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中国移动应着手推动一批内部“独角兽”分拆上市

2023/03/16
1127
阅读需 13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中国移动市值仍在涨!当前市值已达2.12万亿,进一步拉近与贵州茅台(2.20万亿)之间的差距。一切顺利的话,本周内我们就能见证A股新股王的诞生,数字科技终将战胜酱香科技!

从行业、企业的角度,这是毫无疑问是通信行业重回舞台中央的象征,也是中国移动在数字经济大潮中走向下一个辉煌的起点。企业、供应链/生态体系、员工都将从中获益。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这意味着数字经济的价值开始凸显,中国移动将充当数字科技旗手的角色,带领A股进入到新时代。

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从资本的角度,中国移动还能一路长红到什么时候?不少资本界人士对此是持保守意见的,毕竟,以A股的风格和体量,不太可能出现“鹤立鸡群、且鹤还不断壮大”的情况出现。

那接下来,中国移动的资本之路应该怎么走?

我认为,中国移动应开始着手推动一批内部“独角兽”分拆上市,形成边界不断拓展的资本版图。一头大象不会永远长大,但是她可以繁衍后代。

事实上,“分拆上市”在国际上常被用作大型企业(尤其是多元化布局的大型企业)提升主业集中度、运营效率及融资水平的重要手段。

推动成熟的子公司分拆上市,对于母公司来说,有利于理顺业务架构,消除负协同效应,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对于分拆子公司来说,独立上市可以更好地拓宽融资渠道、充裕现金流,更重要的是能提升自身市场品牌,从而专注主业,提升经营水平。

具体到中国移动,中国移动经过过去十几年专业化机构的组建,当前整体业务架构其实已经非常庞大复杂,各种研发机构、产研院、专业运营公司,这些单位打造了繁杂的ToC、ToB、ToH、ToG、ToV各种信息化产品和应用,还有软件硬件、解决方案……我本想梳理一下给大家直观地呈现一下的,但我发现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相信没有一个人能完整而具体地把中国移动的业务体系说清楚。

而这正是问题所在,①一方面,部分成熟的业务因为与中国移动整体打包在一起,市场并不能准确地评估其价值,这就是所谓的“负协同效应”。②另一方面,某些明星业务非常耀眼,以至于抢占了太多的资源,而有些有潜力的业务却不被资源分配者看见,这不是一个好的状态。

先谈第一方面。

前面文章中我就说过,资本市场对中国移动价值的评估维度是有问题的,他们只看到中国移动作为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者的“连接价值”,而忽视中国移动作为社会信息服务主要提供者的“服务价值”,更看不到中国移动作为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价值”。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咪咕公司当前正在打造一个庞大的元宇宙计划,从其过去两年落地一系列重磅举措(eg.冰雪元宇宙、世界杯元宇宙、鼓浪屿元宇宙等)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计划,甚至可能成为未来信息服务的主要业务形态,但我认为咪咕元宇宙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在当前中国移动2.12万亿的市值中,甚至相反,其对中国移动的市值可能是一种削弱,毕竟在中国移动财务报表中,当前咪咕的“价值”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成本/支出那一栏。

再看一个例子,移动云,移动云经过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产品、资源、服务能力,都已经跻身top阵营。如果以一家独立运营的企业去评估,它将价值如何呢?我在前面的文章中通过“市销率估算法”“对标头部估算法”“客户规模估算法”进行过估算,大概在2500亿左右。更关键的是,移动云未来还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故事要讲,可想象空间是巨大的。移动云的价值充分体现在中国移动的市值中了吗?

还有,中国移动近几年在基础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比如,中国移动创新提出了算力网络,当前正在推进算力网络标准布局,攻关前沿技术创新,依托试验网探索从技术标准到业务流程到商业模式的贯通,打造了具备行业影响力的科学装置雏形。算力网络可能是未来数字社会发展的大动脉,这部分价值如何评估?如何体现在中国移动的市值中?

再谈第二方面。

中国移动业务体系非常庞大,有一些像移动云这样的明星业务,也有一些相对默默无闻但非常具有潜力的业务,比如,比如梧桐大数据、时空信息、信息能源、在线云客服、车联网5G网联无人机,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业务从发展空间来看,它们立足于中国移动的资源禀赋,且结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但决策者们的关注点是有限的,他不能同时兼顾到所有业务的同步发展,尤其是在资源的分配上,肯定会有所侧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业务的发展。

此外,中国移动还有很多非常具有潜力的基础研究黑科技,比如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等,这些技术未来可能将成为颠覆性的应用,但在一个庞大的体系中,这些技术的重视程度受到了削弱,尤其是在中国移动这样一个KPI导向的组织体系中。

