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收起
搜索历史清空
热点:对话产业专家 | 工业控制技术研讨会 | 新品推荐
澳洋顺昌(002245)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0年1-9月实现营收2,796,977,397.83元,同比增长14.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784,939.24元,同比增长83.28%。
澳洋顺昌表示,2019年上半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公司业务面临挑战。从营业收入总体情况来看,锂电池业务保持同比增长,LED业务下滑幅度较大。
近日,澳洋顺昌发布公告,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鹏电源”或“乙方”)于2019年4月15日与速珂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珂智能”、“SOCO”或“甲方”)就双方联合开发制造电动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电池等事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
近几年,包括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德豪润达等在内的本土芯片厂商通过扩产、整合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大陆LED芯片集中度正在不断提高。随着国内芯片大厂陆续扩产,海外企业与国内二三线芯片厂逐步收缩产能,LED芯片行业新格局逐渐形成:产业向大陆聚集、产能向龙头聚集。
澳洋顺昌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LED芯片目前月产能为100万片,另有40万片产能处于建设中。此外,公司金属配送业务经营情况良好,目前没有剥离的计划,锂电池扩建项目按计划建设中。
总体来看,LED芯片目前是我国芯片行业相对发展较好的领域,目前LED芯片基本实现国产化,并且有部分领先企业开始向外扩张。
从2016年开始,LED行业就出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到2018年,又出现了新的格局。纵观整个LED产业链,我们可以看到,LED 芯片领域是LED 产业链的高毛利环节。
1月2日晚间,澳洋顺昌发布公告,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
8月7日,澳洋顺昌发公告终止投资15亿元淮安8英寸芯片产线项目。该项目自2016年1月28日发布公告开始计算,至今已过去了一年半有余。在全国芯片制造线大上快上的背景下,这似乎是近两年来第一个宣布终止的芯片制造项目,但很可能并不是最后一个,令人深思。
LED 行业进入全面涨价潮。LED 行业从终端应用至芯片、器件等上游零组件进入全面涨价期,涨价浪潮从最初的芯片涨价蔓延至RGB 灯珠以及照明灯珠,目前进一步蔓延至照明灯具厂商。
8月27日,淮安市清河区澳洋顺昌投资超百亿国家级半导体产业园重大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市区举行,市委书记姚晓东出席签约仪式。8月28日上午,国家级半导体产业园集成电路一期项目举行开工启动仪式,市长惠建林出席仪式,并为澳洋顺昌美国硅谷imostech(艾默斯)研究所揭牌。副市长唐道伦、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锴、江苏澳洋顺昌集成电路
今年国内LED芯片厂商似乎“冷静”下来,在LED业务部分投入力度削减,消化库存,且晶元光电上涨部分LED芯片价格,也促进芯片厂商回归到一定的正常利润水平。
公司收购江苏绿伟锂能47.06%股份,切入三元锂电池领域公司拟以现金收购并增资江苏绿伟,最终控股47.06%的股份。绿伟锂能主要经营资产是天鹏电源,承诺未来三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6亿元。
澳洋顺昌表示,2015年,LED芯片行业产能扩张较大,行业竞争加剧,加之受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及欧美市场需求疲软影响,芯片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澳洋顺昌近日公告,公司拟与香港芯能科技有限公司(Impower Technology Limited)(下称“芯能科技”)在江苏省淮安市合资发起设立“江苏澳洋顺昌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顺昌集成”)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在淮安市清河新区实施集成电路芯片项目,投资建设一条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
澳洋顺昌(6.33 -6.50%,买入)1月28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拟与香港芯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淮安市合资发起设立“江苏澳洋顺昌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在淮安市清河新区实施集成电路芯片项目.
淮安市政府签署“投资意向书”,拟在淮安市清河新区投资建设一条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主要研发制造以硅基材料生产IGBT和Superjuction等,同时研发量产碳化硅材料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
零起点进军LED行业,正式投产不到三年,便以年产200万片的规模位居全国第五,以超过30%的利润指标稳居全国首位……日前,成立于2011年8月的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因其发展速度和盈利能力,被称为业内的一匹“黑马”。
澳洋顺昌1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2015年12月31日公司与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澳洋顺昌集成电路芯片项目投资意向书》。公司拟在淮安市清河新区投资建设一条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 预计投资总额为约15 亿元。
截至11月,LED上市公司纷纷发布三季报。目前国内LED芯片大厂三安光电、德豪润达、澳洋顺昌等均发布季报,业绩飘红,反观台企大厂则业绩低迷,晶电,隆达预计纷纷走低。受背光需求疲软,照明产品快速跌价、大陆新产能开出致供过于求等因素影响,台厂业绩倍受打击。
智能座舱软硬件结合,市场与功能升级纷至沓来
11 分钟前 预计 8 分钟阅读完
一天没了786亿,谁在抛售商汤?
29 分钟前 预计 10 分钟阅读完
机器人智能进阶的秘诀,为什么是这个技术?
46 分钟前 预计 14 分钟阅读完
造车,李彦宏请学学雷军
1 小时前 预计 8 分钟阅读完
3nm先发优势能让三星超越台积电吗?
1 小时前 预计 7 分钟阅读完
苹果手机芯片失败,oppo,500亿够吗?小米,五味杂陈
解析电驱动系统供应关系
1 小时前 预计 4 分钟阅读完
半导体巨头进军AI,降维还是升维?
2 小时前 预计 14 分钟阅读完
电驱动集成趋势之下,汽车供应链分工模式的迭代
17 小时前 预计 7 分钟阅读完
汽车芯片的准入门槛有多高?
17 小时前 预计 1 分钟阅读完
共有 171 篇文章
共有 651 篇文章
共有 26 篇文章
共有 107 篇文章
共有 213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