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的规范用法是噪声,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共模噪声和差模噪声产生的机理以及工模噪声的影响。
1.模噪声和差模噪声产生的机理
传导噪声根据传输特性产生分成两类:差模噪声和共模噪声。差模噪声是当两条电源线的电流方向互为相反时发生的,而共模噪声是当所有电源线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发生的,如图1所示。一般而言,共模是最大难题,这是由杂散电容的不当接地造成的。
如果存在不等值的负载或线路阻抗,就会将共模电流转换成部分共模电流和部分差模电流。当电源系统给电路供电时,如果电路具有不等值的阻抗,而且电源的输出存在共模噪声时,共模噪声将差动方式作用于电路,电路可能会发生错误。所以,在产生共模电流时,就要首先降低共模噪声,其次是均衡阻抗。此外,由于共模和差模的特性,共模电流的频率会比差模的频率大。因此,共模电流会产生很大的射频辐射,而且会和邻近的组件和电路发生感性与容性的耦合。在实际电源电路里,差模噪声很像是一个电压源,共模噪声比较像一个电流源,这使得共模噪声更难被消除。共模噪声和所有的电流源一样,需要有一个流动路径存在。因为它的路径包含底盘,所以外壳可能会变成一个大型的高频天线。
2.工模噪声的影响
工模噪声因为与一线职工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已经愈发受到关注,无论是职工本人还是工厂本身,都越来越重视工业噪声污染的防治问题。工业噪声是指机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噪声。按其噪声源特性可分为:气流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噪声。
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于1979年颁发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规定:生产车间和作业地点的连续工作8h噪声不得超过85dB,4小时88分贝,2小时91分贝,1小时94分贝。声级每提高3dB,作业时间减一半,但最高不得超过115dB。
该标准以保护操作工人的听力为主。提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来降低噪声。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企业,必须把噪声控制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现有工业企业中,凡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须采取控制措施,限期达到规定标准要求。
其危害:1、长期在强烈噪声的环境中工作,损伤听神经细胞而逐渐失去听觉;
2、噪声性耳聋的听力是逐渐下降的。当听力损失在10dB以内,影响不大。当听力损失在30dB以内时为轻度噪声性耳聋,普通谈话声约50dB-60dB,轻度耳聋者听起来很吃力。当听力损失在30dB-60dB为中度噪声性耳聋。当听力损失在60dB以上时,为重度噪声性耳聋,此时与患者交谈需在耳边大声喊;
3、突如其来的巨响或异常强烈噪声,可造成听觉器官的急性损伤;
4、噪声除对听觉有损伤外,对人体其他系统和器官也能产生危害,可引起神经衰弱,人头晕、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反映迟钝等症状。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