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传输一般以字符为单位,不论所采用的字符代码长度为多少位,在发送每一字符代码时,前面均加上一个“起”信号,其长度规定为1个码元,极性为“0”,即空号的极性;字符代码后面均加上一个“止”信号,其长度为1或者2个码元,极性皆为“1”,即与信号极性相同,加上起、止信号的作用就是为了能区分串行传输的“字符”。
1.异步传输是什么意思
异步传输(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异步传输将比特分成小组进行传送,小组可以是8位的1个字符或更长。发送方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这些比特组,而接收方从不知道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到达。一个常见的例子是计算机键盘与主机的通信。按下一个字母键、数字键或特殊字符键,就发送一个8比特位的ASCII代码。键盘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代码,这取决于用户的输入速度,内部的硬件必须能够在任何时刻接收一个键入的字符。
ATM能够比较理想地实现各种QoS,既能够支持有连接的业务,又能支持无连接的业务。是宽带ISDN(B-ISDN)技术的典范。ATM为一种交换技术,在传送资料时,先将数位资料切割成多个固定长度的封包,之后利用光纤或DS1/ DS3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重新组合。ATM网络可同时将声音、影像及资料整合在一起。针对各种资讯型态,提供最佳的传输环境。
2.异步通信工作原理
异步传输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具有以每秒高达2千兆的速度传播声音、数据、图形及视频图像的能力。它允许网络管理者在工作站要求改变时动态重组LAN。当前,LAN的分段原则是一个工作站与它的LAN服务器的地理位置较近,ATM将允许网络管理者建立一个逻辑的而不是物理的分段。一个ATM开关将允许你建立一个完全不依赖于网络的物理结构的逻辑网络。
异步传输模式提供了任何两个同点间的点到点的连接,保证两点间可有完全的网络带宽——每秒45兆位或155兆位(标准草案中规定的两个接口速度)。因为ATM是独立于介质,它能在一定速度范围内操作。
3.异步传输的优缺点
异步传输的优点就是收、发双方不需要严格的位同步异步传输的实现比较容易,由于每个信息都加上了“同步”信息,因此计时的漂移不会产生大的积累,但却产生了较多的开销。在上面的例子,每8个比特要多传送两个比特,总的传输负载就增加25%。对于数据传输量很小的低速设备来说问题不大,但对于那些数据传输量很大的高速设备来说,25%的负载增值就相当严重了。因此,异步传输常用于低速设备。
异步传输存在一个潜在的问题,即接收方并不知道数据会在什么时候到达。在它检测到数据并做出响应之前,第一个比特已经过去了。这就像有人出乎意料地从后面走上来跟你说话,而你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漏掉了最前面的几个词。因此,每次异步传输的信息都以一个起始位开头,它通知接收方数据已经到达了,这就给了接收方响应、接收和缓存数据比特的时间;在传输结束时,一个停止位表示该次传输信息的终止。按照惯例,空闲(没有传送数据)的线路实际携带着一个代表二进制1的信号,异步传输的开始位使信号变成0,其他的比特位使信号随传输的数据信息而变化。最后,停止位使信号重新变回1,该信号一直保持到下一个开始位到达。例如在键盘上数字“1”,按照8比特位的扩展ASCII编码,将发送“00110001”,同时需要在8比特位的前面加一个起始位,后面一个停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