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海峰逛北展:MEC一体机之我见

2020/10/27
283
阅读需 7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 2020 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于 10 月 14-16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展会为观众呈现了下半年最受期待的 ICT 行业最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新业务。

围绕"网融万物,智向未来"的主题,我们看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中国广电、中国卫通等基础设施运营商,中国信科、中国普天、华为、中兴、诺基亚贝尔、爱立信、亨通、长飞、永鼎、特发、浪潮等国内外知名 ICT 企业纷纷亮相。

其中多个 5G 垂直领域最新应用成果及落地方案,诠释了 5G 在各个垂直行业应用的数字化场景和美好未来。这些展示,可谓 5G 商用落地一年以来,ICT 产业提交的"如何用 5G"、"用得好 5G"的出色答卷。

在本次展会中,5G 医疗、5G 无人机、5G VR/AR、5G 工厂、5G 场馆等"5G+行业应用"得到三大运营商等诸多企业的重点展示,成为万众瞩目的亮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5G 行业应用落地的两大关键是边缘计算技术 MEC 和切片技术。MEC 能使内容与服务更接近用户,可以满足行业客户低时延、高可靠的要求。

在这次北展中,笔者特地参观和交流了解了下热门的 MEC 技术。可以看到,为加速 MEC 落地,多个厂家推出了相应的 MEC 一体机解决方案。MEC 一体机,即 MEC 与网络中的其他网元集中部署,一方面一机多能、一机多用,另一方面占地小、功耗低。

虽然大家的方案都叫 MEC 一体机,但由于不同厂家的理解不同,所以 MEC 一体机的解决方案也有所不同。MEC 到底应该与哪些网元“做朋友”,实现集中部署?我们看到不同的厂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当前业内主要有两种思路:

  • 一种是 MEC 与核心网共部署,将 MEC,UPF,各种 APP,配套组网设备、配套防火墙等集成到一个机柜;

  • 另外一种思路是 MEC 与无线共部署,将 MEC, BBU,及一些附属网元共部署在一个机柜。

不同的部署方式有不同的侧重点,运营商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不同的部署方式。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业务发展状态和需求,第二是运营商网络、机房资源等环境因素。

  • 一、运营商在合适的时间点、合适的位置部署合适的业务,确保投资回报。

  • 二、MEC 解决方案满足运营商特定的网络资源环境,避免对现有站点的大量改造。

  • 三、由于 MEC 部署在边缘场景,使用环境复杂,对于数据安全,设备安全需要增加关注。

面对这几个关键诉求,老黄也是思考良多:

首先是安全问题,BBU 不涉及用户信息,部署位置很低,一般部署在环境较差的站点机房;而 MEC 是数据处理的汇聚点,是网络大脑,存储着用户信息,对安全的要求更高,类似核心网的功能,如果将 MEC 和 BBU 共部署,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比如:站点机房部署位置千差万别,物理防护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如果某些 MEC 被物理攻击或侦听,如何保障数据安全?;站点运维也存在安全风险,无线工程师下站也可以操作核心网设备,在运维能力没有拉通之前,个人认为这种部署方式还不成熟。

其次是扩展性问题,无线设备为了适应不同的部署环境,一般设计的较为紧凑,机房空间、机柜空间也比较狭小,MEC 如果和 BBU 共部署,算力的扩展性会有很大局限性,这种场景下能部署哪些成熟的应用以及算力如何规划均缺乏统一认知。

第三是 MEC+BBU 共部署的方式使用场景受限较多。比如只能服务于一个基站,覆盖范围有限;一旦基站站点故障,整个业务全部瘫痪,容灾能力有限,只能用于可用性要求不高的场景;无法向多制式接入的场景演进;是否有标准的组网方案支持与大网互通等等。

MEC 一体机的热度飙升,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代表了“5G+行业应用”这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制高点,将引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正在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竞争高地。

此前笔者曾参与组织过多届 MEC 技术研讨会,发现由于技术、商业、组织等环节的问题,4G 时代 MEC 规模商用部署比较缓慢。如今 5G 时代正式到来,中国已经建成 69 万个 5G 基站,将持续建设数年。已有不少 5G 行业应用呼唤规模部署的 MEC 网络。所以,运营商需要选择更简单、更易部署、满足长远需求的 MEC 一体机方案。

上述对于 MEC 一体机的不同路线,到底哪种更适合运营商和行业客户的需求?笔者认为,每种方式在不同的应用场景,都有优劣。但整体上看,MEC 与核心网 UPF、边缘计算应用(按需)、配套组网设备、配套防火墙等集成到一个机柜,可以实现端到端交付,与传输网无缝对接,与无线部署解耦。

核心网是网络的大脑,能得到更好的“照顾”。MEC 与核心网 UPF 共部署这种方式更可靠,也比较灵活,是当前一个较好的部署方式,值得业界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验证探讨和商用部署。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STM32F103VET6 1 STMicroelectronics Mainstream Performance line, Arm Cortex-M3 MCU with 512 Kbytes of Flash memory, 72 MHz CPU, motor control, USB and CAN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6.64 查看
STM32F207ZGT6 1 STMicroelectronics High-performance Arm Cortex-M3 MCU with 1 Mbyte of Flash memory, 120 MHz CPU, ART Accelerator, Ethernet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3.88 查看
STM32F103CBT6 1 STMicroelectronics Mainstream Performance line, Arm Cortex-M3 MCU with 128 Kbytes of Flash memory, 72 MHz CPU, motor control, USB and CAN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1.49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黄海峰,科技媒体人,通信世界原副主编。北京邮电大学毕业,从事ICT领域研究和报道11年。关注5G、IoT、终端、AI、云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聚焦知名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商、终端企业、IT企业等。运营“黄海峰的通信生活”(hhfine)微信公众帐号以及“海峰看科技”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