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军事新闻引发国际关注:当地时间4月7日,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向美国空军交付首套L波段的TPY-4氮化镓(GaN)有源相控阵雷达。据其发布的宣传片宣称,该型号AESA雷达能够有效探测中国歼20等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美媒也对此事大肆渲染,似乎在为美国的军事优势摇旗呐喊。
氮化镓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在雷达领域的应用确实带来了技术突破。相比传统雷达使用的材料,氮化镓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击穿电场和热导率,这使得基于氮化镓组件的雷达能够输出更高的功率,拥有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从理论上来说,TPY - 4雷达借助氮化镓组件,在性能上有了提升的硬件基础,这也是美国如此看重这款雷达,并宣称其能探测歼20的底气之一。
事实真能如美媒和洛马公司所吹嘘的那般吗?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在隐身设计方面下足了功夫。其采用独特的机体外形设计,如菱形机头、倾斜双垂尾等,有效减少了雷达反射截面积;同时,歼20还大量使用吸波材料,进一步降低被雷达探测到的概率。这一系列先进的隐身技术,让歼20具备了优异的隐身性能,成为天空中难以捕捉的“幽灵”。仅仅凭借一套新雷达,就想突破歼20的隐身防线,绝非易事。
在实际的空战环境中,雷达的探测效果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复杂的电磁环境就是其中之一,现代空战中,双方都会释放各种电子干扰手段,试图扰乱对方雷达的正常工作。当TPY - 4雷达面临强大的电子干扰时,其探测精度和范围必然会受到影响,能否准确探测到歼20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此外,战机自身的机动性和战术运用也至关重要。歼20拥有出色的机动性,飞行员可以通过灵活的战术动作,配合电子对抗设备,降低被敌方雷达锁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