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协作机器人风向标,优傲力推的UR20有哪些看点?

2023/09/28
3755
阅读需 5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随着工业自动化进程的推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不可否认这些传统工业机器人的重要性,但在和人协作的层面上有时总存在一些欠缺,因此2005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协作机器人

由于协作机器人可以在不影响现有产线流程的情况下,完成传统机械臂无法执行的细微动作和任务,所以近些年来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在码垛、螺丝拧紧、焊接、机器看护、质检等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

根据高工机器人发布的《2022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内容显示,2021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约为3.65万台,同比增长51.45%,市场规模达到58.4亿元。预计到2026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8万台,市场规模将接近230亿元,其中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突破10万台。

另根据MIRDATABANK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出货量超过19000多台,再创新高,增长率在24%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协作机器人的全球市场中,优傲(UR)作为行业一哥,不管是产品还是战略层面的任何动作都被视为行业风向标。

图 | 优傲中国区总裁徐奕临(左),优傲全球首席商务官Stacy Moser(右)

对此,优傲全球首席商务官Stacey Moser表示:“在2023年年初左右,优傲的全球销售量已经超过75000台,遍布60多个国家,拥有近20万个客户。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优傲通过自建和与合作伙伴合作的方式,在全球共建立了120个培训中心。而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我认为中国能让协作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发挥更好的价值。”

Stacy Moser认为,当前协作机器人的整个市场潜力才挖掘了2%,当前有2亿多个工种还未实现自动化,但是这些场景都是可自动化的,涵盖工业制造、大健康、物流交付以及新零售等。

然而,我们也看到,在中国市场上,随着近年来内资品牌占比的逐年增长,协作机器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对此,优傲中国区总裁徐奕临表示:“2013年,优傲首次进入中国,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市场教育;而2023年的今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确实需要角色转变。我们将最大化我们的优势,包括应用层面、生态层面、业务模式层面等,进一步提升协作机器人的可靠性、稳定性、精度和速度一直是优傲体现优势的底层逻辑。同时,根据Interact Analysis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的协作机器人市场容量相较当年,不只是翻一番,每年的复合增长率都超过20%,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机遇。。”

图 | 2023工博会现场,优傲首次在中国的首展(码垛场景)

事实上,现在的协作机器人拼的不只是硬件,还有价格、交互跟场景。据悉,优傲在去年推出的UR20不仅在硬件方面做了更新,在软件层面更是突出了“开箱即用”的理念,通过PolyScope平台,实现了真正的“傻瓜式”人机交互

与此同时,优傲方面表示:“UR20拥有1750毫米的作业距离和20千克的有效载荷能力,全新的关节结构设计带来了强劲的运动控制能力,使其作业速度提高了65%,关节扭矩能力提高了25%,同时兼备多功能性、易用性和尺寸小巧的特性,将协作机器人性能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徐奕临透露:“UR20整体的零部件数量减少了50%,但灵活度依旧亮眼;同时UR20已经实现了可云平台对数据读取的功能。”

据悉,当前UR20已在全球出货,并且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交货周期在4~6周左右。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ASEMB-27.000MHZ-XY-T 1 Abracon Corporation MEMS OSC XO 27.0000MHZ CMOS SMD
$2.11 查看
CSTNE8M00G550000R0 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eramic Resonator,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0.63 查看
NC7SZ04P5X 1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Inverter, LVC/LCX/Z Series, 1-Func, 1-Input, CMOS, PDSO5, 1.25 MM, EIAJ, SC-88A, SC-70, 5 PIN
$0.32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与非网副主编 通信专业出身,从事电子研发数余载,擅长从工程师的角度洞悉电子行业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