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运营商、手机厂商快速推进 5G,多数用户“冷眼旁观”
    • 上至技术、下至应用,5G 消费级市场道阻且长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你是真正的5G用户,还是“被”5G的“伪用户”?

2020/07/29
164
  • 2评论
阅读需 9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三大运营商公布截止今年 6 月底数据,称在网 5G 用户破亿,占据总用户的 6.3%。

在这个有着 1 亿人的群体中,你是真正的 5G 用户,还是“被”5G 的“伪用户”?

没用 5G 手机,却已经是 5G 套餐用户?

比对运营商所公布的 5G 用户数据,我们再来看看 5G 手机出货量。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19 年全年国内 5G 手机出货量达到 1376.9 万部,2020 年 1-6 月,5G 手机累计出货 6359.7 万部。统计下来,当前国内 5G 手机的出货量为 7736.6 万部。依据今年月均销售 1059.95 万部的速度,距离破亿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为什么会出现“不对等”结果?业内有分析称,一种可能是用户使用 4G 手机,但办理了 5G 套餐,一种可能是大量 5G 手机用户用了双卡双待,且两个号码均使用了 5G 套餐。另外依据运营商的解释,“用过 5G 终端就算 5G 用户”。

按照一般理解,所谓的“5G 用户”应该手拿 5G 手机并正常使用 5G 套餐,然而从目前的情势来看,“5G 用户”的定义并没有出现一个准确的定义。此时再来看以上两组数据,中间的“落差”不免带给人一种“虚假繁荣”的感受。

 

运营商、手机厂商快速推进 5G,多数用户“冷眼旁观”

在当前已经出现较大落差的前提下,运营商们并没有停下推广 5G 套餐的步伐。

去年 10 月底,三大运营商正式公布 5G 资费套餐,给用户留下的最深印象只有一个字——贵。再看现如今,以中国移动为例,通过直接减免 40 元,用户能够以 88 元 / 月享受到原本的 128 元的 5G 套餐,又比如中国联通,则是统一将多款 5G 套餐资费降至 7 折……三大运营商纷纷通过降价打折的方式拉拢用户,并让他们升级 5G 套餐。

考虑到运营商对 KPI 的追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倒挂”现象还会存在。

与运营商一起积极推进 5G 的还有各大手机厂商。此前中国信通院曾作出预计,5G 手机出货量将在 2020 年底累计达到 1.8 亿部。

截至 6 月底,国内华为、小米、OV、荣耀、中兴等手机厂商仅今年就已经推出了多款 5G 手机,且 5G 上市机型也已经达到了 129 款,获得入网许可的只会更多。

就速度而言,得益于手机厂商、网络运营商的推动,5G 手机在初期的销售较之当年的 4G 要快一些。然而当手机厂商们正热火朝天不断推出 5G 新机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大众消费者的“淡然”,这一态度也能够从电商平台的手机销量看出。

以今年 618 为例,虽然 5G 手机创下了“不到 1 分钟销售过万”的成绩,但是依据京东 618 手机排行榜的统计,在“手机累计销售排名”的十款手机中,仅有 Redmi K30 Pro 成功登榜。

深入追究,即使将最低价格拉到 1600 元以下,并通过降价等途径逐步降低 5G 套餐费用,用户依旧更多倾向于购买 4G 手机。在 5G 被大力推行的当下,是什么造就了这种现象?

