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雷军在公开场合披露,小米造车进展超预期,最近已经顺利完成了冬季测试,预计将会在明年上半年实现量产。此外,雷军表示,自己有二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汽车业务上,汽车研发团队超2300人。
公开信息显示,2月21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多枚“小米摩德纳”“MODENAT”“XIAOMI MODENA”图形及文字商标,国际分类含运输工具、科学仪器、建筑修理,当前商标状态为申请中。
而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整理,自去年3月宣布造车以来,小米为之投入了巨额资金。小米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投入为8.29亿元,较第二季度增加35.68%。2022年前三季度小米造车业务累计投入18.65亿元。
2023年,比亚迪、特斯拉、大众将会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角,造车新势力的首要任务不是与老牌车企竞争,而是尽快实现盈利,止住亏损。
对于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而言,情况不容乐观,长期亏损势必会导致投资者失去信心。如威马汽车,最近就曝出了直营店和经销商大批关门的情况。
人力物力的持续投入,亲自下场参与冬季测试,可见雷军在造车上的执念与信心,至于对小米汽车能否如期落地的质疑,现在也是大可不必。只是,面对国补退坡,车企降价,华为全力拥抱造车的市场环境,等到一年后的首秀,小米汽车的胜算还有多大?
引用王传福在2021年6月,对于小米造车的看法:50亿对雷总不算啥,1000亿也不是事,关键是浪费你三年时间,这三年时间值多少钱?尽管之后本尊辟谣称发言遭遇误读,但也是对小米造车战略方向选取的担忧和信任欠缺。
早前小米汽车已在网上曝光了一些消息,包括车型的部分配置、外观设计,价位等。按照已曝光的信息,小米的第一款产品是高端轿车,有两个版本,均搭载高通下一代智能座舱芯片和NVIDIA的Orin X芯片,配备激光雷达和15.6英寸中控大屏幕。
援引雷科技的观点,小米汽车一个新品牌推出的首款产品,是否成熟、售后服务体系够不够完善、直销还是经销模式,都是可能让消费者担心的地方。最关键的是,小米汽车似乎有点过于低调,对于初入汽车行业的新品牌而言,这并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