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Part 1、中国的动力产业的成绩和挑战
    • Part 2、全固态电池会颠覆锂离子电池吗?
    • 小结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全固态电池:中国开启锂电池行业防守策略

01/22 15:20
2553
阅读需 5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昨天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CASIP),由欧阳明高院士发起,在北京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这次可以说是群贤毕至,包括工信部、能源局、物理与化学电源协会、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多个部委和协会的领导,对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前景以及CASIP的成立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从CASIP成立的目的,核心逻辑是:

1)过去十年动力电池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电池能量密度提高3倍,成本下降80%,全球电池产量占比接近70%。这一次中国动力电池领域在技术、成本和质量上都占据了非常好的位置,可以说独占鳌头。

2)国际上对电池产业也是很看重,传统电池产能在扩张,在技术层面是采用全固态电池战略,日本在全固态电池的专利布局上遥遥领先,特别是丰田已经拥有超过1300个全固态电池专利。

欧美的创业公司,在欧美汽车企业的扶持下,也是围绕研发试制来进行中国从战略层面需要有抓手,第一是确认全固态电池是不是会产生大的影响,如果有实质性进展和影响,得有策略跟得上。

Part 1、中国的动力产业的成绩和挑战

过去十年,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电池能量密度提高3倍,成本下降80%,全球电池产量占比接近70%。这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使得中国在汽车出口领域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当然,我们也看到这种辉煌是用海量的资金砸出来的,动力电池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和行业内卷的问题。低端电池价格已经低于成本线,导致大多数企业亏损。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迫切需要开发高比能、高安全性的电池以占领高端市场。国际上广泛采用全固态电池来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层线层面围绕硫化物,日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东京工业大学的Kanno教授在硫化物电解质电导率的提升方面有着显著成就,全固态电池成为改善电池安全性的重要选择。全固态电池作为颠覆性技术,需要提前布局以避免在该领域被其他国家超越。

这次成立CASIP的目的是因为中国目前实业界对全固态电池研发认识不统一、力量分散等现状,通过建立协同创新平台,统筹协调国内全固态电池的发展。通过解决共性问题和保留企业特色技术,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创新发展,争取在2027~2030年之间赶上国际竞争对手的量产时间。

Part 2、全固态电池会颠覆锂离子电池吗?

全固态电池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最终形态”,但其发展时间比液态锂电池更早,全固态电池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发,90年代初因液态电解液的成功商用而暂时退居幕后。全固态电池的核心目标是改善电池安全性,通过这一改进,可以使用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体系,制造高比能的电池。取消隔膜和电解液后,电池内部空间由固态电解质填充,导致比能量上难以超越液态电池。

由于传统液态电池的成本快速下降,目前全固态电池在提高安全性方面有优势。从全固态电池的路线来看,需要在产业链层面进行大量的投资,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这对于目前液态电池降低到0.3-0.4元/Wh的状态来说,投入产出比不高。所以在国内,中国电池产业折衷的方案是半固体电池路线,在短期内有望获得更快的推广,而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投入是持续的,在新材料开发中,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可能带来未知的变数,因此对全固态电池的未来发展仍需持敬畏之心。

小结

 随着CASIP的成立,中国全固态电池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在目前的技术路线下,全固态电池很难彻底颠覆锂离子电池,但考虑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潜在影响,未来仍有可能带来新的变革,我们要打好这场防守战!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L6234PD013TR 1 STMicroelectronics Three phase motor driver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1.17 查看
MP6517GJS-XXXX-Z 1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Motion Control Electronic,
暂无数据 查看
LT3092ETS8#TRMPBF 1 Analog Devices Inc 200mA 2-Terminal Programmable Current Source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2.36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笔者 朱玉龙,一名汽车行业的工程师,2008年入行,做的是让人看不透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我学的是测试和电路,从汽车电子硬件开始起步,现在在做子系统和产品方面的工作。汽车产业虽然已经被人视为夕阳产业,不过我相信未来衣食住行中的行,汽车仍是实现个人自由的不二工具,愿在汽车电子电气的工程方面耕耘和努力,更愿与同行和感兴趣的朋友分享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