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三度递交招股书,第四范式能否过会仍存疑
    • 决策类AI龙头难避互联网对手
    • AI企业们除了上市别无他法?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AI独角兽们,需要钱

2022/09/15
2412
阅读需 12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AI企业这些年,一言难尽。

日前,据港交所披露,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Beijing Fourth Paradigm Technology Co.Ltd.(以下简称"第四范式”)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第四范式继此前的2021年8月13日及2022年2月23日两次递表失效后,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

来源:第四范式

三度递交招股书,第四范式能否过会仍存疑

据官网资料,第四范式成立于2014年9月,其主要提供以平台为中心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运用核心技术开发端到端的企业级人工智能产品,致力于解决企业智能化转型中面临的效率、成本、价值问题,提升企业的决策水平。目前,第四范式的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金融、零售、制造、能源与电力、电信及医疗保健等领域。

据相关统计数据,以2021年收入来计,第四范式在国内目前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占20.5%

最新的招股书显示,自成立至今,第四范式累计完成12轮融资,总金额超10亿美元,其中在去年1月宣布完成的D轮融资中,其融得金额高达7亿美元。再看其成立背景,第四范式由中国首个ACM世界冠军戴文渊创办,红杉中国、创新工厂加持,股东更是集齐五大国有银行,最新估值近30亿美元,是当之无愧的“决策类AI独角兽”。此次若能顺利赴港上市,第四范式将成为“决策类AI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第四范式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前,公司曾两度折戟IPO。2021年8月13日,第四范式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因迟迟未通过聆讯,于今年2月招股书失效;紧接着在10日后,即2月23日,第四范式二次提交招股书,后再度因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于8月23日申请转为失效。

来源:第四范式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四范式分别实现营收4.6亿元、9.42亿元和20.18亿元,2021年上半年他们的营收是7.88亿元,2022年上半年营收增长至10.58亿元,同比增长34.3%。从业务构成来看,第四范式的核心业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先知平台,另一个则是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

具体来看,先知平台包括Sage AIOS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无代码开发工具HyperCycle等,该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软件使用许可及SageOne的销售。第四范式核心技术包括AutoML、迁移学习、环境学习、自动强化学习,依托核心技术,其开发了端到端的企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以满足企业在AI建设过程中对应用、平台和基础设施的需求。先知平台是其解决方案的支柱。

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则是指第四范式利用先知平台为客户开发AI应用,并根据每个项目人力消耗单独收费。而这一部分的营收比重,从2021年Q4开始逐渐增大。

亏损方面,第四范式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净亏损分别为7.18亿元、7.5亿元、18.02亿元,过去三年累计亏损32.7亿元。从亏损面来看,第四范式的亏损状况逐年增加,其中,2021年上半年实现2倍营收增速,但净亏损却超过了2020年全年。

与此同时,过去三年,其在研发方面的费用分别为4.16亿元、5.66亿元、12.5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90.6%、60%、61.9%。尽管这一方面的费用支出已经大幅减少,但其在收入中的占比仍旧超出一半。显然,即便是身为“独角兽”的第四范式也难逃“AI企业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两度折戟后,第四范式第三次闯关IPO能否顺利通过,仍旧存疑。

决策类AI龙头难避互联网对手

目前,市场上主要将AI分为四类:视觉类AI、语音语义类AI、决策类AI、人工智能机器人AI。而第四范式就属于其中的决策类AI,其核心是基于大量的算法和数据,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商业决策。这一类别也代表着AI正在从感知智能逐渐向认知智能演进的趋势。据爱分析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市场业务决策智能的规模达174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2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35%。

相对于“CV四小龙”最初发力的计算机视觉赛道,第四范式的决策类AI恰好避开了与几大龙头的正面硬刚,但也正因其所属AI类别的“特殊性”,第四范式真正的对手并非普通的AI企业,而是互联网公司。

此前,第四范式在招股书中列出4家主要竞争对手,综合相关市场信息,可大致推断出其ABCD分别为百度、阿里、华为、腾讯。数据显示,2021年,上述几家企业在决策类AI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为11.1%、7.9%、6.2%、5.8%,而第四范式则占了20.5%,五家累计占市场总份额的51.5%。

