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1.真空电容器失效表现有哪些
    • 2.真空电容器失效原因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真空电容器失效表现有哪些 真空电容器失效原因

03/17 09:33 作者:eefocus_3880508
316
阅读需 4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真空电容器就是以真空作为介质的电容器。这种电容器的电极组是采用高导无氧铜带通过一整套高精度模具一道道引伸而形成的一组同心圆柱形电极被密封在一个真空容器中。因此其性能稳定可靠,不容易产生飞弧、电晕等现象.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真空电容器失效表现有哪些以及真空电容器失效原因。

1.真空电容器失效表现有哪些

真空电容器的失效模式一般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漏气:漏气后,陶瓷真空电容器内外压力平衡,活动轴在波纹管的张力作用下向上凸起,用手可以上下移动活动轴。

2、内部打火:在瞬间的异常高压下,电容内部耐压薄弱点发生击穿,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

3、绝缘瓷体裂纹:在过大的机械应力、异常高温、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等情况下很容易发生。

4、局部过热:主要是异常的高频电流引起。

5、内部电极变形:同心圆电极组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均有可能造成铜板变形。

6、耐压降低:由于环境应力、过载工作、使用不当或长期存放等原因引起真空度降低。电容器在使用初期功率较低时正常,功率增大或加调幅后出现过荷、打火。

7、两组电极短路:由于内部打火,造成固定电极组和动电极组变形短路。

8、个别频点不能稳定工作:在很窄的频段内不能稳定工作,其余工作频段均能稳定工作。

9、传动丝扣滑丝:传动杆丝扣(包括螺母丝扣)局部滑丝。

10、使用不当:真空电容器本身正常,由于安装不正确或起始容量值设置不对以及人工调谐、调载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引起。

真空电容器失效表现有哪些

2.真空电容器失效原因

1、机械应力与蠕变:真空电容器内部击穿电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容极板问空隙大小。由于电极是由铜板退火而制成的,所以变得很软,再加上两极间的距离通常只有几个mm,所以意外的磕碰、撞击、摔落等都有可能引起内部形变,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轻者耐压减低,重者可能造成陶瓷破裂,电容漏气而报废。

2、波纹管疲劳:由于波纹管承受一定的应力,并不停地作往返运动,容易产生金属疲劳而漏气。应力越大、反复运动次数越多,疲劳速度越快。金属的疲劳在后期具有突发性,容易导致突发性真空电容失效。

3、冷却不足:陶瓷真空电容器的冷却方式有自然对流冷却、强迫空气冷却和循环水冷却三种。电容器的正常工作电流是在保证正常的冷却条件下实现的,一旦冷却效率降低或冷却不均匀,电容器就会因过热而缩短寿命。

4、外部打火:特别是陶瓷与金属(可伐)封接处的打火,容易造成漏气。

5、润滑缺失:真空可变电容器在高温下工作,润滑油脂容易失效,造成传动螺杆的螺纹过度磨损而滑丝。

6、环境应力:在温度、湿度、灰尘、有害气体、微生物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电容器的外壳金属部分容易锈蚀,尤其是淘瓷与金属(可伐)焊缝薄弱部分的锈蚀,易造成器件的慢性漏气。同时,由于电容器内部除气不彻底,还会在贮存过程中缓慢释放气体,使器件内真空度降低。

真空电容器失效原因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