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01 运营商业绩稳健,5G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 02 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
    • 03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 04 产业实力增强,赋能行业作用凸显
    • 05 发展展望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中国5G发展观察2023Q3

2023/10/25
3412
阅读需 31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文 | 开山

5G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自2019年5G牌照发放以来,我国不断完善5G网络建设,现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同时,持续推进网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5G应用创新发展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近日,2023年中国5G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文结合大会嘉宾发言及运营商三季报数据,梳理中国5G发展成绩及最新态势。

01 运营商业绩稳健,5G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据工信部数据,前三季度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速小幅回升。具体实现电信业务收入累计12813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6.5%。

运营商业绩稳健,高质量转型进行时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756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646亿元,同比增长7.2%,其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110亿元,同比增长7.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55亿元,同比增长7.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率为13.6%;EBITDA为人民币2,685亿元,同比增长6.7%;EBITDA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40.4%。

表1 中国移动2023年三季报数据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811.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其中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497.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71.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72.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30元。

表2 中国电信2023年三季报数据

收入结构上,增长动能转换持续进行,传统通信业务持续收缩,新兴业务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143.3亿元和853.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3%和1.4%,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共占7.8%,占比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前三季度共完成新兴业务收入2702亿元,同比增长19.8%,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21.1%,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35%和37.1%,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1%。

5G用户规模继续扩大,占移动电话用户的42.8%

截至9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23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933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7.3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7654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42.8%,占比较上年末提高9.5个百分点。

中国移动在个人市场方面,深化“连接+应用+权益”融合运营,截至2023年9月30日,移动客户总数达到9.90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数达到7.50亿户,5G网络客户数达到4.25亿户;前三季度流量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16.2%,手机上网DOU达到15.6GB;移动ARPU为人民币51.2元,同比增长1.0%。

表3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主要运营数据

中国电信围绕个人数字化应用需求,加快推进5G应用AI智能化升级,推动用户规模和价值实现稳健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519.16亿元,同比增长2.4%,移动用户净增1,463万户,达到约4.06亿户,5G套餐用户净增3,965万户,达到约3.08亿户,渗透率达到75.8%,移动用户ARPU为人民币45.6元,同比增长0.2%。

表4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主要运营数据

02 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从黑龙江漠河到海南三沙,从海拔5000多米的新疆红其拉甫口岸到地下200多米深的山西矿井,均已经覆盖5G信号。

截至9月末,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43万个,比上年末净增59.8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达318.9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7.9%,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22.6个。此外,超过90%的5G基站实现共建共享,5G网络加快向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行业方面,5G行业虚拟专网数量已超2万个,为行业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网络设施。

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SA独立网络,5G基站数超190万个,服务了7.5亿5G套餐用户。中国广电持续深化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目前可调度使用的4G/5G基站超400万站,其中700MHz基站59万站,已实现乡镇以上全覆盖,农村热点区域重点覆盖。

中国电信持续深化与中国联通5G的共建共享,开通5G共享基站超过120万站,实现乡镇及以上场景的室外连续覆盖以及重点楼宇的室内覆盖。同时,积极探索800MHz频谱的5G重耕,提升5G网络覆盖和用户感知。

今年2月,在巴塞罗那举办的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共同发布《5G共建共享指南》,为全球运营商分享了双方在共建共享技术创新、运营创新、产业协同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新突破。通过共建共享,实现了双方节省资本开支3400亿元,每年节省运营成本390亿元,每年节电200亿度,每年减少碳排放1150万吨,成为全球5G产业高质量健康绿色发展的典型范例。

03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5G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积极推进5G国际标准制定。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42%,为推动全球5G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发布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协同推进轻量化5G基站、芯片、终端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低频段广覆盖、强渗透等优势,将800MHz和900MHz频段重耕用于5G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强化频谱资源保障。

中国移动:全力推进5G+能力融合创新

中国移动大力推进5G-A双链融合行动计划,以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螺旋式良性融合推进,引入新型无源物联、通感一体等全新技术,不断拓展5G能力边界,加速5G-A商用进展。

