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Wi-Fi 6的存在必要性
    • Wi-Fi 6的推进现状
    • 高通作为Wi-Fi 6的前行者,其Wi-Fi 6产品一览
    • 写在最后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Wi-Fi 6与5G,谁的发展步伐更快?

2021/07/20
823
阅读需 11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2020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很多事情都在改变,沉浸式用例正在以更快的方式涌现。根据思科《2017-2022年可视化网络指数》的预测,到2022年,中国人均联网设备数相比2017年将增加至4.4台,增幅达57%;到2022年,4K电视将占国内所有平板电视的63%。与此同时,相比2017年,2020年全球直播视频流量增加了15倍。远程办公、远程学习等新常态,正在加速家庭对无线网络质量要求的提升。

5GWi-Fi 6的协同发展被认为是这个节骨眼上的互联网技术发展中的重要试点,我们都知道,疫情的爆发加快了5G基站建设的步伐,尤其是国内。根据第二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方面的消息,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目前已建成5G基站91.6万个,占全球70%,5G连接数超3.65亿,占全球80%。

对比5G的如火如荼,Wi-Fi 6的存在必要性和推进现状又是如何的呢?

Wi-Fi 6的存在必要性

为什么说5G离不开Wi-Fi 6呢?事实上5G和Wi-Fi 6存在着某种“血缘”关系——高度互补、相互借鉴。作为这两种技术的深耕者,高通方面告诉与非网,“MIMO技术最早是应用在蜂窝网络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积累后,我们很快将MIMO技术应用在Wi-Fi领域,以增加网络吞吐量并提高发射接收性能;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毫米波技术——我们率先推出了支持60GHz毫米波频段的商用802.11ad Wi-Fi产品,之后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将Wi-Fi上的毫米波技术整合到5G网络中,推出支持毫米波的5G产品并快速实现商用。”

 图 | Wi-Fi 6和5G技术的比较

对于5G和Wi-Fi 6的关系,高通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一方面,5G和Wi-Fi在不同的场合下各有侧重点。5G适用于各种各样的领域,比以前3G、4G适用范围更广,在室外移动场景下,移动范围更大的5G更合适。而Wi-Fi的应用场景则是机场、酒店,和家庭的场景比较多。有调研数据显示,用户回家后对Wi-Fi的使用率非常高;而且现在需要接入Wi-Fi的设备越来越多,人们家里有扫地机器人、电视机、投影仪、饮水机等,各种物联网设备都需要接入Wi-Fi网络,使得Wi-Fi上的设备越来越多,因此市场对于Wi-Fi具有强烈的需求。”

“另一方面,其实5G和Wi-Fi 6技术也有很多交集。例如,在5G和Wi-Fi 6领域,有一类产品叫做5G CPE。5G CPE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最后一公里’都是较大的难题,因为铺设电缆很麻烦,而家庭网络覆盖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是选择5G还是选择Wi-Fi 6来实现高质量的连接,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

Wi-Fi 6的推进现状

根据ABI研究早前的预测,到了2022年,所有供应商的Wi-Fi 6芯片年出货量将超过10亿颗;此外还有报告指出,预计到2022年,56%的新款终端将支持Wi-Fi 6;IDC研究显示,到2024年,Wi-Fi 6将成为主流Wi-Fi标准。

 
图 | Wi-Fi 6的普及进程

根据Gartner预计,到2023年,Wi-Fi 6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2亿美元;中国联通预计,到2025年,Wi-Fi 6产品的渗透率将达到90%以上,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0亿美元。

根据IDC《中国WLAN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0年第四季度》报告显示, Wi-Fi 6表现强势,2020年占总体WLAN市场31.2%,规模达2.7亿美元。IDC预测,2021年,Wi-Fi 6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中国市场将接近4.7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以上是从市场整体的角度来分析的,其实Wi-Fi 6的应用场景众多,具体来讲,Wi-Fi6领域的落地情况如何呢?

