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产业链中段的困局:简单创新却无法推进

2014/05/26
1
  • 1评论
阅读需 10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本系列第四篇,由一位在液晶模组OEM工厂担当设计开发的工程师带来。处在产业链中段的厂商,缺少话语权,简单创新却无法推进,胎死腹中的项目,读来充满无奈...

几年前我在一家规模不大的液晶模块厂做技术工程师,因为有软板厂的工作经验,被安排负责刚刚兴起的LED 灯条相关的工作。

虽然物价人力成本在不断上涨,消费类电子产品却是越来越便宜,液晶显示器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逐渐在走下坡路,整个产业链里面好像没有一家公司不在喊cost down。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也深切的感受到了其中的压力-----无论是产品还是运营成本都不断地被要求降低,但像我们这种靠订单存活的制造型零组件厂商,大部份东西都是客户定制,对上还是对下都没有定价权,降低成本很困难。


那个时间段也是LED在液晶模块中应用的开始,LED的热门似乎让这个行业看到了希望,它迅速占领了CCFL的市场,短时间内实现了更新换代。LED也是液晶模块中除了Panel之外最昂贵的部件,然而对于我们来说,利润还是一再被压缩,因为LED基本都由客户指定的进口厂商生产,我们没有自主决定权,因此它再昂贵也不会促进我们的营收。

这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想法,LED 在国内已经兴起,很多陆资厂商已经能够生产出质量过的去的产品,而且价格上应该比一些国际大厂有竞争力,LED灯条电路制作也相对简单,几乎没有技术壁垒,只要找到合适的LED资源,再找一些SMT厂商来制作,这样的话应该会降低成本,而部份客户也确实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我们何不自制?


这个提议让我们感到了兴奋,尽管我们基本上都是接客户订单制造,并不自主开发新机种,但我们认为自身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去做这件事情,也认为料件自制一定会降低成本增加我们的利润空间,所以这个计划看起来非常的有吸引力,主管也非常支持。很快公司成立了一个小组来进行这个项目,包含业务、工程以及采购,但前期主要还是我们工程部门来打头阵。我们开始频繁的拜访本地LED以及SMT的厂商,评估是否能与之合作,并准备了多个机型制作样品,做了很多紧凑的排程计划表,一个项目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困难出现了,现实不如预期一般美好。遇到了阻碍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或者说不知道是否该动用资源去解决,最终不了了之。排程一开始大家都很关心,渐渐的无人过问,既定的计划到了该完成的日期没有完成,却没有人跳出来推进,推迟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整个项目都无疾而终。

总结一下,项目没有完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厂商的情况了解不够。首先是本地的厂商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那样能拿出更具有优势的价格,也许是因为其产品还不算很成熟,经验不足,即使报价也需要很长的时间。与厂商检讨,等待厂商反馈,以及制作样品的时间都太长,错过了一些跟客户推荐的机会。而新厂商在质量系统方面也无法与现有的厂商相比,比如一些基本检测手法都不知道,检验设备也不具备,而厂商在这块也没打算投入,产品可靠性无法保证。

第二是我们自身的优势不足,无法给厂商足够的信心,也让他们不愿意尽全力配合。初次寻求合作的时候,开发冲在前面,似乎让厂商看不到希望。厂商热切的希望见到采购,希望知道我们能给多少订单,而我们却只是开发部门出面询价寻样做前期评估,采购参与的不多。如果新厂商没有价格跟质量的优势,就无法替代现有的厂商,也就没办法达成量产。而对厂商来说看不到订单,就不是很情愿配合,拿不出具有优势的东西…这样似乎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在这点上,SMT厂家的表现尤其明显。对于一些产品线比较多的厂商来说,LED Light bar可能是简单且利润较低的产品,大部份只关心有多少量,要开多少台机器,能挣多少加工费,没有人乐意投入精力去研究如何保证精度跟做检验,即使制作样品也要先收取比较高昂的加工费用,这也给我们案子的推进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