因此,推动一批内部“独角兽”分拆上市,对中国移动来说,是有现实意义的,而且相当迫切。

对于成熟的明星业务来说,第一,分拆上市使得子公司能够作为独立实体在资本市场内进行融资,上市后,子公司能够接触的投资者数量和种类都将更为丰富,能够拓宽其融资渠道、充裕现金流,支撑其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分拆上市有助于提升子公司的市场品牌价值,同时还将形成利益与共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第三,分拆后子公司经营的独立性、完整性将获得新的保障,在经营决策、人员任免、激励机制、财务独立等方面都有更大的自主权,对于子公司的公司治理效率提升大有裨益。第四,在分拆上市的过程中可自主施行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期权的分配等方式,给子公司的管理层和核心员工更加有效的激励,激发公司的发展动力。

比如,移动云接下来将与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等top选手正面抗争,肯定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生态力量支持,光靠中国移动一家是不够的;而且,移动云当前的运营模式在组织层面相对分散,并不利于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快速决策;此外,云计算终究是技术驱动的,移动云的长远发展需要一批高精尖技术人才,这就需要灵活的激励机制去吸引人才、驱动人才。若分拆上市后,也许这一系列问题就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有潜力的业务来说,成熟的明星业务不断分拆上市后,母公司将会把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放到这些潜力股身上,这将加速它们的快速成长壮大,待到形成一定的规模,发展模式趋于成熟后,即可走分拆上市的道路,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梯队。比如,梧桐大数据、车联网这些业务假以时日肯定将成为市场的宠儿。

对于中国移动这个母公司来说,当战略版图过于庞大且分散时,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就会逐渐减弱,而分拆业务就可以帮助公司聚焦主业,在经营上做“减法”,促进资源有效整合。如果正好子公司和母公司分别处于产业链的上下游时,伴随着市场规模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成熟,产业间“垂直分离”可能是经营的一种“优化”。一方面子公司分拆上市后,母公司如能有效利用二次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厚母公司的业绩,因为子公司资金分红依然需要依据协议与股权结构与母公司共享,母公司借此能够实现投资回报倍数增加;另一方面母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客户、网络、渠道等)发挥孵化场的价值,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数智化力量,也不断扩展自己的资本版图。

当然,对中国移动而言,当前要推进子公司分拆上市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经营边界问题,中国移动是中央企业,国家对它是有主业主责的要求的,规模推进子公司上市以扩大经营,这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风险,当然,像移动云这样的业务肯定是没有这方面问题的。

第二,关联交易问题,当前中国移动内部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关联交易,这对子公司真实的市场竞争力是一种可被质疑的因素,可能是一种阻碍;此外,若分拆上市后,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可能会被大幅削弱,这对子公司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是一种挑战。

第三,上市时间问题,根据2022年1月7日发布的《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的要求,上市公司分拆,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①上市公司股票境内上市已满三年;②上市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③上市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按权益享有的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的净利润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累计不低于人民币六亿元;④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的净利润不得超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百分之五十;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的净资产不得超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百分之三十。其他条件对中国移动来说不成问题,问题在于第一条:中国移动是2022年1月回A股上市的,离“上市三年”这个时间要求还有将近2年时间。

不过,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对中国移动而言,可能是一个机会。

国家把过去企业上市的“审核制”改为“注册制”的意图其实很明显——过去企业上市要搞审核制,主要是当时我们的经济主要是中低端制造业,总体要求就是四平八稳,所以要搞审核制,过滤那部分风险企业。现在要产业升级,要点科技树,那就得扶持初创公司,搞注册制,降低上市门槛,开放资本市场,让市场来优胜劣汰,这是最好的扶持办法。

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深化实施,企业发行上市条件大幅优化,预计分拆上市的门槛也将进一步的降低,这对中国移动来说,机会就来了。当然,无论如何,分拆上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做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两年时间也不算长,中国移动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推进了。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TJA1043T/1J 1 NXP Semiconductors TJA1043 - High-speed CAN transceiver SOIC 14-Pin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2.33 查看
88E1111-B2-RCJ1C000 1 Marvell Technology Group Ltd Ethernet Transceiver, CMOS, PQFP128, ROHS COMPLIANT, PLASTIC, QFP-128
$16.91 查看
KSZ9896CTXI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IC ETHERNET SWITCH 6PORT 128TQFP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3.75 查看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本公司」,包括子公司合称为「本集团」)于1997年9月3日在香港成立,本集团在中国内地所有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业务主要涵盖个人、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的语音、数据、宽带、专线、IDC、云计算、物联网等,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信和信息服务供应商,亦是全球网络和客户规模最大、盈利能力领先、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世界级通信和信息运营商。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本公司」,包括子公司合称为「本集团」)于1997年9月3日在香港成立,本集团在中国内地所有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业务主要涵盖个人、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的语音、数据、宽带、专线、IDC、云计算、物联网等,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信和信息服务供应商,亦是全球网络和客户规模最大、盈利能力领先、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世界级通信和信息运营商。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公众号:白犀牛通信,一群有理想、有力量的通信从业者。专注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