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最新消息,在汽车电子零部件和半导体相关零部件的业务盈利能力下降背景下,日本MLCC大厂京瓷将考虑剥离总销售额约2000亿日元(约13亿美元)增长潜力有限的业务,精简其投资组合。其中将被考虑剥离的业务涵盖汽车电容器和半导体封装业务等。
京瓷总裁谷本秀夫表示,我们将那些预计不会增长的业务定位为非核心业务,并希望在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内出售它们。2024年10月,该公司宣布计划将业务划分为有望增长的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并将退出部分非核心业务。
京瓷预计,由于汽车电容器和半导体封装业务表现不佳,该公司截至2025年3月份的财年合并净利润将下降30%至710亿日元,这将是其连续第三年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京瓷的优势在于其管理方式,该方式被称为“阿米巴管理”,即一个由大约10人组成的小单位负责每项业务的盈利。京瓷最初是一家陶瓷零件生产商,现已实现多元化,涉足15个领域,包括电子零件、通讯设备、医疗设备、切割和电动工具以及多功能打印机。近年来,这种方式颇受全球各地业务新兴模式的竞争,导致其盈利难以维持。
京瓷还决定在未来五年内出售其持有的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三分之一的股份,该公司作为最大股东持有KDDI约16%的股份。京瓷集团预计将获得约5000亿日元的市值,计划投资于核心业务和大规模并购。
“近年来,每个业务领域都需要大量投资,”谷本表示。“除非我们专注于投资特定领域,而不是试图覆盖所有领域,否则我们不可能获胜。”该公司将继续在增长领域进行投资,据悉京瓷计划斥680亿日元在长崎县谏早市的南谏早工业园区建立一家工厂,生产用于半导体相关应用的零部件。早在2024年8月,京瓷已在此为长崎谏早工厂举行奠基仪式,工厂预计2026年度投产,将主要生产用于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精密陶瓷部件和半导体封装,并计划在2030年后实现每年250亿日元的生产额。
京瓷成立于1959年,最初是一家陶瓷零件生产商,现已实现多元化发展,涉足电子零件、通讯设备、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 电子元器件是其主要业务之一,其MLCC产品凭借精湛的介电陶瓷加工制造技术,具有小型化、大容值、高性能等特点,但近年来受市场疲软和市场份额下降等影响,该业务盈利性大幅下降。
MLCC市场格局生变
目前MLCC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此前村田、太阳诱电和TDK等日本公司占据着较高市场,但近年来三星电机和中国台湾国巨的市场份额正在扩大。
根据京瓷发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截至2025年3月财年),前期MLCC的市场疲软和市场份额下降,以及车载市场低迷,泰国新工厂的运转率下降的影响较大,旗下KYOCERAAVX(以下简称“KAVX集团”)的盈利性大幅下降。京瓷将努力恢复KAVX业务的同时,还将强化产品实力,为加强预计高增长的MLCC和公司市占率较高的钛电容业务,京瓷将集中精力开发面向高端半导体的新产品,并扩大面向欧美市场特殊用途的业务。
三星电机作为MLCC领域的重要厂商,正积极布局扩产。其于2019年宣布在釜山和越南生产用于服务器的FC-BGA,越南的FC-BGA工厂总投资1.9万亿韩元,已于2022年6月开始量产,并着手准备扩产。此外,自2024年下半年起,三星电机在世宗工厂扩建新的FC-BGA生产线,目标2025年下半年完成,以响应全球IT公司针对AI PC的AP新产品,提升FC-BGA的性能和良率。
在技术合作与材料供应方面,博迁新材的80nm镍粉已成功应用于三星电机MLCC生产,该镍粉达到全球顶尖水平,随着AI驱动MLCC需求增长,三星电机有望进一步提升其MLCC产品的竞争力。
国巨则作为全球知名MLCC供应商及最大的片式电阻厂商,在MLCC市场表现强劲。据其2024年11月公布的营收数据,当月净营收达100.2亿元新台币(下同),连续第9个月营收破百亿,环比减少4.3%,年增7.2%,累计前11个月净营收为1121.48亿元,年增13.7%。
国巨在AI服务器相关领域布局领先,其AI应用相关高分子电容、电感和电阻等产品出货量上升,高阶MLCC产品营收比重达65%以上。业界表示,随着英伟达GB200等AI服务器放量出货,国巨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