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85|回复: 4

基于FPGA的原型板原理图的验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2-17 13:39
  • 签到天数: 4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1-3 10: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首次流片成功取决于整个系统硬件和相关软件的验证,有些公司提供的快速原型生成平台具有许多调试功能,但这些平台的价格非常高,因此最流行的做法是 根据DUT和具体应用设计复合FPGA板,验证这些板的原理图通常是很麻烦的,本文提出一种利用FPGA实现原型板原理图验证的新方法。
    由于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首次流片成功或只需少量的修改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对整个系统(即硬件和相关软件)的验证成为重中之重。业 界也涌现了许多策略来帮助设计师完成RTL上的软件运行。这些策略提供了在最终硬件还在酝酿之时就开发软件的一种途径。这种措施也许还不够,原因还有两 个:一是仿真系统可能与实际系统有较大的区别,二是系统运行速度非常慢。因此可以考虑先将完整的设计映射到FPGA中,再运行目标应用程序。这样做可能达 不到最终硅片的常规指标,但可以测试整个硬件的功能,系统能够得到全面的验证,其中一些测试案例可能是在仿真中根本无法完成的。另外,可用于演示的完整系 统原型在硅片成功之前就可以很好地引起客户的兴趣。
    有些公司提供的快速原型生成平台具有许多调试功能。这些电路板平台具有可编程的互连,可以将FPGA插接在上面,并将DUT(被测设计)映射进这些 FPGA中。但这些平台的价格非常高。因此最流行的做法还是根据DUT和具体应用设计复合FPGA板。当然,这些板同样也能用于测试目标应用中的最终硅 片。
    验证这些板的原理图通常是很麻烦的,因为原理图中一些小错误会严重影响到设计进度。原理图验证工作是人工完成的,因此错误也就在所难免。如果能够复 用DUT 验证环境验证电路板原理图,那么原理图验证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本文将讨论如何通过编写少量脚本和修改DUT验证环境达到这一目的。
    方法简介
    基本想法是设法对原理图进行仿真。这了做到这一点,先将原理图网表转换成Verilog网表。电路板上安装的不同元件(如FPGA、处理器、PCI 卡、 SDRAM等)要么用RTL代替,要么用RTL验证过程中使用的行为模型替代。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已假设整个设计的Verilog/VHDL代码是现成 的。至于电路板上需要用于测试DUT的处理器、SDRAM、PCI器件等其它元件,也假设已经存在相应的BFM(总线功能模型)/模型。由于这一阶段是在 功能验证之后,而这些元件需要用来测试DUT,并模拟整个系统,因此它们的等效行为模型应该在功能验证中已经得到使用,现在只是重复使用罢了,即经过少许 的努力就能使用相同的环境和测试案例。
    上述概念经过拓展就可以验证硅片生成板的原理图,基本的假设是设计团队拥有硅片的 HDL描述。这才是要点所在。对于FPGA板,可以通过某种变通的方法配置FPGA引脚来克服由于原理图中的错误连接导致的问题,即设计师可以管理并解决 这些错误。但对于准备用来测试最终硅片的板子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生成Verilog网表
    可以用好几种原理图输入工具生成Verilog网表。基于以下几种限制原因,这种网表实际上是不能使用的:
    1.它将板上的每个元件都看作是一个模块,因此生成的Verilog文件中包含所有元件的实例,如FPGA、电容、上拉电阻或晶振,而不管这些元件能否在Verilog中建模。其中有些元件(如串接电阻、去耦电容)可以简单地从网表中删除。
    2. 原理图中的总线通常被连接到符号上的一个个引脚,而在Verilog模块中总线可能只有一个端口。因此可能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例如在Verilog模 块中一个四位输出地址总线将被声明为:output [3:0] Address;但原理图中所有这四个引脚是被独立声明的。这样会导致原理图中使用的符号的引脚输出与Verilog模块中相应符号的可用功能不兼容。
    因此,设计师需要编写一个简单的脚本,要么修改这个Verilog网表,要么根据原理图输入工具支持的其它格式创建一个新的网表。目的是删除电阻、电容、电感等模拟元件,或用等效的Verilog代码替换它们。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可以利用对模拟元件的命名惯例,或将它们定义在一个文件中作为脚本的输入。例如,电阻可以被命名为R1、R23等,不遵循这个命名惯例的元件可以被定义在约束文件中,这样脚本就可以将它们关联到等效模型,或假定短路将它们从网表中去除。
    一般来说,针对电路板上的不同元件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惯例:
    1. 元件的大多数电源引脚可以被忽略。
    2. 通常电容都是用作去耦的,可以被简单的忽略掉,因为这样做并不会影响即将被仿真的其它数字元件之间的互连关系。
    3. 电感也可以忽略,在仿真时用短路代替。
    4. 电阻可以用Verilog的上拉/下拉或简单的线按需要替换。
    5. 晶振可以用Verilog库中提供的时钟模块替换。
