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20 岁的 QQ,已经是个能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了

2019/05/28
65
阅读需 44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王小波有句被文艺青年引用无数次的金句:
 
“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有人把这话做了个改编。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一书的作者帕斯卡尔,进一步细分:
 
“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我们不能在房间里独处。”
 
即使早有叔本华说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可对于大部分挤着地铁愁着花呗的普通人来说,孤独还是庸俗,根本算不上一道选择题。
 
因为只要还活在人间,就注定离不开社交。
 
随着年龄、阅历的不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沟通方式与社交背景。当然,往大了看,更是离不开技术创新、行业整体变化等因素影响。
 
连最为熟悉的社交应用 QQ,都 20 岁了,显然已经是个能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了。
 
 
01 浅层聊天、恋爱娱乐:1999 年 -2009 年
回顾历史,作为网生 90 后的我们,第一次接触 QQ 大多是在小学阶段左右。
 
那时的电脑还是大脑袋,笨重的主机加上反应不太灵活的鼠标,也挡不住对注册一个 QQ 账号的好奇。至今仍清楚的记得,我的第一个 QQ 网名,还是我爸给起的。
 
小学时的 QQ,主要的使用环境除了学校,就是家庭。那时登陆 QQ 的目的,还只是为了查收作业和与父母联系。
 
当然,QQ 群的存在,也能短暂聚集一批有共同爱好或目的的人们。
 
就像电影能让观众感受不同的人生体验一样,一位 00 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说:
 
“假如没有网络,我每天只能跟同班的同学结交朋友,因为 QQ 群,我的世界变得很大,朋友可以遍及全国。”
 
升到初中以后,QQ 的功能,也不止于聊天,有了 QQ 游戏、空间、音乐,还出现了让背负巨大学习压力下的 90 后,可以尽情伤春悲秋的腾讯微博。
 
有学者曾描述过一个典型 90 后的网络世界:
 
“那是一个由劲舞团、魔兽世界再到 QQ 空间、人人网组成的虚拟社会。”
 
当然,QQ 还见证着我们一个个情窦初开的时光。
 
互联网的记忆,可比人强多了。如今翻开空间或是腾讯微博,仍能看到多年前的自己:
 
看到某个暗恋男生上线时头像闪动的雀跃、发觉 QQ 空间里有他来过痕迹时的开心,以及在 QQ 签名、空间以及微博里精心编排的各种“非主流”感慨。
 
都是那个年纪的专属产物。
 
虚拟社交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不仅能够隐蔽自己,更能满足在社交中对对方的无限遐想。
 
这也同样是网恋会在那时比较风靡的原因。
 
在众多 PC 应用中,为何 90 后最偏爱通讯类的 QQ,很多社会学家也都曾总结过,大多学者的结论,都推向了两点:
 
独生子女与应试教育。
 
从小就在缺乏同龄朋友的环境下长大,独处的时间较多,如果父母比较保守、对学习管教严厉一些,孩子在青春期里太多的心事与想法无法与人交流,网络就成了最好的倾诉与发泄之地。
 
这种情况下,男生更多偏好游戏,女生则喜欢写字聊天。
 
当时的 QQ,也刚好皆能满足。
 
而 90 后使用 QQ 的主要目的,也基本分为两点:
 
兴趣与恋爱。
 
在处于应试阶段的 90 后兴趣不算广泛、谈恋爱又不敢正大光明的时候,QQ 可以说算是最早能接得住二者的应用。
 
当然,贪多嚼不烂,随着越来越多的 90 后长大与成熟,欲望也变得更加广泛与多元,还在主打聊天功能的 QQ 很难全部承载。
 
不断增长且未被 QQ 满足的社交需求,也被资本与市场很快嗅到。
 
所以单从兴趣出发,分化出后来更多的垂直论坛如知乎贴吧,从恋爱出发,也有各种提供约会的陌陌、soul 们。
 
但直到如今,即使再叫嚣创新的社交应用们,也大多离不开这两类。
 
在兴趣社交里,找朋友;在恋爱社交里,找女 / 男朋友。
 
 
02 微信救命、AI 吸睛:2010-2015 年
众所周知,马化腾本人,就是资深的骨灰级网民。
 
当时在国内上网还得拨号半天的时候,马化腾就在网上找到了乐趣,凭借自己在家里设的四条电话线和八台电脑,自告奋勇担任起“慧多网”深圳站站长。
 
后来马化腾回忆那段历史:
 