同时,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推进5G+能力融合创新,提出新型算力网络,深化“4+N+31+X”数据中心布局,形成“热点集约、跨区辐射、边缘覆盖”梯次布局的算力结构和体系,贴合国家东数⻄算的要求。为实现算力无处不在,中国移动提出算网大脑,实现ABCDNETS多要素一体化编排,创新推出东数⻄算、数据快递等新型产品,开创任务式算力并网等新型服务模式。在前不久的2023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算网大脑“天穹”,实现异构算力的跨网灵活调度。

同时,加速人工智能前沿布局,中国移动自主研发“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在央企AI的国家队里名列前茅。突破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核心技术,沉淀超过370项AI能力,积极探索5G人工智能工业质检、政务以及客服行业大模型,推动AI赋能行业。

中国电信:研发费用增长24%,加强科技创新

中国电信三季报披露研发费用为人民币73.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0%,主要由于强化科技创新,加大高科技人才引进,围绕云计算、AI、安全、量子、5G等重点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核心能力。

通过多频协同、ATG、手机直连卫星等手段,提供更加立体的全域接入能力;并加快5G全云化进程,推动5G成为云网融合的最佳实践;研发网络大模型,实现智能云网服务;开展共建共享,突破技术、工程、管理系列难题,建成了全球移动通信业最大的共建共享5G网络;推动5G、云、AI大模型等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更好的融合,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助力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面向5G-A网络演进的需求,中国电信在超级频率聚变、动态帧共享、中低频段共建共享、多网协同融合等方面,牵头30余项3GPP国际标准,提交2400余篇文稿,形成600余项专利,61项PCT国际专利,5G-A动态帧共享在亚运场馆的全球首次应用。面向6G网络,体系化开展“三层四面”6G服务框架、天地一体等新型网络架构创新,原创性提出近域蜂窝架构的理念,并基于现网开展创新示范,自主研发面向6G的无线仿真体系,成为全球少数拥有无线仿真能力的运营商。

中国电信亦加速推进大模型等新兴领域的突破。9月25日发布信息通信领域首个网络大模型——启明,该大模型对推动云网运营效率提升、云网能力开放及注智赋能千行百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电信完全自主研发的网络大模型,已在企业内部成熟应用。

中国联通:围绕5G RedCap、无源物联、通感一体等新技术打造新样板

中国联通积极推进在5G-A的新探索,围绕5G RedCap、无源物联、通感一体等新技术,打造了山东国网电力、宝武钢卷厂等一批新样板,持续拓展5G发展新空间。发挥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依托“墨攻”安全运营服务平台,携手合作伙伴打造全域全网安全防护能力。构建了涵盖终端、接入网、边缘云等端到端的安全防护体系,有效应对5G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带来的安全新问题。

中国广电:推进700MHz芯片、终端、网络生态成熟

中国广电充分发挥700M⻩金频段能力,加强产业协同,全速推进700MHz芯片、终端、网络生态成熟。牵头制定3GPP中700MHz标准,提出全球首个5G低频30MHz单载波大带宽技术方案,推进载波聚合、超级上行、4T4R、广播干扰协调等技术在700MHz网络上的适配部署。

终端是5G产业生态发展的关键一环,中国广电联合中国移动,加速推进支持700MHz 5G终端上市,目前已有超过700款终端支持广电5G网络。此外,截至9月底,新入网的5G终端700M支持率达到95%,现网存量5G终端700M支持率从5%迅速提升至70%。此外,联合终端厂商推出全球首个“超级n28”增强型的700M手机,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化提升5G低频段的能力。全面启动广电终端产品认证和入库工作,积极推进广电5G终端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联合行业伙伴完成RedCap技术端到端能力测试,产业链已具备商用条件。

