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铁打的平台,流水的人才,芯片厂为何难留人才?

2021/07/12
670
阅读需 9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据媒体报道,7月4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吴金刚博士近日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相关职务并办理完成离职手续。离职后,吴金刚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目前公司的技术研发工作均正常进行,吴金刚博士的离职未对公司整体研发实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据悉,吴金刚于2001年加入中芯国际,此后又历任助理总监、总监、资深总监。从2014年至今,吴金刚担任技术研发副总裁,期间负责参与公司FinFET先进工艺技术研发及管理工作。
掐指一算,吴金刚在中芯国际待了20年,据了解,2020年,吴金刚从中芯国际获得的报酬总额为214.1万元,且刚刚在5月获得了公司16万股的限制性股票。按照中芯国际最新股价53.18元来计算,这笔股权激励的价值约为930万元左右。
是什么让他放弃近千万股权及超200万年薪?具体原因不得而知,有不少网友及业内人士猜测,多半是因为待遇不理想或心里委屈了。因为吴金刚所获得的16万限制性股票看似很多,却是核心技术人员中最少的,甚至是另一位核心技术人员运营与工程资深副总裁、公司附属子公司董事张昕所获得的限制性股票数量的一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可是,话说回来,地球离了谁都能转动。中芯国际离了吴金刚也依然可以继续正常运作。只是,中芯国际或者说类似中芯国际的芯片大厂该如何留住核心人才,值得思考。
芯片人才奇缺

任正非曾表示,发展芯片,光靠“砸钱”不行,还要“砸人”。说到底,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还是人才的竞争。

自从美国发布芯片禁令后,台积电无法继续为华为代工芯片,一时间激起大家警惕之心,核心产业想要不被卡脖子,核心技术研发人员非常重要。
在重资产、长回报周期、需要大量高精尖人才的半导体行业,除去金钱外,最紧迫的问题还数人才问题,芯片人才缺失一直是个老大难。
数据显示,2021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40万,人才缺口达26.1万,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预计,到2022年前后,芯片全行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4.45万人左右。
首先,培养一个合格的芯片从业人员,需要本硕博的专业教育,然后还得到生产线上历练三五年,基本上一辈子只能专注这一个行业了;
其次,芯片行业重实操,这也意味着经验丰富的行业老师都在企业里,一方面缺老师,另一方面缺学生,这个缺口你说有多难补;
最后,换个角度看,其实砸人才也包含了砸钱。人才留不住,很重要的原因无外乎是钱不到位。从薪酬水准很能说明一些问题,2020年中芯国际的研发人员平均年薪36.7万元,而其销售平均年薪68.26万元,这个差距一目了然。
这也是高端人才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说白了,还是现实所逼,没有体面的收入和稳定的保障,谁又愿意长期待在这个门槛高、工资低的行业。
互联网行业抢人

近几年,芯片产业掀起创业浪潮,互联网公司甚至手机厂商也半路出家做芯片,例如,华为、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小米、OPPO等,对优质人才需求空前旺盛,从芯片行业转入互联网行业的人才,数不胜数。

“挖人”、“抢人”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是提升其研发能力颇为有效的策略,能挖到或抢到人的原因在于互联网企业开出的薪资颇具吸引力,这一点对于在芯片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二十多年,且薪资涨幅较慢的资深专家来说很难不心动。
相较于芯片行业,互联网行业更容易看到回报,对初出茅庐的年轻选手也更具吸引力。试想,一份阿里的offer和一家半导体初创小公司的offer摆在刚毕业的你面前,你会如何选?
招聘网站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芯片行业人才平均招聘薪资为10420元,十年工作经验的芯片人才平均招聘薪资为19550元,仅为同等工作年限的软件类人才薪资水平的一半。
这也就很好解释,为什么有80%芯片专业的学生转行互联网、金融等方向,互联网成了年轻人“挣快钱”的选择之一。更有网友直呼,与其在试水芯片行业过后再转行,不如直接一步到位,入行互联网。
人才难题怎么破?

从现有从业人员结构来看,芯片行业对高端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国际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较为紧迫。

培养高端人才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对于这类人才,他们需要经过一代代产品迭代,才能掌握架构设计门道,且需要具备芯片大厂工作经验,否则难以接触到核心架构。
提高人才待遇,直接“挖人”看似是解决人才难题最直截了当的方案,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早期,我国高端集成电路芯片大多依赖进口,国产化能力较弱,缺乏培养人才土壤和环境,才导致人才缺口出现,人才断档严重,很容易被别人卡住脖子。因此,从长远来看,“挖人”不如培养人。
对此,国家也早已有所行动,并出台不少相关政策。例如,将集成电路设为一级学科,对满足条件的半导体公司减税以及发放补贴等。但按照目前状况来看,填补如此大的人才缺口并非易事。
2020年10月 ,国内首个芯片大学——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宣布成立消息一出,即引发热议,此大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其定位是产教融合平台。那么,办芯片大学能否解决人才困局?
有业内人士表示,该大学运作形式类似于高级培训机构,只能培养低端芯片人才,中高端人才还得依靠在高端集成电路公司里工资若干年来培养。一般而言,基础性人才大概需要3-4年,中高端人才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
当然,先打好基础也很重要,这种运作模式是否可行且有效,仍需时间来验证。
除办大学外,校企合作的案例并不少见,如中芯国际与深圳某科技大学联合创办集成电路学院、中微半导体与中科大联合组建集成电路英才培养班、华为更是将自己的鸿蒙班设立在大学里,力争培养更加专业、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也避免了人才流失问题。
总归,芯片行业人才断层现象已成必然,且短时间难以得到系统解决。如何才能源源不断吸引到优秀人才进入行业,并在行业内长期发展,仍然是高校院所、政府和企业各方需要通力合作解决的问题。
最后,工控小编想说,对于高精尖人才来说,有时候钱并非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工作环境和自我价值体现更重要,对于这类可遇不可求的人才,公司需要权衡利弊来考量,给到满意报酬的同时,给予人才更多的尊重、理解及发挥空间。
对于中低端芯片人才来说,尚处于实践和技术经验积累阶段,芯片企业需从一开始规划好明确且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成长周期,年轻人或许也更愿意留在其中。
对于从业者本身而言,在进入芯片行业之前,就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来源:控制工程网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MMBT2222A 1 Texas Instruments 1000mA, 40V, NPN, Si, SMALL SIGNAL TRANSISTOR, TO-236AB
$0.06 查看
S6010VS2TP 1 Littelfuse Inc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10A I(T)RMS, 6400mA I(T), 600V V(DRM), 600V V(RRM), 1 Element, TO-251AA, ROHS COMPLIANT, PLASTIC, VPAK-3
$2.11 查看
DO3316P-473MLD 1 Coilcraft Inc General Purpose Inductor, 47uH, 20%, 1 Element, Ferrite-Core, SMD, 5137, ROHS COMPLIANT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暂无数据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