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的势头是众所周知的。但RISC-V内核的市场渗透率却难以确定。据说,每个耳机里都有一个RISC-V内核。但这个内核会不会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智能手机处理器,与基于Arm的应用处理器旗鼓相当?
为了在2025年满足1000x(千倍级)提升的需求,英特尔要在每个技术领域,实现至少4倍左右的摩尔定律提升。这些领域包括制程工艺、封装、内存和互连,而架构是将它们与软件结合起来的“炼金术”。
从在今年年底开始,苹果准备为其历史悠久的Mac计算平台推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架构。这款基于ARM架构、自主研发的新处理器将对Mac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帮助苹果构建比Mac更庞大的非英特尔新平台。
国内目前能做“RISC-V+OS”的都是体制内的高科技企业,有大量资金作为保障,但这样会阻碍创新。
共享底层架构意味着各种内核是彼此兼容的,相比ARM和英特尔,RISC-V提供了更高的自由度。
今年 CES 展会上,AMD 正式推出了锐龙 Threadripper 3990X,这是 X86 史上最强大的桌面处理器。
14 小时前 预计 1 分钟阅读完
14 小时前 预计 10 分钟阅读完
15 小时前 预计 8 分钟阅读完
16 小时前 预计 7 分钟阅读完
16 小时前 预计 5 分钟阅读完
17 小时前 预计 9 分钟阅读完
17 小时前 预计 11 分钟阅读完
18 小时前 预计 7 分钟阅读完
1 天前 预计 4 分钟阅读完
1 天前 预计 13 分钟阅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