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芯片揭秘 | 磁传感器产业大揭秘,磁技术助力物联网及工业应用

2020/11/30
444
阅读需 17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芯片揭秘主播幻实(左)对话

微传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虹女士

大咖谈芯 

在现代控制系统中,传感器处于连接被测对象和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是信息输入的“窗口”,是万物互联的眼睛,是数据信息获取的唯一功能器件,传感器直接影响和决定系统的性能优劣。

适合本土传感器企业的发展路径究竟是什么?面对国外巨头公司的反扑,国内传感器企业又有何取胜之道?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又会让哪些领域迸发新的机会?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微传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虹博士,一起来听听这位拥有 20 多年工业界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经验的磁传感器专家如何解读本土传感器产业的发展之道。

 

以下内容由对话音频整理

本期话题

● 本土传感器产业赛道分析

● 应对巨头企业反扑,本土传感器公司有何破解之道?

● 初创公司如何适应本土“快市场” ?

● 未来传感器怎么做?集成一体是关键!

本土传感器产业

赛道分析

幻实(主播)很多朋友对传感器十分感兴趣,让我们做一期传感器产业的专场。应广大粉丝朋友们的要求,本期我们也邀请到了一位资深的磁传感器专家。

她有 20 多年工业界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经验,涉及工业汽车和消费电子诸多领域,拥有 60 多个国际专利,研发了全球首发的单芯片多轴 AMR 传感器和单芯片 AMR-CMOS 集成传感器,是世界级知名磁传感器专家和 MEMS 运动传感器融合与应用专家。

这位重量级的嘉宾就是微传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万虹博士,请万博士先介绍一下自己。

万虹(嘉宾)我叫万虹,我的标签是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工作人员,在这个行业兢兢业业工作了 20 多年,没有改行,比较专注。

幻实(主播)其实,我今天带了很多困扰来请教万博士。我发现传感器在国内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它的市场规模很大,做大的企业却很少。我发现很多公司,包括拟上市的格科微,或是已经上市的歌尔股份、瑞声科技等,他们很多都在与消费电子产品共同成长。

但在一些工业市场和 IoT 的物联网市场中,本土传感器企业却涉足不多,在这些领域内的企业的销售额也十分惨淡,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

万虹(嘉宾)传感器产业十分庞大,上到航天航空、高铁汽车,下到消费级电子产品,包括手机、玩具、家电等,各种智能设备里都有传感器的身影。传感器产业非常细分,不同应用的测试参数、性能指标等方面的要求都不一样,所以很多时候企业都需要用定制化的产品来应对每一个应用。

传感器所涉及的多数领域的产品体量并不大,企业需要通过长期耕耘,才能积累市场规模。我在 Honeywell 工作了十五六年,它是一家百年深耕传感器领域的企业,它所积累的经验也十分深厚。反观国内,相关公司运营时间普遍都比较短,这也是我们的弱势所在。

2016-2019 年全球四大应用领域的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

(图源:中国信通院)

但是,传感器在新型产业中的体量有许多比较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这个赛道吸引。举个例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对单个智能传感器的需求就可以达到几亿颗,对多种功能的智能传感器需求也不断增加。刚提到的几家上市公司的产品基本也都是面向手机方向,当他们的一两个产品能在手机上投入使用,销量就会立竿见影,他们的销售额涨幅也比较大。所以微传的定位就是聚焦以下两方面:

第一,新型产业。微传最近在积极推进一个无线物联网应用项目:依靠埋设在路边的磁传感器和雷达,加上电源NB-IoT 通讯实现城市智慧停车。这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都处领先地位的崭新应用,在中国被率先推出。

企业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传感器相关的产品上远远不够,与之相应的解决方案也要涉及,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自身的价值,也能够与新兴产业共同成长。

第二,产品模块化。虽然传感器的每个细分领域都需要定制化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研发新的产品都需要“从头再来”。

企业要像积累 ASIC 里的 IP 一样,对所研制的产品进行技术积累、归纳总结,通过将模块快速组合来为不同产业的不同应用提供快速的定制化产品。我们不仅要注重产品在电路端的表现,还需要考虑产品与物理世界能够互动,所以产品的定制化程度要求很高。在应对不同动作、不同参量的需求时,产品模块化后再进行定制将会大大提高研发效率。

应对巨头企业反扑,

本土传感器公司有何破解之道?

