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完成改制,确定发展方向
    • 放弃合资,选择自主创新之路
    • 夏普搅局,聚龙计划夭折
    • 政府投资、市场运作
    • 韩台联手操纵面板价格
    • 巨资投入发展产业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京东方OLED屏供货苹果,回溯国产屏幕发展史

2020/09/23
428
阅读需 17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不久前,媒体报道京东方 B11 厂向苹果发出 400 万 OLED 屏,并将于 2021 年将正式成为 iPhone 的 OLED 屏供应商。其实,这并非是京东方首次打入苹果供应链,早在数年前,京东方就为苹果 13.3 寸款 MacBook Air 笔记本供应 LCD 面板。本次则是京东方开始向苹果供应 OLED 面板。近年来,随着大陆厂商在 LCD 上市场份额稳固增长,韩国厂商开始转向 OLED,一些观点声称 LCD 会被 OLED 逐步淘汰,而韩国在 OLED 上占据先机。本次京东方 OLED 屏打入苹果供应链,则展示出京东方在 OLED 的技术实力。我们回溯一下京东方的发展历程,感受一下京东方这些年经历的腥风血雨。

 

完成改制,确定发展方向

京东方的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是一家老牌军工企业,由于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电子管技术被半导体技术逐步替代,北京电子管厂的产品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以至于连年亏损。在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后,北京电子管厂遂开始了国企改制自我救赎之路。

因北京电子管厂资产负债率高达 98%,银行不愿意放贷,厂长王东升劝说银行把债务转成股份,但银行提出,必须找到新的投资人,才考虑债转股。但找到新的投资人谈何容易,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向职工凑集资金。最终 2600 多名员工凑集 650 万资金,成为京东方发展的第一笔“种子基金”。1993 年 4 月,由银行“债转股”、员工凑钱入股,加上其他一些小股东,一个混合所有制的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

虽然北京电子管厂在 1987 年与日本松下合资办了北京松下彩管厂,生产彩色显像管(CRT),并形成了为 CRT 配套的精密电子零件和材料相关产品。但这显然并非长久之计——当时,TFT-LCD、PDP(等离子)、FED(场致发射显示器)三种技术已初露端倪,为确定技术发展路线,京东方在 1994 年成立项目预研小组,最终在 1998 年确定了 TFT-LCD 为发展的方向。恰恰在此时,与京东方的未雨绸缪相反,国内一些企业还在不断上马 CRT 生产线 ......

放弃合资,选择自主创新之路

发展方向确定了,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发展了。摆在京东方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境外企业的合资之路,另一条是自主创新之路。但考虑到北京电子管厂与日本松下合资办厂的前车之鉴——在合资的 20 年后,北京松下都要退出历史舞台,中方依旧没能掌握彩色显像管最核心的技术 ...... 无论是北京电子管厂的合资经验,还是他人的合资实践,都证明市场是换不来技术的,合资也是换不来技术的。因此,京东方放弃了合资的发展路线,选择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从实践上看,京东方的选择也是明智之举,上广电在 2002 年与日本 NEC 成立的合资公司,并从日本 NEC 引进了一条 5 代线,总投资近 100 亿元。虽然合资投入资金巨大,但因合资公司只是向 NEC 购买相关生产专利和技术,并支付技术使用费,且技术许可费用占年销售额 3%,这令其未能获得核心技术工艺,反而处处受制于人。2006 年 9 月,原上广电 NEC 总经理周家春退休,由中国台湾人施岳志接任,施岳志空降企业后,从中国台湾带来一大批员工,并大量更换中国台湾供应商。由于合资公司中还一批日本工程师,合资公司内部形成了几个山头,权力结构可谓犬牙交错。在 2007 年全球液晶面板价格崩盘后,合资公司在高额设备折旧、高价进口原材料、产品缺乏竞争力、人事动荡以及高额技术许可费用的五重打击下,走入穷途末路,最终使日本三井财团坐收渔利。

然而自主研发之路,何其艰辛。TFT-LCD 技术自从被美国人研究发明后,先后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产业化,已经发展了 30 年,京东方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迅速弥补这 30 年的技术差距难度非常大。在韩国现代集团因为过度扩张、负债太重,要出售旗下的液晶业务之际,京东方果断选择了开展海外并购切入面板领域。2003 年 2 月,京东方以 3.8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恰逢当时 15 英寸液晶面板的价格一度窜升至每片 230 美元,使京东方当年营收达到破纪录的 111.8 亿元,猛增 133.7%;实现净利润 4.0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86.7%。至此,中国液晶显示屏基本依赖进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夏普搅局,聚龙计划夭折

