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为什么价格战?
    • 价格战谁会赢?
    • 如何赢得价格战?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汽车“价格战”:中国巨头崛起,合资溃败

2023/03/13
3897
阅读需 12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2023年的汽车车圈,开局没有多久,谁都没有想到,特斯拉不但引领了电动汽车的技术,还引领了中国汽车的降价热潮。具体是一个怎样价格战?网络文章写的太多,我这里就不赘述。此次价格战主要围绕在30万以下的大众市场区间,所以观点也停留在那个区间。

价格战的原因有很多,从不同角度,微观和宏观角度来看都有不同的结论,本文从车圈内部视角看看:

为什么会价格战

谁会赢

怎么赢

希望能给一些观点和视角,另外本次价格战会影响深远,重塑中国汽车销量格局,文末有调查,看看大家都觉得未来3-5年中国大众汽车品牌销量排名。

为什么价格战?

根据中汽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2686.4万辆。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3.4%达到688.7万辆,渗透率达到了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5.6%是什么概念?要知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的发展愿景目标是“新能源汽车2025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在2022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就直接从2021年的352.1万辆占比13.4%达到了2022年的25.6%。提前了3年多还远超当年的愿景。

这让汽车产业内很多企业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特别是还在慢慢悠悠的生产传统燃油车的合资车企和部分国内品牌。所以宏观方面,经济下行,加之新能源电动车价格迅速逼近燃油车,快速上量,传统燃油车产量来不及反应,出现产量过剩。微观方面,谁也没有想到,特斯拉去年的降价,带动了国内电动车的价格和燃油车价格交汇了,成了鲶鱼效应,开启了中国汽车的价格战的开端。而今年7月即将开始的国六实施,也从微观上给了传统燃油车时间上的加码。那么今年的国内新能源市场的渗透率呢?可以猜测一个事情,去年688.7万销量中有比亚迪的186.3万辆,将近1/3,2023年比亚迪的的销量目标是超过300万,冲击400万,预计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20万-220万辆。

所以哪怕今年所有的新能源增量都是比亚迪贡献的,都超过800万台,那么今年国内新能源销量会是800万台以上,往1000万台走。中国汽车销量2017年的高峰2888万辆到2022年的2686万辆,根据当前市场情况,今年国内汽车销量大概率也会在这两个数字的中间,所以渗透率会在30%左右,国内汽车的销量区间在那里,不会有多大变化,毕竟经历了3年,去年也采取了相应的汽车激励措施,但销量还是没有回到2017年顶峰,所以新能源汽车将会进一步压缩传统燃油车的空间。

汽车是一个长周期,长供应链,重投资的产品,他的产量不可能刹车式下停。这不但影响企业还影响当地各种效益,所以本次降价不但看到车企让利,背后还有各种地方的推手。所以今年的汽车价格战会异常的惨烈,特别是传统燃油车。

价格战谁会赢?

短期内,表面上赢的只有消费者,价格战没有赢的企业。要不就是损失利润,要不就损失销量。短期内正在搞和有增程式和大电池混动的企业最抗打,20万左右的车,其电池价格占据1/3也就是6-8万左右,如果电池砍掉一半做成混动或增程式,显然3、4万买发动机不要太划算,可以买几个,这样车子可以保留不少利润,还有新能源主机厂和消费者享受各种福利补贴,且没有续航充电焦虑。这也就是我之前文章《丰田换帅,丰田混动的谢幕?》讲到的当前新能源汽车中比亚迪和理想问界各种混动的核心商业模式。

国内目前的政策和商业模式中搞大电池混动和增程式的主机厂是闷声发财,搞纯电车的朋友是卖吆喝。长期来看,产品序列或者当前销量高的产品中还有大量前脸有传统进气格栅的主机厂要担心了,这些年的市场教育,已经让我们觉得有传统进气格栅的燃油车就是过时的产品,其固有不环保、电子及设计不先进的形象,已经和经历了互联网时代洗礼的人类格格不入。目前看下来,产品序列或者当前销量高的产品中还有大量传统燃油车的主机厂是这次价格战的降价主力,例如“合资品牌”们,他们这几年应该不好过。另外中国会赢,当前汽车的价格战,不过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长河里面出现过的白色家电、手机等行业价格战的重演。例如2000年代的家电、2010年代的手机,这些惨烈价格战的产业里,最终的获胜者,似乎都是中国企业。不过杀敌一百自损五千,其中中国企业的死伤也最惨烈。

不过最终笼统盘算的结果仍然是中国企业在“客户消费市场端”获胜。所以这场价格战将打击大批燃油车,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率,导致不少主机厂必须接受更大的损失以维持销售。最终,中国市场将出现适者生存的洗牌,留下一些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而较弱的品牌将逐渐消失。对于在燃油车时代曾经风风光广的大众,丰田,本田,通用,福特等外国汽车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他们推出的电动汽车受到了中国大多数年轻电动汽车买家的冷遇,然而,中国电动汽车攻势才刚刚开始。

如何赢得价格战?

