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不止“竞争”北斗构建“天空之网”
    • 从“天边”到“身边”高精定位随需而用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天回“北斗”挂西楼

11/29 12:30
480
阅读需 5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科学家就开始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1994年,中国正式启动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发展,并正式命名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1月28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按照规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据悉,下一代北斗系统以“精准可信、随遇接入、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为代际特征,将为全球用户和其他定位导航授时系统提供覆盖地表开阔空间及近地空间的米级至分米级实时高精度、高完好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

不止“竞争”北斗构建“天空之网”

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处于GPS的“统治”之势下,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飞跃式进步。目前,北斗系统已拥有超过50颗在轨卫星,并在全球范围展开布局。

2022年,北斗系统成为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和欧盟伽利略之后,第四个被纳入国际中轨道卫星搜救系统的导航系统。2023年,北斗系统正式成为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的一部分,成为全球民航领域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与“全球导航霸主”GPS相比,北斗系统拥有更多的高轨卫星、更广泛的覆盖范围以及更精确的高程测量,覆盖全球的星座系统让北斗系统能在数个地区提供比GPS精度更高的定位服务。

此外,北斗系统在亚太地区还配备了独有的3.6万公里高度地球同步卫星。这些卫星视野开阔,信号不易被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遮挡,因此,相较于其他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定位的可用性和连续性具有明显优势。

如今,北斗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了“天空之网”,核心部件实现了100%的自主可控,全部卫星均配备了国产高精度原子钟并继承了短报文通信功能。系统内卫星的使用寿命超过十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能够充分满足国内各应用领域的需求。

从“天边”到“身边”高精定位随需而用

虽然远在“天边”,但北斗应用离我们很近,如今已经进入到了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2024年上半年国内出货的1.39亿部智能手机中,超过98%支持北斗定位功能;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已覆盖全国超过100座城市的普通道路;在商用活动中,无人机、无人车和无人船的使用可通过卫星导航提供的高精度的北斗定位信息来辅助工作……上到航天器的对接,例如天宫一号与神舟飞船的对接,下到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动力定位,例如南海981、钻取可燃冰的“蓝鲸一号”等平台上都有了对于北斗系统的深入应用。同时,天上的北斗卫星为无网络地区通信方式提供了有效补充。

日前,我国首款国民级北斗卫星通信终端“北斗信使·灵犀版”发布。北斗信使的“身材”不及一般手机三分之一的大小,却独立集成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部能力。近几年,可以直连卫星的智能手机陆续面世,但普遍属于中高端系列,换机成本较高。

北斗信使让普通智能手机也可以在无移动通信网络的环境下,上传位置信息,实现一键SOS求救、一键报平安以及自定义北斗卫星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等功能,让“不换机、不失联”成为现实。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未来,北斗系统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PNT体系(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实现从室内到室外、深海到深空全覆盖,建设集成高效的一体化地面系统,实现资源弹性调度、数据共享使用、业务连续运行,让全球用户共享北斗服务。

作者:王鹤迦

责编/版式:盖贝贝

审校:王 涛 梅雅鑫

监制:刘启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