 

上至技术、下至应用,5G 消费级市场道阻且长

目前,根据工信部近期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周平均新开通的 5G 基站超过 1.5 万个,截至 6 月底,三大运营商已经在全国开通超过 40 万个 5G 基站。

仅就速度来看,国内的 5G 基站建设可谓快速。不过考虑到 5G 基站覆盖率比 4G 基站低,建设排布需要更密集,想要实现与 4G 一样的覆盖度,5G 基站在数量上至少到达到 1.5 倍,这也意味着,5G 基站的建设在时间线上较之 4G 或将有所拉长。

而围绕国内 5G 推广和落地,基站的建设和开通只是第一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此前也曾表示,“中国在全球率先启动 SA 大规模建设还将面临探路的风险,产品稳定性与成熟性尚待考验,共建共享也迎来新挑战。”至于“5G 设备安全测试”,国内仅有华为以 100%通过率率先完成了测试,为运营商在部署 5G 网络同时做好 5G 安全能力规划的提供参考。

此外相比于 4G,5G 在落地使用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技术问题。众所周知,即使是在 4G 已经发展成熟的当下,穿透能力和室内覆盖力偶尔也面临“不顺”,而5G 工作频段相对较高,基站密度大,电磁波穿墙能力更差,此时若想要实现高穿透力和室内大覆盖,则面临成本高、投资周期长等问题,如何平衡效果与成本,这对于运营商而言是一个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

再回到 5G 手机,前面也提到,多数消费者还是更倾向于购买 4G 手机。而为了推动 5G 手机在消费者群体中的普及度,上至政府、下至运营商也推出了一些激励政策,譬如深圳市,面向民众推出“买 5G 手机按实际购买价格的 10%给予补贴,每位居民最高补贴 1000 元”的补贴优惠。

不可否认,对于一些心中对 5G 抱有好奇等心理的消费者,补贴激励政策的确给了一个推动力,不过从长期来看,始终有点“治标不治本”的意味。

 

就目前所了解到的,在手机、应用体验上,5G 手机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本质性的差异感。

众所周知,5G 的特点在于高速度、低功耗、低时延等等。不可否认,就速度而言,5G 手机比 4G 手机的确快了许多,但体验“高速度、低时延”的前提是所处地域已经被 5G 网络覆盖,且信号稳定良好,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满足这一要求的地区并不是很多。

至于低功耗,鉴于 5G 手机增设了设计更复杂、功耗更大的 5G 射频与 5G 天线模块,“耗电快”已经成为了 5G 手机用户的吐槽点之一。就长远趋势来看,5G 手机的这些功能必然将越发成熟,从而达到最初所预判和期望的,但就目前而言,体验尚欠佳。

与此同时,在应用体验上,属于 5G 特有的“现象级消费应用”也并没有出世。

对于 5G 的工业级应用,业内也做了多番畅想,包括代表未来垂直行业趋势的自动驾驶、AR/VR 行业应用等等,目前一些应用也已经成功落地且有所成效,譬如通过 5G 直播让人们在家足不出户与登山队员们一起“亲自”登顶珠峰等等。

相比之下,业内对于 5G 消费级应用的畅想则少的许多,关注度也较低。这之中,云游戏和 AR/VR 被视为 5G 消费级爆款应用的候补选手,落实到现实,这些应用所依赖的是背后网络的高稳定性与低时延,而这些是当前条件还不足够成熟到能够满足需求的。

就目前来看,即使从 4G 手机升级到 5G 手机,消费者在使用应用的时候鲜少能够真实感受到 5G 所带来的差异改变。或者说,仅凭借高速度这一点,并不足以成为多数消费者购买 5G 手机推动力。5G 消费级市场对于该产业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一些推助力也是必要的,只是在各方面还未相当成熟的前提下,还需稳步前进和摸索,以期那个契机,或者爆发点的来临。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TJA1051T/3/2Z 1 NXP Semiconductors Interface Circuit
$9.33 查看
KSZ8864CNXIA-TR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DATACOM, ETHERNET TRANSCEIVER, QCC64
暂无数据 查看
SN65HVD232D 1 Texas Instruments 3.3 V CAN Transceiver 8-SOIC -40 to 85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2.72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镁客网隶属于南京镁一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关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新兴创新的硬科技领域,以科技媒体为核心,致力于打造硬科技领域的产业服务平台,推动硬科技产业落地,助力传统产业升级。目前已上线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百家号等多个内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