“在网上我才会获得完全的兴奋,至今也没有改变过。”
 
天生羞涩的小马哥与朋友创立 OICQ,即 QQ 前身,作为 QQ 创始人之一的张志东,曾解释 OICQ 名称的来历:
 
“O 有 open 的意思,就是希望这个软件能够成为更加普及、开放的服务。”
 
熬过资本寒冬、互联网泡沫、改名 QQ 以后,QQ 用户的增速之高更是令创始人及投资者们万分惊喜。
 
而到了 2005 年,MSN 进入中国,作出与当时正流行的 QQ 的竞争姿态。比尔盖茨更是在给马化腾的电邮中放言:
 
“QQ 普及了中国小朋友对 IM(即时通信)的了解,等他们长大了、工作了、有钱了,就会慢慢转移到 MSN。”
 
即使 MSN 不出现,在马化腾心里,社交之争也一直有块石头未落地。没想到几年后,公司里不善言辞的张小龙,居然突破了小马哥的想象,重新做出一个社交领域的新品牌,不仅带领着腾讯实现社交领域的第二曲线增长,更是一举奠定了社交的江湖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信刚刚试水上线、还并未激起什么水花的第二年,也就是 2012 年末,腾讯还在为了微信的用户增长而焦头烂额,另一边,一款名为“小黄鸡”的社交软件却在网上声名鹊起:
 
仅用了 11 天,就拥有了 140 万粉丝。
 
只要跟它说话,就有回复,虽然迫于技术还不成熟,有时会答非所问。但凭其新颖性,依旧挡不住其受到网友热捧,尤其是大学生。
 
据说其开发者,程序员王大鹏,是在借鉴了韩国一款聊天软件后,几天内写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在熟人面前的社交障碍问题。
 
有喜爱者夸赞:
 
“在跟一个人聊天之前,总担心他会不会很忙,会不会耽误他时间,但与小黄鸡就不一样,永远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更有人称:
 
“只要感受是真的,没人在乎与自己联系的是不是一条狗。”
 
大众的注意力,总是变来变去。随着时间流逝,小黄鸡逐渐退出人们视野,不过这也给后来众多企图开辟 AI 的社交软件开了个头:
 
MSN 在中国吃了败仗的微软,依旧跃跃欲试。2014 年,伴随新闻“奶茶妹妹章泽天成为微软实习生”刷屏的同时,微软小冰也悄然宣布上线。
 
迎合互联网大众喜好,以一个 16 岁,性格活泼的少女形象出现,人们可以在微信上“领养”,甚至被赋予不同的角色功能:乖巧、活泼、野蛮。
 
腾讯也时刻关注发生的一切,后来顺势推出了类似的聊天机器人小 Q,2017 年也在 QQ 群里推出 QQ 小冰,为群成员提供游戏等服务。
 
但虚拟聊天机器人们再智能,在面对“你和奶茶妹妹谁漂亮”这种主观性极强的问题时,也是无能为力。
 
对于本就猎奇心强的用户来说,想用这么几句不着调的话来敷衍我,根本不算过社交瘾啊。
 
这也是目前 AI 社交未能普及的痛点之一。
 
就在互联网巨头们的注意力还聚焦在聊天机器人的身上时,一位叫 Papi 酱的女生,已经在住处摆好摄像头,开始“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人设表演。
 
Papi 酱不是小黄鸭,其富有人情味的调侃与互动、更为直观与生动的短视频,日后证明,也给网民的社交带来更多形式与空间。
 

 