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彩电制造基地,但因为没有国产液晶面板,不得不高价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企业采购,更糟糕的是,韩国和中国台湾还曾联手操纵液晶面板价格——从 2001 年到 2006 年六年时间里,韩国三星、LG 及中国台湾地区奇美、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六家企业共召开 53 次“晶体会议”,这直接导致彩电价格居高不下。

2005 年下半年,深受进口面板制约之痛的创维、TCL、康佳、长虹 4 家彩电巨头计划合资在深圳建设 6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向境外企业寻求技术碰壁后,聚龙计划将橄榄枝抛向拥有自主液晶面板技术的京东方。2006 年初,隶属于深圳市国资委的深超光电以及创维、TCL、康佳和长虹等 4 家彩电企业计划各出资 200 万元成立聚龙公司,京东方以技术入股占 40%,四家彩电企业占股 40%,深超光电则占股 20%。

就在协议即将签署之际,日本夏普主动向深圳市政府提出愿意以技术入股,建设一条 7.5 代线,此消息一出,深圳市政府和 4 家彩电商开始动摇,长虹甚至直接撤出聚龙计划,自己去做等离子面板了。就在深圳市政府和几家彩电厂商沉浸在夏普的主动示好中没多久,广东省信息产业厅透露,夏普投资建厂的项目基本暂停,具体原因与夏普原先承诺额包括投资、专利等方面的一些条件无法实现有关。至此,聚龙计划宣告夭折,京东方的南下计划也完全搁浅。

政府投资、市场运作

在收购了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后,京东方在北京亦庄投资 12 亿美元建设了一条 5 代线,并于 2005 年 5 月量产。与此同时,京东方积极整合收购的液晶业务,学习消化 TFT-LCD 的技术,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京东方每年都会拿出十几亿的投入支持研发创新,约占营业收入的 7%。由于 TFT-LCD 各代生产线从核心技术上来说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玻璃基板的大小,换言之,只要掌握了 5 代线的所有技术,就基本掌握了 TFT-LCD 的核心技术,在建设更高世代的生产线时,就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唯数不多的难点在于世代越高,对工艺的要求也就越高。正是持之以恒的高投入,使京东方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逐渐缩小和日韩厂商的技术差距。

不过,面板行业并非掌握技术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该行业也有自己的行业规律,比如面板的价格会周期性波动,又比如标准显示屏价格每 36 个月会下降 50%,若保持价格不变,显示产品性能必须提升一倍以上。而从 2004 年下半年开始,液晶周期进入衰退阶段,15 寸面板价格一路跌至 145 美元。到 2005 年,面板价格持续低迷,加上京东方在北京 5 代线量产初期良品率不高,以及 5 代线投产当年 13 亿元的设备折旧,致使 2005 年京东方亏损 16 亿元。在 2006 年面板价格继续下降,京东方再度亏损超过 17 亿元。

就在京东方持续亏损资金困难之际,北京市政府同意了京东方提出的将北京市国资委下属企业的 28 亿元借款转成京东方的股份,这使京东方可以向政府或者特定的战略投资者增发股票以获得足够的资本金,使今后政府投资、市朝运作的发展模式逐渐形成。

在政府鼎力相助的情况下,京东方也积极自救,启动了“3020”行动——提高产品价值 30%,降低单位成本 20%,以速度和品质取胜。全体员工被动员起来,提出了几千项改善措施,使得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为了稳定队伍,京东方将员工工资提高了 20%—40%,进一步激发的员工的主动性。另外,京东方重组销售部门,将销售小组派驻到客户的工厂,直接提升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到 2006 年,京东方的客户已经包括了三星、LG、飞利浦和戴尔等公司。2007 年 6 月,全球液晶面板市场开始回暖,当年 7 月京东方在中国区销量已经达到每月 5.5 万片,至 2007 年底京东方实现净利润 7 亿元。

 

韩台联手操纵面板价格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面板厂商相继收缩战线备战寒冬。由于中国大陆成功抵御了金融风暴,对电视液晶面板的需求基本不减,更出人意料的是,自 2009 年开始,中国大陆市场对液晶面板的需求急剧增长。在 2009 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中国台湾事务办公室连续两次组织中国大陆九大彩电厂商赴中国台湾采购液晶面板,总金额高达 44 亿美元,总量超过 1200 万片,此举甚至一度被评价为“将中国台湾企业拉出了金融危机泥沼”。

面对中国大陆释放的善意,中国台湾却丝毫不领情,在韩国企业向中国台湾友达、奇美等厂商开出了数百万片的订单,并签署 2009 年度采购协议之后,彻底将中国大陆晾在一边。韩国企业之所以如此作为,就是为了占用中国台湾面板产业的产能,让中国大陆企业在中国台湾买不到液晶面板。与此同时,韩国企业压缩对华面板出口量,开始涨价。接下来的 6 个月面板价格涨幅达到了 30%以上,导致中国大陆彩电企业再次陷入困境。