04 产业实力增强,赋能行业作用凸显

近年来,我国5G关键技术取得整体性突破,已构筑形成涵盖系统、芯片、终端、仪表等环节较为完整的5G产业链,产业基础实力持续增强。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全球占比超42%,为推动全球5G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5G赋能作用不断凸显。连续举办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参赛项目从第一届的334个跃升到第六届的4.5万个,参赛主体从第一届的189家增长至第六届的近1.6万家,5G行业应用已融入67个国⺠经济大类,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5G应用已广泛融入97个国⺠经济大类中的67个,应用场景由监控巡检等外围环节向生产控制等核心环节稳步拓展,5G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等垂直行业应用广泛复制,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5G赋能、赋智、赋值的作用不断彰显。

“以前是推着用5G,近两年是追着来用5G”

中国移动在业内推出服务生产的5G专网,今年发布了5G“极致”专网3.0Ultra,服务于办公双域专网、生产可靠专网、园区精品专网等场景,以及5G快线、5G直连等轻量专网,实现收入连年翻番,项目数以5倍增长。持续深耕9one行业平台,实现5G应用一体化快速交付。目前OnePower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注册量超过1.2亿;OneCity智慧城市平台,治理各类政务数据超过1400亿条;OneHealth,接入远程医疗服务机构超过6400家。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累计签约3万个5G商用案例,在多行业实现规模复制。例如,国内集装箱吞吐量TOP10的港口全面实现5GToB能力落地;5G智慧工厂项目超过4000个,其中,国产家电TOP10的企业,中国移动覆盖7家;19家A+钢铁企业,中国移动合作了16家;智慧矿山签约项目540个,千万吨级煤矿占比接近50%。

“5G发展至今4—5年的时间,行业应用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次5G发展大会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表示,以前是推着用5G,近两年是追着来用5G,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更旺盛的需求开始显现。为此,对5G在各行各业应用取得的持续突破和特点,中国移动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成熟行业应用发展持续走深。在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5G深耕领域,5G进一步从垂直大类走向细分集群,从服务企业走向融入生产,从改变通信模式到重塑生产流程。例如某文具制造企业将5G+人工智能引入质检环节,效率提升130倍;为某城市地铁建设轨交5G专网,通信能力提升3000倍,设备和技术100%国产化。

第二,新兴行业应用范围持续拓展。5G覆盖走向海陆空三位一体,并以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广泛融合,催生了一批新领域、新应用。例如,中国移动打造全球首个大型赛事元宇宙平台,线上线下联动,体验8K超高清视频、子弹时间等应用。

第三,技术产业应用持续创新升级。当前以RedCap、5G LAN为代表的5G技术,正在加速重塑企业的网络架构,拉通产业上下协同,加速开创5G应用数实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DICT收入增长26.4%

通过不断强化“网+云+DICT”一体化拓展,充分发挥云网资源禀赋优势,前三季度中国移动政企市场保持强劲增收动能,DICT业务收入为人民币866亿元,同比增长26.4%。

中国移动加速AI大模型等新兴业务的推进节奏。10月12日在2023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司联合多家央企发布“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具备自主技术攻坚、行业定向增强等优势,其训练数据规模超两万亿Tokens,融合通信、能源、钢铁、建筑、交通等8大行业专业知识,叠加专项训练和优化,服务企业“量体裁衣”快速构建行业大模型和打造智能化应用。

中国电信:“5G+云计算+AI+应用”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国电信聚焦客户需求和应用场景,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融云、融AI、融安全、融平台为驱动,充分发挥云网融合、客户资源和属地化服务优势,加大优质高效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网络+云计算+AI+应用”推动千行百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997.41亿元,同比增长16.5%。

中国电信在丰富5G产品新内涵方面,全新升级5G融合产品体系,通过构建1+31+X的算力架构,目前已部署259个边缘节点,为客户提供算力下沉服务。基于自研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赋能5G+AI质检、5G机器人等智能化应用,利用专属网络就近存储、边缘分发新架构实现应用流量一跳入云。构建5G定制网安全能力池,提供云网边端一站融安。推动5G场景创新,布局5G网联无人机、5G云化PLC等多项融合创新应用;依托5G客户自服务平台,提供专属运营、服务定制的5G服务新模式。

