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优势/方案详细规格/产品实体图/PCB/方块图Datasheet/测试报告/Gerber/Schematics/User manual +一键获取
前言:
在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中,高通技术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简称QTI)的RDPs(Reference Design Platforms)以其先进的设计和功能成为了无线通信行业的重要组件。这些平台采用了Tri-band Tri-feed(DBDF, TBTF)天线,并在2G、5G和6G频段中实现了高效的连接。
其中,最新的IPQ9570 SoC(System on Chip)和QCN9274 Wi-Fi芯片进一步增强系统的连接能力。IPQ957x SoC是高通针对高性能网路设备推出的旗舰级Wi-Fi 7平台,专为支持高传输率和低延迟应用而设计,适用于企业级无线接入点和家庭路由器。QCN9274 Wi-Fi芯片则支援多频段并行操作,可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更稳定的连接,是新一代无线WIFI 7通信设备的核心组件。
然而,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对于天线的设置和选择有着严格的要求。本文件将详细介绍不同频段天线的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提升天线性能和系统效能。
简介:
在整个系统及机构外壳的设计中,天线的选择和配置是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著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以下是天线设计和布局的详细内容:
QCN92x4多射频操作中的隔离要求:4x4配置的分析与应用
本节描述了在无线电同时运行时应遵循的隔离要求,特别是针对两个频带之间间距紧密的频道。这些隔离要求对于确保在不同频率带上的无线电设备能够同时正常运行非常重要。一般而言,隔离要求旨在确保不同频率带之间的无线电信号不会互相干扰,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无线电发射(Tx)和接收(Rx)操作同时必须满足不同无线电配置下的隔离要求。这些要求对于确保系统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处理高频段和低频段的不同情况时。例如,在5G高频和6G低频、5G高频对比5G低频、6G高频对比6G低频的情况下,都需要满足相应的隔离标准。
在无线通信中,隔离要求主要包括频率隔离、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频率隔离是指不同频段之间的信号不应相互干扰;空间隔离则指天线和其他设备之间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减少干扰;时间隔离涉及到信号的时序安排,确保在同一频段内不会同时发生发射和接收操作。
此外,接收器在存在干扰源时应该能够在没有或极少的灵敏度降低的情况下运行。这对于确保接收器能够正确接收并处理来自发射器的信号至关重要。特别地,对于最低调制和编码方案(MCS0)的接收机灵敏度是最具挑战性的,因此需要特别关注。MCS0 是最低阶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对于接收机的灵敏度要求最高,因此在设计和测试中需确保接收机能够在此模式下正常工作。
除了对MCS0的注意,用户还应该检查MCS13以获得最大吞吐量。MCS13 是一种高阶的调制和编码方案,能够提供较高的数据吞吐量。确保接收机在此模式下能够稳定运行,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总体来说,了解并遵循隔离要求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确保不同频率带之间的适当隔离,系统才能避免干扰和性能下降的问题,从而实现高效、稳定的通信。这需要设计者在系统设计、测试和调整过程中,不断验证和强化隔离效果,确保系统能够在各种工作模式下达到最佳性能。
5G high band / 6G low band 及5G / 6G频段下的隔离要求,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 Radio A和Radio B的设定
- 天线隔离:两个天线之间的隔离必须至少为30 dB,以防止彼此的信号干扰。
- 过滤器拒斥:从发射到接收的过滤器拒斥需要至少达到50 dB,以减少发射信号对接收信号的干扰。
- 总隔离要求:干扰源和受害者之间的隔离必须至少为80 dB,这是为了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不受干扰。
- FEM输入端的干扰:在前端模块(FEM)输入端,干扰功率水平需要保持在-52 dBm以下,以避免系统性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