痛定思痛下,中国政府决心扶持本土面板企业发展,在 2009 年底出台了《2010~2012 年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规划》,借助政策的东风,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大陆面板企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巨资投入发展产业

在 2007 年扭亏为盈后,京东方遂开始加大投资,在 2008 年投资 34 亿元启动成都 TFT-LCD4.5 代线开工建设,其生产的小尺寸液晶屏,主要用于移动多媒体终端上。2008 年秋,京东方与合肥市签订了 6 代线资金框架协议,合肥市承诺出资 60 亿元,并承诺在增发不成功时保底 90 亿元。

虽然在 2008 年上半年京东方盈利 7 亿元,但因金融危机全球 TFT 市场再次陷入衰退期——以当时京东方主打的 19 寸液晶屏为例,2008 年上半年价格为每片 120 美元,到 2009 年 1 月已经掉到 50 美元左右,这使京东方在上半年盈利 7 亿的情况下,全年亏损了 8 亿多元。

但就在亏损的情况下,京东方依旧选择逆势扩张,在 2009 年 4 月,京东方 6 代线在合肥破土动工。2009 年 8 月,京东方的 8.5 代线在北京亦庄开发区奠基,总投资达到 280 亿元。后来又投资 220 亿启动鄂尔多斯 5.5 代 AMOLED 生产线,开建了合肥 8.5 代生产线和重庆的 8.5 代生产线 ...... 据统计,上述生产线总投资累计超过 1300 亿,其中大部分来自地方政府和银行的支持。

2015 年,京东方启动合肥 10.5 代线,福州 8.5 代线,以及原有重庆 8.5 代线的扩产项目——投资 300 亿元人民币在福州建设 8.5 代线,生产 55 英寸及以下的液晶显示屏和模组等产品;在合肥投资 400 亿元建设全球第一条 10.5 代线;在重庆投资 35 亿元增加 8.5 代线产能。和以往一样,735 亿的投资中很大一部分也是依靠地方国资和银行来解决——合肥 10.5 代线和福州 8.5 代线京东方只需先行出资总投资额的 10%用作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与所需资金的差额部分,则由京东方与地方国资一同寻找银行贷款。

与大规模融资相对应的则是京东方连续多年主营业务亏损,好几个年份靠着政府的财政补贴才整体扭亏为盈,而这也成为京东方在舆论上备受攻击的焦点。不过,如果以史为鉴的话,这种现象其实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过程,韩国三星公司在进入液晶面板领域后,经过了 12 年的亏损才开始盈利,中国台湾面板厂商也是用了平均 10 年的时间才实现扭亏为盈。因此,京东方在过去多年亏损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阶段,社会舆论不必对多年亏损过度解读。

多年在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上的高投入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目前,京东方已经在 LCD 领域超越三星。本次打入苹果供应链,则是京东方在 OLED 领域也证明了自己。诚然,在一些技术细节方面,京东方或多或少与国外大厂还有一点不足,比如京东的 OLED 屏在排列上与三星 OLED 屏有差距,但京东方在技术追赶上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相信随着技术进一步积淀和时间的推移,京东方在 OLED 领域也能复制其在 LCD 上的成功。

本文根据《京东方攻入苹果供应链,背后有哪些故事》(该文章于 2016 年发布于观察者网)略作修改。

这里说明一下每当铁流把老文章改改再发出来的时候,由于老文章传播较广,且被大量盗版,然后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就投诉铁流原创声明违规,试图利用微信平台的规则封号。

用李鬼来攻击李逵盗版,令人啼笑皆非。这里铁流感谢微信平台,在铁流提交申诉证据后,这些恶意投诉都被驳回。铁流把原创文章截图发出来,让某些团队省省力气,别做无用功。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ADT7470ARQZ-REEL7 1 Analog Devices Inc Temperature Sensor Hub and Fan Controller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4.29 查看
LM35DMX/NOPB 1 Texas Instruments 1C high voltage analog temperature sensor, 10 mV/C 8-SOIC 0 to 100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84 查看
TCRT5000 1 Atmel Corporation Diffuse Photoelectric Sensor, 12mm Min, 12mm Max, 0.50-1.60mA, Rectangular, Through Hole Mount,
$1.51 查看
京东方

京东方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领先的物联网创新企业,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形成了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物联网创新、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智慧医工融合发展的“1+4+N+生态链”业务架构。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领先的物联网创新企业,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形成了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物联网创新、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智慧医工融合发展的“1+4+N+生态链”业务架构。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铁君公众号主笔,主要关注领域为半导体、操作系统、人工智能、通信、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