幻实(主播)就如您刚刚所说,传感器应用十分成熟的领域几乎都被外企牢牢控制。日本企业欧姆龙多年前的一款开关售价 400 元,而在国内公司也能做出同样产品时,售价已经降到了 60 元。本土企业刚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国外企业又在价格上向他们施压,这也令许多想进入传感器赛道的企业望而却步。我觉得想要打入传感器市场还是有不小的难度,面对国际上的一些老牌巨头企业的反扑,您认为本土企业应该如何寻求出路?

万虹(嘉宾)从 400 块到 60 块,可以看出传感器产品的利润特别高。我认为,传感器企业不能用其他传统芯片企业的思维模式进行布局。虽然之前有许多本土其它 IC 公司致力于做海外进口产品的替代并获得成功的案例,但我认为,传感器企业不能走传统芯片 Pin-to-Pin 的替代路线。

就像我之前提到,单一品类的传感器的产品体量并不大,老牌厂商也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死守战场”,如果企业单纯走产品替代这条路,其所得体量和价值并不高。

传感器产品应该贴近应用,产品定制化程度越高,那么与客户的粘附性就越强。一旦与客户需求牢牢绑定,那么就会占据大部的市场份额。尤其是本土有自主开发能力的厂家,就更需要发现市场、贴近市场,以此谋求更好的发展。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贴近市场的应用快速进行定制化产品的研发,这才是面对国外企业反扑的破解之道。

全球传感器市场地域分布格局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幻实(主播)您能不能举例子具体说说怎样才能做到贴近市场,提高市场粘合度?

万虹(嘉宾)微传最近在做液位计相关的应用,传统的方法是依靠机械的磁性开关来实现,但是机械产品的贴片困难,使用寿命有限,货源供应不稳定,成本也不够低。微传所做的就是用电子化磁传感器替代液位计中的机械元器件

在各种不同的液位计中,目标磁体形状也不尽相同,为了让每一个产品都能正常工作,我们需要对应用有非常深度的了解,然后才能知道需要做出怎样的产品才能替代原本的机械元件,并在成本、性能等方面都优于前者。如果在研发前不对应用进行深度挖掘,就不可能做出能够替代机械开关的磁传感器。

幻实(主播)在研发新产品之前,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对于您刚刚的例子,我还有一个疑问:外资的企业为什么不采取这种思路进行规划?

万虹(嘉宾)国外厂商也在做有相应的事。但是中国市场大,应用种类多,我们可以更及时挖掘和服务客户,再加上成本优势,这样国外厂商机会不大。在这个案例中他们并没有针对这个市场进行特定的产品研发,而微传经过深入了解后,研发出了定制化的产品,最终实现了机械应用的替代。

幻实(主播)长此以往,随着产品不断地替代,门槛就会提高,其他企业也就不能轻松跨进这个领域。这也就是所谓地 Know-How 吧,今天又向万博士请教了一些有关产品研发方面的技巧。

万虹(嘉宾)传感器与物理世界联系密切,所以研发的产品需要考虑到整个应用场景的方方面面。企业如果希望得到 100 个客户,就要把 100 个客户的应用情况了解清楚,即使他们的需求在同一个应用场景下,各个客户的实际情况多多少少也会有所差别,摸清楚情况再着手研发才是上策。

初创公司如何

适应本土的“快市场”

幻实(主播)之前,我认为传感器市场体量小,客户散,需求细,客户杂,企业要想在这样的 nich market 里夹缝中生存十分困难。听了您的叙述后,让人有种新的感受。这种模式在微传创立之初就已经践行,还是您在创业过程中逐步摸索出来的?

万虹(嘉宾)我刚回国时,有过一段时间对中国市场进行适应和了解。我发现中国市场的客户可能更需要厂商能够提供一个整体的应用解决方案。

中国是一个“快市场”,下游的研发人员不会花费很多时间深入了解你产品的详细应用,下游的客户最希望我们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国外的下游工程师都有比较丰富的行业工作经验,并且国外市场也没有国内市场节奏那么快,所以他们会有很多时间了解产品具体情况后再进行研发。

在国内,如果传感器企业能够提供产品对应的解决方案,那么下游客户收到产品就能快速应用。为此,微传在进行团队建设时,设立了传感器芯片设计团队、电路信号处理的 ASIC 设计团队、算法及应用方案团队,其中应用方案团队人数占比很高。这既是替客户完成任务,也是对企业自身发展有利,拥有这样完整的团队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内市场。

2014-2020 中国传感器产业市场规模

(图源:长城证券研究所)

幻实(主播)近几年在国产替代的趋势下,资本市场对本土一些小规模的传感器企业也变得友善一些。您觉得半导体传感器产业的资本市场目前是怎样的状况?对此又有什么建议或者呼吁?