短期内的价格战如上文讲到,没有赢家,短期内降低利润,长远损害品牌形象,所以这里说的如何赢得价格战其实是如何在未来避免落入价格战。

本次价格战中能“赢”(输的少)的企业是搞大电池混动和增程式的企业,例如比亚迪汽车我在之前文章《“热”比亚迪背后的“冷”思考》讲过比亚迪有规模,深耕新能源动力系统以及储能系统两大核心,还制造自己的芯片,有很好的成本管控和对政策的把控。还有就是理想汽车类的,准确把控政策抓住用户痛点,采用增程式比其他纯电更有良好的利润率。他们可以让出利润率来保持或者提升占有率,而其他成本控制难的企业将出局。他们给我们的启示是,汽车这种大宗商品,要平衡好企业,政策,消费者三方的利益,也就是要开发产品时候要预测好政策导向,预测好消费者需求,管控好企业运营成本。

另外,记得当年的课本中,讲过资本主义倒牛奶的故事,这可能是摆脱价格战的一种方式。但显然,对于汽车行业这种情况很难,倒牛奶本质上是从当前市场剔除,那么不管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摆脱价格战的一个方式是出海,开拓更大的市场,将现有的技术产品转移,培育新的机会。最后在实际企业发展方面,当前汽车产业变化快,政策强,但是汽车产业由于其长周期,长供应链,重资产的属性,所以一直以来非常注重运营,例如德系和日系的精益管理,Just in time的供应链管理。之前日系和德系常年用的多少代产品的迭代方案,使其产品不断运营迭代提升,代表稳健和质量经久耐用,这是重运营最好的结果;但是当前汽车产业急剧变革的浪潮中,重运营还不够,还特别需要看重短期,中长期的战略规划,去结合当前发展趋势,技术规划和迭代引领或者满足当前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所以,在熟悉和研判市场政策的前提下,创新型、技术驱动型和直接面向客户的主机厂才能在下一个汽车时代赢得市场。而且还需要在战略规划方面下功夫,需要强规划和强运营一样,甚至强规划超越运营成为下一个时代主机厂的成功法宝。最后价格战在30万以下的区间杀的火热,估计也会蔓延到30万以上的电动车区间,特别是国内以比亚迪为首的正在寻求高产品溢价的产品推放,所以不但合资传统燃油车,曾经的新势力格局变化也会非常大。

但大概率是这场价格战可能是总体上的“合资”国外品牌大溃败的开始,国内品牌洗牌加剧,会形成国内汽车巨头,总体来说中国品牌赢得汽车市场。但我觉需要深度思考背后,白色家电已经沦为百年前的纺织,已经和高科技关系不大,类似我们穿衣日常;手机我们赢得了应用,但背后的上游芯片和软件系统生态被欧美控制。如果汽车走向消费电子的趋势,那么我们如何确保我们在技术上游掌握优势也是比较有意思的课题,更深层次的是我们如何突破创新开拓出新的上游,例如当前人工智能方面,欧美搞出ChatGPT《ChatGPT以及其对汽车有什么影响?》,能源方面,欧美搞出可控核聚变。而我们是否一直在凭借加班加点追一个行业,卷了一个行业又追下一个行业卷下一个行业?所以,如何创新而不是卷,这些是我们基础科学和技术需要思考的问题,才能保证核心长久的竞争力。

参考文章以及图片

2022年汽车工业产销情况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白皮书:颠覆与重构-分化与竞逐 - 巨量引擎中国汽车报

*未经准许严禁转载和摘录-获取参考资料方式: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Vehicle 可以下载公众号海量参考资料包含以上参考资料。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FSS1500NST 1 Honeywell Sensing and Control Analog Circuit,
$71.59 查看
ADXL355BEZ 1 Analog Devices Inc Low Noise, Low Drift, Low Power 3-Axis Accelerometer with digital output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63.83 查看
XTR117AIDGKR 1 Texas Instruments XTR117 4-20mA Current Loop Transmitter 8-VSSOP -40 to 125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2.46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