探索5G应用新实践方面,中国电信坚持5G融合协同发展。2023年项目数跨越2万个大关,覆盖全行业场景超过100个,其中本年度新增项目7500余个,同比提升86%,累计签约金额同比增幅88%。同时中国电信以5G驱动应用融合创新,深度赋能局域类、广域类、双域类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十大新能力,覆盖重点行业,持续赋能实体经济转型,推动数实深度融合。目前已经在制造、矿山、校园等行业得到充分应用。

构建5G产业新生态方面,中国电信在终端领域推出5G Inside终端合作计划,通过软硬解耦、能力开放、招募集采,加强推动5G终端的规模化应用,已入围终端品类同比增加61%,价格下降29%,年内认证Inside终端预计超百款。应用生态方面推出5G融合创新合作计划,截至目前该计划已涵盖Redcap、融合定位等13个方向,创新试点项目近200余个,进一步繁荣了5G产业生态。

中国联通:5G发展从外围到核心环节,从盆景到风景

中国联通全面升级5G行业专网产品体系3.0,推进5G技术演进与创新,构建特色技术能力体系。例如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深度打造格物Unilink平台,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5G+AI领域,助力企业实现智能检测,同时利用自主可控的大模型,积极探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中国联通聚合专业子公司、行业军团、产业互联网公司的专精特新能力,打造“矩阵”能力体系,加速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已累计打造超2.4万个5G应用商业化项目,服务超68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客户,覆盖国⺠经济60个大类,规模复制40个大类。在推进5G发展从点到面,从外围环节到核心环节,从盆景到风景的过程中,中国联通总结出三大新特点:

一是推动5G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既助力中船动力、格力电器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推动新能源、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同时,率先在上海完成车联场景RedCap商用验证,有效降低终端成本近75%,5G同感一体验证距离感知精度达到亚米级;

二是探索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共创5G新范式。将5G-A低时延柔性产线落地美的、长城精工等国内制造业龙头企业,也携手法国制造业先锋企业施耐德共建上海5G数智工厂,推进5G LAN技术全球首商用;

三是积极尝试5G融合应用经验与实践复制推广到“一带一路”国家。在国内打造了像陕⻄可可盖煤矿等一批5G智慧矿山典型实践,并沿“一带一路”复制推广到几内亚等国家,如助力Boffa铝土矿矿山实现5G智能调度控制、车辆状况监测、异常油耗告警、车辆电子围栏等场景需求。

另外,中国联通聚焦“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以产业联盟、联合实验室等为纽带,持续推进产业生态纵深发展。今年新成立业界首个5G RedCap产业联盟,联合施耐德、中船、展锐、鼎桥等100余家企业,全力推进RedCap产业链成熟及规模应用。

中国广电:发挥5G差异优势,聚焦文化、旅游、广电等传统行业

中国广电在网络能力的持续增强,芯片终端等生态逐渐成熟的基础上,中国广电充分发挥广电5G差异优势,聚焦文化、旅游、广电等传统行业,同时向教育、林草、农业等行业迈进,打造特色融合业务。

面向传统广播的转型升级,中国广电积极推进5G NR广播,衍生广播新业态,让广播电视进手机。目前5G NR广播的标准已经在3GPP R17版本中落地。终端方面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推出手机广播功能ready。应用方面,广电试点大塔和蜂窝基站推送统一节目内容。服务方面,积极推动从传统音视频向⻋联网、物联网、公共安全等转变。同时广电主导的5G NR广播端到端联合测试已完成实验室验证,正在进行现场测试。

新通话方面,从“声动”到“互动”,挖掘5G全场景能力,向“内容运营+应用服务运营”拓展升级。宋起柱透露,中国广电5G新通话将在今年底实现试商用。

同时,中国广电依托有线电视网络、广电5G和互联互通平台,形成国家文化专网。协同多元主体共同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及上层应用,汇聚各级各类宣传文化机构精品内容资源,创新开发各类高新视听新业态,满足人⺠群众多元化多场景消费需求,广电5G的特色化更将落在精神文明层面。