作为在无线连接领域有着30年研发经验的高通表示,“在消费级市场,我们看到非常强烈的需求,高通也率先推出了多款Wi-Fi 6产品组合,目前已经有众多终端厂商推出了基于高通Wi-Fi 6解决方案的商用终端,包括以上提及的各品牌手机、路由器等,商用终端数量和品牌非常多。面对远程办公,远程学习等新趋势、新应用、新场景和新需求,高通推出了全新沉浸式家庭联网平台,与高通专业联网平台一起,在网络路由侧全面满足市场各类需求。此后,基于高通专业联网平台和沉浸式家庭联网平台,小米、TP-LINK等厂商均发布了备受市场认可的各层级Wi-Fi 6路由器新品。”

“在企业级市场,高通的Wi-Fi 6产品主要应用于政府、教育、医疗、轨道交通、企业办公、机场Wi-Fi、酒店Wi-Fi、无线城市等多种应用场景。无论是商用侧还是企业级应用场景,高通的Wi-Fi 6解决方案都可以支持实现更好的网络连接、覆盖以及容量。”

“同时,在整个行业向Wi-Fi 6技术迈进的大趋势下,高通作为技术赋能者,推出了在手机侧和路由网络侧丰富、完整的Wi-Fi 6端到端解决方案,并面向Wi-Fi 6E以及今后全新的Wi-Fi技术与标准持续投入,帮助厂商快速推出商用Wi-Fi终端,从而为用户带来最极致的Wi-Fi 6网络体验。”高通方面补充道。

高通作为Wi-Fi 6的前行者,其Wi-Fi 6产品一览

 
图 | 高通Wi-Fi芯片产品演进

智能手机领域,早在2019年,高通就推出了FastConnect 6200连接系统,并率先支持Wi-Fi 6。去年,高通推出了FastConnect 6700/6800/6900移动连接系统,已经发布的商用终端包括搭载骁龙865、骁龙865 Plus、骁龙870、骁龙888、骁龙778的机型等。

在路由网络侧,2019年,高通首次推出专业联网平台(Networking Pro),并在去年进一步丰富了该平台的解决方案,同时推出高通沉浸式家庭联网平台(Immersive Home)支持厂商为各类企业和家庭用户打造具有极致体验的Wi-Fi 6/6E网络终端。

在汽车领域,高通汽车Wi-Fi 6芯片QCA6696可以为高通骁龙汽车4G和5G平台提供补充,提供快速、安全且高效的Wi-Fi连接,满足消费者在拥堵和密集环境中对更高鲁棒性和更低时延的需求。

目前,已经有诸多终端厂商基于高通Wi-Fi 6解决方案打造了各类Wi-Fi 6产品,包括小米、Redmi、OPPO、vivo、iQOO、一加、荣耀、中兴、努比亚、联想、realme、华硕、魅族、黑鲨、索尼、夏普等品牌推出的智能手机产品,eero、Plume、BT Group(英国电信集团)、D-Link、小米、Redmi、领势(LINKSYS)、网件(NETGEAR)、H3C、TP-LINK、华硕、中国移动、中兴、Ubiquiti、Buffalo、AVM等推出的路由器产品。

写在最后

Wi-Fi 6和5G的发展步伐,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和用户使用情况。只要某一个技术还在持续应用,并且用户还有更高的需求,高通就会在这个技术上持续投入。目前Wi-Fi在家庭领域、局域网环境下也具有非常强劲的需求,设备也会越来越多,所以高通会在5G和Wi-Fi两方面并行往前走。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ABI研究2020年第一季度《无线连接技术细分和潜在市场》显示,高通全球Wi-Fi市场份额列居首位,这其中包括手机、路由器、物联网车载等多种Wi-Fi产品。自2015年起,Qualcomm已出货超过45亿颗Wi-Fi芯片,可谓是Wi-Fi 6市场上的绝对能量王者。
 

欲查看更多“通信—5G/wifi6”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与非通信主题月》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KSZ8873MLLI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DATACOM, LAN SWITCHING CIRCUIT, PQFP64
$6.1 查看
SN65HVD234D 1 Texas Instruments 3.3 V CAN Transceiver with Sleep Mode 8-SOIC -40 to 125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3.95 查看
KSZ9897RTXI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IC ETHERNET SWITCH 7PORT 128TQFP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3.89 查看
高通

高通

我们通常每天冒出数十亿、甚至可能是万亿次的不可能的念头。 这个频率就是世界各地的人们接触 Qualcomm 产品的频率。 这些产品可以是装入口袋的智能手机、咖啡桌上的平板电脑、手提箱里的无线调制解调器,甚至是您汽车上的导航系统,或者捆绑在您胸前的运动摄像头。

我们通常每天冒出数十亿、甚至可能是万亿次的不可能的念头。 这个频率就是世界各地的人们接触 Qualcomm 产品的频率。 这些产品可以是装入口袋的智能手机、咖啡桌上的平板电脑、手提箱里的无线调制解调器,甚至是您汽车上的导航系统,或者捆绑在您胸前的运动摄像头。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与非网副主编 通信专业出身,从事电子研发数余载,擅长从工程师的角度洞悉电子行业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