来源:第四范式

第四范式在招股书中指出,竞争加剧或会使销售额下降、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及市场份额流失。此外,其可能需要在研发、推广及销售方面进行大量额外投资以应对此等竞争威胁,而其无法保证该等措施将行之有效。

事实上,不仅只是决策类AI,基本AI企业都难以避开互联网巨头,因为大数据基本掌握在互联网企业手中,这也是AI落地难的主要原因。此前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以百度、阿里、腾讯等为首的互联网企业纷纷下场布局。

来源:IT桔子

据IT桔子统计数据,截止2021年12月31日,腾讯在国内投资的AI公司数量最多,达82家;其次为小米系,投资了81家;百度投了64家,阿里巴巴投了48家,京东投了38家,字节和美团分别投了18家和11家。从国内互联网巨头对AI企业的投资来看,对AI新技术的探索和提前布局,是互联网企业们在当下物联时代站稳脚跟的必要举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工智能的市场竞争。

AI企业们除了上市别无他法?

2019年8月,旷视科技率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自此掀开了一股AI企业上市潮。然而在经历了过度烧钱、长期亏损、落地困难等状况后,此前备受追捧的AI遇冷,企业难以融资,上市之路更是一波三折。

“AI四小龙”中的老大哥商汤科技,先后经历两次招股才上市;

率先递交招股书的旷视科技,在港交所闯关失败后转身投A股;

云从科技问询三次后才闯关成功,相比原计划,募资金额腰斩;

……

对于AI企业们而言,与其说带着光环上市,倒不如说是“流血”上市。近年来,AI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屡屡受挫、上市后投资人即亏钱等的现象并不少见。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资本遇冷下,AI企业们已上市的不被看好,没上市的难融资,即便“独角兽”也不外如是。

而AI企业们之所以着急上市,归根结底是——需要钱。人工智能的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投入周期长,资金大,光是技术研发部分的高额费用,就足以让AI企业们头疼。

第四范式此次若能闯关成功,或将得到大量资金以维持高研发投入,但若再度终止IPO,在融资之路越来越难的情况下,依照此前的烧钱速度,第四范式还能烧多久?何时扭亏为盈?这都是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对于AI企业们而言,上市很重要,而已经IPO闯关成功的,上市也并不是终点。现阶段,国内大多AI公司造血能力尚未充足,资本市场对其期待程度不高,与此同时,各类玩家仍在不断下场布局,业内竞争加剧,AI企业们正进入阶段性瓶颈,生存环境不容乐观。而要让资本市场重拾信心,企业们或许该讲点新故事了。

从近年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智能驾驶以及元宇宙概念的出现都为人工智能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增长点和想象空间。

元宇宙作为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数字化延伸,其所需要的底层技术如算法、算力等,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出现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求,这也使得AI技术需要与其实际应用相匹配。作为构建元宇宙的关键技术之一,AI技术可以给予虚拟形式的元宇宙实际存在的现实条件。

智能驾驶方面,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在日前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自动驾驶作为现阶段AI落地的绝佳应用场景,成为了大会的重头戏,不少智能驾驶商用车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集体亮相。今年以来,多个智驾企业在智能港口运输、智能物流小车、智能公交等智能驾驶实用场景不断落地,“场景为王”的发展路径也随之显露端倪。

对于AI企业们而言,不妨考虑讲下“新故事”,元宇宙和智驾或许会成为新的翻盘机会,也未可知。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PJ-002AH-SMT-TR 1 CUI Devices 2.0 x 6.5 mm, 5.0 A, Horizontal, Surface Mount (SMT), Dc Power Jack Connector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37 查看
DB35-10 1 SEMIKRON Bridge Rectifier Diode, 3 Phase, 35A, 1000V V(RRM), Silicon, 28.50 X 28.50 MM, 10 MM HEIGHT, PLASTIC PACKAGE-5
$3.41 查看
CXDB35/10A 1 Altech Corporation Terminal and Terminal Block,
$10.28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公众号:全球物联网观察;为您网罗全球最新物联网行业资讯,聚焦行业前沿科技,展现优秀厂商产品方案,为您深入解读行业趋势,带您一起感知未来物联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