 
03 主播社交、短视频传播:2016-2019 年
还是 2012 年,《2012 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显示,2012 年在中国各大社交网站中,29 岁以下的人,就占到社交网站用户的 50%以上。
 
而这种年轻化的网民生态,越演越烈。
 
当微博热榜出现“你会注销 QQ 账号吗”的同时,更多 00 后与 10 后,填补 90 后离开的空缺,继续对 QQ 爱的不亦乐乎。
 
最近腾讯一份新报告显示,QQ 仍有超 8 亿的月活用户,21 岁及以下的活跃用户增长量,在去年第四季度依旧保持为 10%以上。
 
年轻的人,以及渴望有趣的年轻心态,永远存在。
 
左手 QQ、右手微信,现在坐拥庞大社交帝国的腾讯,暂时看起来还算安全,如今的马化腾,似乎也不用担心 QQ 用户结构是否太单一。
 
即使一直不缺有人对其位置虎视眈眈。
 
Papi 酱的走红,让更多人看到了这种吸引流量社交形式的商业潜力,即使成立在 Papi 酱走红前的快手,也是因为迎合了短视频的风口,从而引来更多流量。
 
短视频火了以后,表面上看,似乎也提高了人们对社交的阙值。
 
不像过往仅靠几句泛泛聊天就能满足,人们对陌生或熟人社交场景的想象与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大。
 
而 QQ 也是一样,上一秒,还在承接着大量 90 后用户过去追逐的 QQ 秀、QQ 宠物,下一秒,就嵌入了更多 00 后学生群体喜爱的玩法:直播、短视频、电竞动漫论坛 ......
 
在这些玩法里,单纯猎奇、听故事,以及有态度的个人表达,其实都是进化越来越复杂的社交欲望。
 
更不用提这一届的 00 后,从小接触的东西比 90 后更多,兴趣爱好、思维视野,都比青涩时期的 90 后们要广泛与深入。
 
而反观那些更多离开 QQ 的 90 后,也并不是失去社交需求。
 
与 90 后退出 QQ 伴随而来的,是网红张大奕、口红一哥们分分钟卖断货、变现能力吊打传统品牌厂商等事实。
 
想当初还是青涩学生的 90 后们,如今也都变成了“社会人”,身上的压力,也从学校与考试变成了社会与上司。
 
这些网红博主们,深谙现实社交中 90 后们的碰壁与挫败,于是,抓住机会,把粉丝当成朋友、当成平等亲近的社交对象,向其贩卖“社会人”的东西:口红、鞋包、数码等各种中产必备。
 
无论营销故事讲得好不好听、商品性价比高不高,那些在现实中为社畜的粉丝,最终都能从主播社交平台这里,得到现实社交中无法得到的一样东西:
 
博主、主播或店家们带来的温暖,与满足感。
 
15 年火起来的韩国吃播、ASMR 里态度极其温柔亲和的主播们,在深夜观看的人里,不乏 IT 精英、金融白领,即更多的 90 后,也是一样的道理。
 
短视频会友,成了越来越多用户的新型社交形式。
 
即使声称没打算与抖音竞争,马化腾还是在近几年重新上线了微视,如今最新版本的 QQ,也将拍摄短视频的入口,放在个人主页的醒目位置上。
  
结语
大众的社交需求看似千变万变:从 00 年代的熟人娱乐社交,到 10 年代的虚拟 AI 风格、主播式风格、短视频社交 .....
 
QQ 的核心用户逐渐更替,从 80、90 后到 00、10 后 ...... 基于用户喜好与需求出发,QQ 内嵌的功能,也是一直在变。
 
但仔细想想,其实社交的本质从未变过。
 
“社交的本质,是各取所需。”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KSZ8863RLL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DATACOM, LAN SWITCHING CIRCUIT, PQFP48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4.82 查看
LAN8710AI-EZK-TR-ABC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DATACOM, ETHERNET TRANSCEIVER
$11.72 查看
MCP2551-I/SN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DATACOM, INTERFACE CIRCUIT, PDSO8, 0.150 INCH, LEAD FREE, PLASTIC, SOIC-8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37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