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一般不直接使用。区别于电池含有保护电路和外壳,可以直接使用。
1.电芯是什么意思
电芯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一般不直接使用。区别于电池含有保护电路和外壳,可以直接使用。锂离子二次充电电池的组成是这样的:电芯+保护电路板。充电电池去除保护电路板就是电芯了。他是充电电池中的蓄电部分。电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充电电池的质量。手机电板拆掉外壳,再去掉电板里的保护电路板就剩下锂电芯了。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2.电芯生产工艺流程
(一)配料:
1.溶液配制:
- PVDF(或 CMC)与溶剂NMP(或去离子水)的混合比例和称量
- 溶液的搅拌时间、搅拌频率和次数(及溶液表面温度)
- 溶液配制完成后,对溶液的检验:粘度(测试)]\溶解程度(目测)及搁置时间;d)负极:SBR+CMC溶液,搅拌时间和频率。
2.活性物质:
- 称量和混合时监控混合比例、数量是否正确
- 球磨:正负极的球磨时间﹔球磨桶内玛瑙珠与混料的比例﹔玛瑙球中大球与小球的比例
- 烘烤:烘烤温度、时间的设置;烘烤完成后冷却后测试温度
- 活性物质与溶液的混合搅拌:搅拌方式、搅拌时间和频率
- 过筛:过100目(或150目)分子筛。
- 测试、检验:
- 对浆料、混料进行以下测试:固含量、粘度、混料细度、振实密度、浆料密度。
(二)涂布
1.集流体的首检:
- 集流体规格(长宽厚)的确认
- 集流体标准(实际)重量的确认
- 集流体的亲(疏)水性及外观(有无碰伤、划痕和破损)
2.敷料量(标准值、上、下限值)的计算:
- 单面敷料量(以接近此标准的极片厚度确定单面厚度)
- 双面敷料量(以最接近此标准的极片厚度确定双面的极片厚度)
3.浆料的确认:是否过稠(稀)流动性好,是否有颗粒,气泡过多,是否已干结。
4.极片效果:
- 比重(片厚)的确认;
- 外观:有无划线、断带、结料(滚轮或极片背面)是否积料过厚,是否有未干透或烤焦,有无露铜或异物颗粒;
(三)制片(前段):
1.压片:
- 确认型号和该型号正、负极片的标准厚度
- 最高档次极片压片后(NO.1或NO.1及NO.2)的厚度、外观有无变形、起泡、掉料、有无粘机、压叠
- 极片的强度检验
2.分片:
- 刀口规格、大片极片的规格(长宽)、外观确认
- 分出的小片宽度
- 分出的小片有无毛刺、起皱、或裁斜、掉料(正)
3.分档称片:
- 称量有无错分;
- 外观检验:尺寸超差(极片尺寸、掉料、折痕、破损、浮料、未刮净等)
4.烘烤:
- 烤箱温度、时间的设置;
- 放N2、抽真空的时间性效果(目测仪表)及时间间隔。
(四)制片后段:
1.铝带、镍带的长度、宽度、厚度的确认
2.铝带、镍带的点焊牢固性
3.胶纸必须按工艺要求的公差长度粘贴
4.极片表面不能有粉尘。
(五)盖帽
1.裁连接片:测量尺寸规格、检查有无毛刺、压伤;
2.清洗连接片:检查连接片是否清洗干净;
3.连接片退火:检查有无用石墨粉覆盖,烤炉温度,放入取出时间;
4.组装盖帽:检查各种配件是否与当日型号相符,装配是否到位;
5.冲压盖帽:检查冲压高度及外观;
6.全检:对前工序员工自检检查的效果进行复核,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
7.折连接片:检查有无漏折、断裂、有无折到位;
8.点盖帽:检查有无漏点、虚点、点穿﹔
9.全检:对前工序员工自检检查的效果进行复核,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10.套套管:检查尺寸、套管位置;
11.烘烤:烘烤温度、时间、烘烤效果。
(六)卷绕
1.各型号的识别、隔膜纸、卷尺的规格、钢(铝)壳的卷绕注意事项;
2.结存极片的标识状态;
3.点负极的牢固度(钢、铝壳)﹔铝壳正极的牢固性、负极的外观;
4.绝缘垫片的放置;
5.折、压合盖帽(铝壳)注意杂物外露和铝壳外观的维护;
6.定盖工位:偏移度。
(七)焊接
1.钢、铝壳电池焊接时注意沙孔;
⒉.焊接铝壳的调试、焊接时抽查的测试;
3.检漏工位;
4.打胶。
(八)注液
1.各种型号注液量﹔
2.手套箱内的湿度和室内湿度;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3.电芯和电池的区别
电芯只是电池的—个组成部分而已。
锂电池主要由两大块构成,电芯和保护板,保护板主要由保护芯片(或管理芯片)、MOS管、电阻、电容和PCB板等构成;电芯相当于锂电池的心脏,管理系统相当于锂电池的大脑,电芯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外壳构成。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自然大小也不一样了。电芯是半成品,不能直接当电池用,只是提供动力的,需要配上保护电路,加上外壳包装组成一个成品电池。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