FTTR业务。

“千兆光网快速发展,在承载侧大幅度提升带宽以外,在家庭侧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谈及FTTR快速发展的原因,华为中国运营商网络Marketing部部长邢涛表示。

邢涛还认为,未来的千兆光网应该是家庭和承载端到端来提供高可靠、高速度的网络,并提出了千兆三个“一”发展理念:即一根线,指的是千兆宽带接入;一张网,指的是FTTR全光Wi-Fi;一个家,指的是智慧家庭。

可以看出,FTTR是未来智慧家庭重要的连接底座。为了助力运营商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家庭数字生活,邢涛透露,华为将在本次北展上发布鸿蒙版的FTTR解决方案,通过鸿蒙系统打通Wi-Fi底层网络和各个智能家居之间的相互操作。

第二层,全光城市。国务院总理在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将“全光城市”的关注与热议推上了新高度。为支持全光城市的打造,华为接连发布了全面增强智能云网、F5G 超级站点等解决方案。

目前全光城市已在多个城市落地,比如上海率先建成“全光智慧城市全球第一城”,以F5G千兆光网为底座,构建城市“1毫秒”时延圈,实现全市光高速枢纽布局。广东结合国家大湾区战略,采用创新的OXC全光一体化架构建成了目前全球领先的1-2-3毫秒大湾区全光城市群。

邢涛在会上表示,全光城市的推进已形成共识,但是有几个方面需要产业各方一块协同。其一,希望得到国家政策层面支持。例如全光站点密度的政策牵引,或者顶层设计和资金支持。其二,加快推进全光网络架构,因为其与业务发展、双碳政策息息相关。其三,行业应用需要持续丰富和发展,同时呼吁产业链各方参与光华杯应用大赛,为千兆光网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

第三层,全光骨干。全光网的部署除了全光城市,另外就是全光骨干,端到端部署全光交换的网络,一方面实现带宽的提升,另外一方面实现整个网络低时延和高可靠,匹配国家双碳战略可以极大地降低通信网络的功耗,为东数西算、企业上云,为未来更多应用出现奠定了非常好的全光底座。

在数字中国的建设浪潮下,全光网络已经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等领域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为城市的数字化演进与转型构建了一条全光的信息高速公路。

全光网络未来会是toH、toB、toC最佳的承载底座。广西、山东、云南等省已将“每万人光站点数”列入本省双千兆行动计划,积极构建超大带宽、稳定可靠、绿色节能的全光网络底座。

在这个大背景下,邢涛表示,华为会从千兆接入,到全光网,再到丰富的家庭、行业应用三个层面持续不断的创新来支撑千兆光网的落地。

03   云网融合:打造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联接底座

在传统网络中,云和网是独立规划、独立建设、独立运营的,网主要用于联接,云提供服务,云和网之间尚未实现高度融合。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需要云网融合,实现“网调云、云调网、云调云”,才能“好上云、上多云、用好云”。针对上述需求,三大运营商诸如宁夏电信、安徽电信、山东联通在过去一年开展了非常多的云网融合尝试。

对于云网融合的特点,华为认为有如下几个。其一,一网多用,通过切片技术将一张物理网络分隔成医疗、教育、政务等多个行业专网,各行业专网间严格隔离,互不影响。

其二,一网多云,实现与天翼云、政务云等多个云打通,基于SRv6实现业务路径灵活调度,企业一点接入,多云通达。

其三,云网自动化,打通BSS/OSS端到端全流程,实现云网一站式服务能力,行业客户可在线自助、按需购买丰富的云网产品,成为运营商云网融合优秀实践。

企业实现便捷上云、多云连接和灵活云网的自助服务离不开IPv6+技术内核的支撑。今年两部委发布了《IPv6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指导未来三年中国信息通信行业深化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发展。

目前,三大运营商的IDC已完成IPv6改造,TOP100的商业网站全面支持IPv6,IPv6将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升级。基于IPv6的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体系,也是华为智能云网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

“多位置、多类型的云,不同的接入方式和业务需求是比较常见的云网融合的服务模式,运营商、互联网云服务商和基础资源的服务商,在未来需要整体面向客户提供数字化敏捷的云网融合服务。”刘西恒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电信发布的多云聚合平台,只要企业用户接入上海电信网络,就可以实现腾讯云、华为云、阿里云多云之间的连接、容灾备份、业务调度。这样的做法无疑为企业客户提供了最佳的云网融合的探索和实践。

04   点亮未来:

华为以“展+会”全方位参展

基于上述理解,华为此次将以“展+会”全方位参与北展。刘西恒介绍,华为搭建了包括位于在国家会议中心的一个主展台,针对四大运营商的四个外场专场展区,还包括2个主论坛、9场主题峰会、10场专题论坛以及2场自办论坛。

为传递华为在5GtoB/toC、千兆光网、智能云网、云与AI、双碳领域的产业观点,分享华为产品解决方案能力,帮助客户商业成功,华为本次参展设置了四方面内容。

第一,5GtoB产业发展,例如矿山、电力、制造领域的新尝试和新实践。

第二,面向toC领域的新业务,包括自由视角视频、5G云手机,以及针对新业务的网络提升体验性技术和解决方案。

第三,在个人和家庭消费领域,展出鸿蒙智慧家庭解决方案,不仅包括家庭宽带,也包括IPTV、家庭智能家具等解决方案。

第四,面向未来网络,将展示智能云网、IPv6+、全光网络,计算与网络结合方案,以及双碳节能等。

在笔者看来,这些展示将有效支持运营商适度超前建设5G、千兆光网、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的任务,支撑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总结看,在过去的一年,5G基站突破百万、5G终端用户突破4亿、5GtoC/toB业务发展渐入佳境,IPv6和千兆光网也在加快部署。

相信在2021年北展上,中国ICT行业创造者们将带来的诸多创新成果和精彩案例。此次北展,也将成为ICT技术融合聚变的重要舞台,点亮千行百业的数字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DP83848CVVX/NOPB 1 Texas Instruments Commercial temperature, 10/100-Mbps Ethernet PHY transceiver with SNI interface & JTAG support 48-LQFP 0 to 70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4.35 查看
KSZ8081MNXCA-TR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DATACOM, ETHERNET TRANSCEIVER
$1.36 查看
SN65HVD232DR 1 Texas Instruments 3.3 V CAN Transceiver 8-SOIC -40 to 85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2.3 查看
华为

华为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成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智慧体验。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成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智慧体验。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黄海峰,科技媒体人,通信世界原副主编。北京邮电大学毕业,从事ICT领域研究和报道11年。关注5G、IoT、终端、AI、云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聚焦知名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商、终端企业、IT企业等。运营“黄海峰的通信生活”(hhfine)微信公众帐号以及“海峰看科技”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