万虹(嘉宾)近年来资本市场确实对芯片、传感器产业、底层材料等方面更加关注。根据微传近几年融资的情况来看,投资方需要对产业有深度的理解,不能仅从财务投资的角度衡量企业,而要从产业角度出发。虽然回报周期会长一些,但得到的价值更高。传感器是竞争门槛高,利润高的行业,现在也被许多投资者所认可。

对于一家传感器公司而言,世界范围内相关的竞争对手并不多,所以一定要把公司定位成为世界级的公司,并做好准备迎接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全球四分之一的市场在中国,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在“十四五”规划中,传感器也被定位成战略性产业,所以传感器产业有望得到更多在国家层面上的支持。

如今是物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传感器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智能化产品必定是要依赖优质的传感器才能实现高度智能。我觉得,传感器凭借其核心性和复杂度,甚至可以独立于集成电路成为一个专门的产业进行扶持。

未来传感器怎么做?

集成一体是关键!

幻实(主播)传感器细分种类很多,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您比较看好哪些方向的应用?

万虹(嘉宾)传感器涉及面十分宽泛,传感器企业希望能够探测到所有“有动静”的地方。世界各地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就算是一些细微参数的变化,我们也希望将其掌握。

比如,磁传感器聚焦运动传感,包括桥梁的运动、山坡的运动、人体的运动、机器的运动等,凡是在运动的物体和控制都在其涉足范围之内。
环境测试相关的传感产品,就像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它的涵盖面极广,包括人体测温、元器件测温、各地区的环境测温等等。每一种传感器都有其特色。

在当前的状态,传感器可能只是一个元器件,但我认为当传感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理想的产品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传感节点。

微传正在朝集成独立的传感节点方向上努力。把能源设备、探测所需的传感器,处理信号的 MCU 以及通讯传输集成一体,实现小型化,多元化,无线化,客户将十分方便地获取传感器数据而无需进行复杂的适配和开发,在有数据需求的地方随装随用。

微传目前在做的智慧停车就是集成一体的独立传感节点应用,只要将我们的产品放入停车位事先打好的洞中,就可以实现完整的信号传输。目前微传推出的产品体积还比较大,我们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小型化的集成传感器产品出现。

微传传感器芯片核心技术矩阵

(图源:微传官网)

幻实(主播)非常感谢万博士能够做客芯片揭秘,最后您还有什么内容想要和大家分享?

万虹(嘉宾)微传以技术为基础,是一家能够实现自主研发和营销的成长型芯片公司。我们希望在中国市场上能够陪伴我们的客户长久地经营下去,也请大家多多关注微传的磁传感器芯片产品和智慧停车相关的地磁产品。

微传提供磁传感器芯片,也提供多种业内最先进的传感器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广受好评,我们十分欢迎更多客户能够来微传实地考察。

幻实说

目前,全球产品化的传感器种类约有 2.6 万余种。国内传感器产值过亿元的仅占企业总数的 13%,全国不足 200 家。很多人对传感器带有偏见和片面的认识,缺乏国家战略层面的认知。

阻碍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还是在于技术和市场的孤岛化、碎片化。这需要借助工艺规范化、产品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形成以敏感元器件为核心;网络化、模块化为创新主体;物联网、智慧城市为应用目标的产业链架构。

总体来说,传感器系统在向微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我国企业也仍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们希望更多的传感器企业能够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中大放异彩,为大家呈现一个更加智能的万物互联世界。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A1220LLHLT-T 1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Hall Effect Sensor, -4mT Min, 4mT Max, 30-60mA, Rectangular, Surface Mount, SOT-23W, 3 PIN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26 查看
SI7006-A20-IM1R 1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Serial Switch/Digital Sensor, 14 Bit(s), 1Cel, Square, Surface Mount, 3 X 3 MM, DFN-6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2.59 查看
DS18B20Z+T&R 1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Serial Switch/Digital Sensor, 12 Bit(s), 0.50Cel, Rectangular, 8 Pin, Surface Mount, 0.150 INCH, LEAD FREE, SOIC-8
$4.21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芯片揭秘》是由艾新教育&茄子烩精心策划的一档科技新媒体栏目。栏目由茄子烩CEO曹幻实女士担任主持人,谢志峰博士担任主讲人,特邀半导体产业内从业者、参与者、见证者,通过对话展示嘉宾观点、解读行业发展趋势,呈现产业人最真实的心声,打造独一无二的产业人自己的发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