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负债8.26亿,国产手机FPC供应商破产,解散停产!

06/13 15:11
1946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6月初,曾为华为Mate60系列供应关键元器件、被视为“国产高端FPC领军者”的四川上达电子,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全员解除劳动合同,工厂全面停产。

早在今年2月,公司就开始悄然停缴社保和公积金。3月起,已有员工在政府投诉平台反映“入职五个月未准时领过工资”。至5月末,欠薪已累计三个月,员工名单不断增加。

据披露,四川上达截至破产时账面资产仅6.87亿元,负债却高达8.26亿元,净资产已为负,资金链彻底断裂。不仅欠薪问题严重,公司还涉及16起法院立案,9条开庭公告,债权压力巨大。

四川上达电子是上市公司上达电子于2019年设立的子公司。上达电子本身是国产FPC领域的老牌企业,早在功能机时代就为本土手机品牌供应柔性电路板,并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逐步打入华为、小米、vivo、京东方等头部客户体系,甚至拿下三星、华星光电等海外订单。

尤其是在COF(覆晶薄膜)领域,上达电子一度号称是国内少数能覆盖全流程技术的企业之一。

四川上达的项目背景也不小:2019年斥资12亿元,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落地建厂,目标是“打破日韩垄断”,规划月产能1.6万㎡。

但项目从一开始就并不顺利。2020年投产后,良率长期偏低。据传初期良率仅有75%,远低于行业平均盈亏平衡线的85%。对于FPC这类高精度加工产品来说,良率决定生死,产得越多亏得越快。

更重要的是,FPC和COF虽非顶尖芯片,但高度依赖设备,动辄几亿元起步的投入,加上5~8年的设备折旧周期,面对3年一轮的消费电子更新节奏,极易遭遇需求波动引发的库存积压与资金链风险。

2022年疫情后,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持续疲软,手机出货量下滑,叠加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价格战,四川上达的核心客户群受到冲击,订单骤减,现金流迅速恶化。

但到了2023年,四川上达一度迎来技术进展:通过了三星审核并小批量供货,还实现了对华为Mate60系列OLED模组FPC的量产交付,似乎预示着新转机。

然而,好景不长。2024年初,母公司为自身设备升级需要,从四川上达抽调资金,加剧了原本就紧张的财务状况。四川上达随后尝试以设备抵押融资,但半导体设备流动性差,变现难度高,资金并未按预期回流。2月起,社保公积金停缴,4月员工密集投诉欠薪,离职后也未及时结清工资。

最终,5月29日,公司宣布5月30日起全面停工、全员解约,并承诺6月5日前结清3月到5月工资及五险一金。但仅隔数日,6月3日,遂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申请。至此,这家曾承载“国产替代”希望的明星企业正式谢幕。

FPC、COF虽然不属于最前沿芯片技术,但其投入重、良率要求高、对客户结构依赖强。没有稳定的订单和高效的量产能力,大规模扩产反而容易放大风险。在国产替代的道路上,仅靠“设备到位、产线齐全”是不够的。能否在成本、交付、品质之间实现真正的商业闭环,才是一个项目能否走远的关键。

消息来源:四川上达官网、遂宁日报、旭日大数据、成渝招商助推中心、网络媒体。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