第三是最重要的,我们对市场形势估计不足,内部也墨守成规,举棋不定。

正如我们没有能给厂商信心一样,市场与客户也没有给我们足够的信心。当时LED处于刚发展的阶段,并不像今天一样大众化与成熟化。作为一个重要的部件,选择权完全在终端客户手中。即使我们推荐,客户也不愿意承担更换新品带来的风险,即使他们也有降价的压力而采用新品更具有成本的优势。

这一点想必其他部门都有这种心理准备,一部份人有“像我们这种企业,做好客户的订单就好,何必做这种创新,客户一定不会接受“的思想,对我们的这个项目并不重视。或者遇见了困难,就不想再去推进,以免碰个灰头土脸。或者担心花费了很多成本,最后却不被客户接受,一开始就不愿意投入。或者觉得是新的又没必要的东西,而且是不了解的领域,厂商难以控制,不愿意去努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工程部门好像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大家都知道,要推进一个项目,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各个部门的合作。没有业务一个项目再好也推不出去,没有采购的努力也不可能有好的供应商让我们来做出好产品。而即使是作为工程部门的我们,也信心不足。如果投入了资源却做不出好的东西,或者做出来客户不接受,那会浪费那么多人力物力,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时间一天天过去,每个人似乎都在犹豫,进度条推进的速度越来越慢,大家手上都有一堆其他的事情,渐渐的这件事情就排在后面,直到不再进行。就这样,一个看似“出轨“的事件结束了,大家彻底回到原来的位子,各司其职做好我们一个组件厂商本分的事情。作为一个中间厂商,上游客户似乎不需要我们的创新,下游厂商也不会为我们创新,我们来做创新心有余力不足,尽管看起来很简单。

再回首,当初那种无奈的心情仍然能深切感受到。尽管预期太乐观,评估不充分,客户铁板一块…但我们真的就不应该进行去做这样一件事?我觉得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魄力去打破常规去创造机会。这个项目算不上是大的创新创造尚且如此,此后我也遇到过更需要创新的案子,开展起来也更加的困难,大部份都输在了起跑线上。无论是在第一家公司,还是在我供职的其他公司,都是一样。往大了说,也许国内大部份厂商都 跟我们一样.我们有足够的人才,技术上没有什么达不到,甚至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但却始终难以进行自主创新,不敢放手一搏,尽管有时候前进的代价并没有固步自封的损失来的多。我们每个人都脚步匆匆,追逐眼前的经济利益,看什么赚钱就想投入,却做不长久做不过别人,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始终只能跟在国际大厂后面拾人牙慧的原因。

但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好了很多,我们欣喜的看到已经有很多国内企业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国外的大企业,不仅仅能够将制造做好,也会勇于创新。有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放到今日,那个项目说不定已经成功,甚至简单到不能算是一个项目,只是常规工作了。

与非网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系列一:一个汽车电子人带来的系统级解剖

系列二:一位程序“猿”的心酸往事

系列三:十拿九稳,却“败走华容”

本系列征文活动已经结束,新的一期系列征文活动《我看智能家居》也已经开启,有兴趣参与的网友可与本人联系:yuehao@eefocus.com 或者qq 406039590。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LM6171AIM 1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IC 1 CHANNEL, VIDEO AMPLIFIER, PDSO8, SO-8, Audio/Video Amplifier
$6.08 查看
IRS2092SPBF 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Audio Amplifier, 2 Channel(s), 1 Func, PDSO16, ROHS COMPLIANT, MS-012AC, SOICN-16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3.99 查看
GS12070-IBE3 1 Semtech Corporation Consumer Circuit,
暂无数据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就职于光电行业,以绘图员的身份入行,后加入液晶模块厂做电子工程师。主业打杂,副业开发新产品,在技术工程師的轨道上渐行渐远,变成目前的产品企划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