    可以在约束文件中定义某些特殊情况,并作为脚本的输入。可以为Verilog模块编写Wrappers以克服总线声明问题。这种顶层Verilog网表可以代替DUT功能验证中早已使用的顶层Verilog文件,并用于验证环境中。
    FPGA原型板网表的仿真
    至此顶层Verilog文件中包含了原型板上除工具删除的元件外的所有元件。设计师可以复用DUT功能验证使用的已有仿真环境。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复用相同的测试向量和验证环境验证原理图。
    任何验证环境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即为DUT提供某种形式的测试向量,然后对测试结果与期望值进行比较。根据设计的复杂性有多种达成的方式。通过 下面这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很好理解了。例子是一个基于x86处理器的SOC。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只考虑图1所示SOC中的少量重要元件。DUT由x86处 理器、主桥(Host Bridge)、SDRAM控制器和PCI桥组成。在验证环境中,为了提高仿真速度,可以把x86处理器看作是一个BFM,同时提供某种PCI从模型。简 单地说,x86 BFM具有某种形式的读/写命令,能产生总线周期,因此设计可以运行起来。
    1.jpg
    图1:DUT由x86处理器、主桥(Host Bridge)、SDRAM控制器和PCI桥组成。
    如图2所示,主桥和SDRAM控制器被映射进FPGA1,PCI桥被映射时FPGA2。由脚本产生的顶层Verilog文件包含如图2所示的所有元 件。至此就可以在验证环境中方便地使用这个顶层Verilog文件,并附于相同的验证测试向量。要注意的是还需要为各个Verilog模块创建 wrapper以匹配元件的引脚。对于SDRAM和PCI槽道来说,可以使用与RTL验证环境中使用的相同模型(即SDRAM模型和PCI主/从模型)。 参考图3,将 FPGA1作为案例进行说明。

    2.jpg
    图2:包含x86处理器芯片、2个FPGA、SDRAM和1个PCI槽道的原型板。
    3.jpg
    图3:Verilog模块创建wrapper以匹配元件的引脚。
    由于只对环境作了少量修改,如在编译列表中增加很少的Verilog文件(wrapper模型),用新创建的文件替换顶层文件,因此可以对原理图列 表实施验证。这些事情可以通过简单的perl或shell脚本实现自动处理,整个任务将减少到仅指定一些特殊选项,同时从命令行运行仿真。
    如果有任何错误的连接,或某些连接被遗忘,那么仿真结果就会有相应的提示。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与模拟元件的连接的部分测试,因为这部分元件有的从网表中删除了,有的被等效行为模型所代替。然而,有些错误还是可以被检出的。
    硅片生成板网表的仿真
    上述方法同样可以用来仿真设计用于测试最终硅片的电路板的网表。这种方法更适用于对这些板的验证,因为正常情况下制造出来的许多板其芯片的并行测试 都是可以完成的。此外,通过某种途径配置FPGA引脚可以消除基于FPGA的板上的错误。下面继续以上文的例子说明如何将同一概念应用到硅片生成板上。
    如图1所示,硅片等效于DUT。根据相同的流程创建一个Verilog网表,这个网表将DUT看作是板上的一个芯片和其它外围设备。这是在验证环境 中必须使用的顶层文件。现在我们已经有了DUT的完整Verilog描述,因此只需要创建图4所示的Verilog wrapper,让引脚输出与电路板上的芯片相匹配。
    综上所述,这个网表是可以利用以前使用的同一测试向量进行操作的。
    本文小结
    这种方法已经过测试,目前正用于原理图的验证。该方法为原理图验证增加了新的方案。原型/生成板的原理图的验证和错误检测可以在极易产生严重问题并 影响设计周期的早期阶段进行。另外,验证无需额外的开销,因为这种方法基于的是业界常说的‘复用’原理,在本案例中复用的是测试向量和验证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5-12 10:32
  • 签到天数: 2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1-3 17: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7 14:04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1-3 17: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应该挺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12-24 16:56
  • 签到天数: 73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1-8 16: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瞻仰大神贴纸的。路过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5-10-8 09:49
  • 签到天数: 43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1-8 16: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应该挺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6-5 21:14 , Processed in 0.142219 second(s), 23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