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是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未来的趋势,就像1998年时任微软CEO的鲍尔默痛斥Linux是癌症,而如今的CEO 却称“Microsoft love Linux”,因为开源“以人为本”,然而开源的商业化是一条必行却又难行的路。
如今的处理器、SoC基本被x86与ARM 这样封闭的指令集架构(ISA)所统治。所以谁能成为微处理器中的 Linux ,成为业界探讨与期待的事情。而目前RISC-V成为最受关注的对象。
5月8日,第六届RISC-V技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这是RISC-V在华首度亮相。参会的国内外顶尖学者和企业人员超过200名,RISC-V发明者创建的SiFive公司分享了RISC-V指令集和其相关前景应用。
RISC-V开源指令集架构
早期的微处理器大部分为复杂指令集(CISC)架构,即设计尽可能复杂的指令来完成任务,究其原因是当时的编译技术不发达。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技术的发展,精简指令集(RISC)应运而生,IBM 801便是较早用精简指令集的理念来设计的系统,并发展成为了今天的Power架构。
RISC-V顾名思义就是第五代RISC。201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的研发团队设计开发除了这套完整的新的指令集RISC-V,同时也包含了移植好的编译器、工具链、仿真器,并经过数次流片验证,同时Chisel作为一种新的硬件构建语言也被开发了出来。
与x86以及ARM占据各自一亩三分地不同,RISC-V覆盖IoT设备、桌面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等众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