此外,中国广电积极推进5GtoB方面的应用,聚焦宣传文化、政务、教育、工业、能源、交通、公共安全、林草等重点垂直领域,积极创新5G商业模式,全力推动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例如,在上海,打造了广电教育5G数智专网应用,获得了教育部⻔及学校的认可,同时还与东方有线建设运营上海电子政务外网,相关项目纳入了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名册。

05 发展展望

展望未来,工信部有关专家在本次大会上提出,未来将进一步做好“建、用、研”三方面工作,积极推动5G赋能实体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持续强基础,进一步夯实网络能力。坚持适度超前,加快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5G网络深度覆盖,并逐步向有条件的县镇加速延伸,形成“以建带用、以用促建”的良好发展模式。坚持一业一策,紧贴垂直行业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加快推进行业用户可便捷运维、易复制推广、能形成安全保障的5G行业虚拟专网的建设部署,提升多元化5G网络的供给能力;

二是持续谋创新,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前瞻布局5G-A技术研究、标准研制和产品研发,推动5G与人工智能、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技术融合创新,以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发展。加快推进5G轻量化技术演进和商用部署,降低5G芯片、模组使用成本,为5G赋能行业应用创造条件。依托IMT-2020(5G)推进组持续开展5G新技术测试验证,加快推进产业成熟;

三是持续汇聚应用合力。持续推进5G应用规模化、多样化发展。聚焦工业制造、教育、医疗、文旅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强部门合作和部省联动,促进5G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5G应用新模式、新业态,促进5G流量提升,持续释放消费潜力。通过5G标准化驱动规模化,持续推进5G跨行业协同融合,贯通IT、OT、CT端到端一体化方案,推动5G应用从定制化走向标准化,5G能力从“后装”走向“前装”,全面提速5G规模化进程;

四是持续增共识,进一步深挖合作潜力。加快发展5G是国际社会的战略共识,开放合作是加快推动5G全球化发展的宝贵经验。要进一步深化在标准、技术、产业、网络、应用、安全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对话,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全球产业生态。鼓励国内企业加强5G海外合作,为更多国家或地区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让更多的人⺠共享数字技术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

[2]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有限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

[3] 通信产业网,《官宣:2023年前三季度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2023

[4] C114通信网,《工信部张云明:坚持适度超前,加快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2023

[5] C114通信网,《中国移动高同庆:持续推进5G走进行业、行业拥抱5G,形成双动力良性循环》,2023

[6] C114通信网,《中国电信栾晓维:开通5G共享基站超120万站,积极探索800M 5G重耕》,2023

[7] C114通信网,《中国联通梁宝俊:开通5G基站152万站,打造超2.4万个5G 应用商业化项目》,2023

[8] C114通信网,《中国广电宋起柱:700M基站已达59万站,超700款终端支持广电5G》,2023

本书由吴冬升、董志国两位博士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隆重出版。书中详细分析5G、智慧交通及自动驾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阐述城市公共交通、共享出行、智慧物流的最新进展。了解详情请点击:《新书上架!《5G与智慧交通,加速未来出行大变革》》

吴冬升 博士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BCM5241A1KMLG 1 Broadcom Limited Ethernet Transceiver, PACKAGE
$1.66 查看
TJA1043TK/1Y 1 NXP Semiconductors TJA1043 - High-speed CAN transceiver SON 14-Pin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96 查看
TJA1051TK/3,118 1 NXP Semiconductors TJA1051 - High-speed CAN transceiver SON 8-Pin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64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5G行业应用」是聚集TMT行业资深专家的研究咨询平台,致力于在5G时代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客观、深入和极具商业价值的市场研究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利用5G实现战略转型和业务重构,专注提供5G行业最新动态及深度分析,覆盖通信、媒体、金融、汽车、交通、工业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