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01. 不爱电动爱混动?‍‍‍‍
    • 02. “内燃机复兴计划”‍‍‍‍
    • 03. 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日系车,怎么就卖不动了?

02/11 10:55
3260
阅读需 12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前段时间,我在某日系车门店闲逛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说一上午看车、试驾人来人往,但如果不算那些陪父母买车的,几乎没有年轻人!

用户断层的客观事实,也体现在了日系的销量成绩单上。

本田中国,销量下跌10.1%;一汽丰田,被迫连续5个月减产,以应对经销商的库存压力;日产全系“折上折”也无力回天,销量只剩差不多巅峰时的一半。

然而离谱的是,虽然日系在国内并不吃香,但在全球市场却过得无比滋润——

丰田卖了1120万辆,同比增长7.2%,连续4年蝉联销冠;本田的营收和利润,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就连被比亚迪全方位吊打的日产,海外市场的销量也是大幅度同比增长……

好家伙,这“冰雪两重天”的态势,真是因为国内太卷了吗?

日系车,是不是真的卖不动了?

今天我们就来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01. 不爱电动爱混动?‍‍‍‍

早在2010年,马斯克就大胆地预测:日本将成为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理由是在降低碳排放和能耗方面,特斯拉比日系做得更极致,卖得更好那不是理所应当嘛!

但现实,却狠狠打了马斯克的脸。

2023年,特斯拉在日本居然只卖了不到2万辆。而且由于车辆是中国生产、海运进口的,叠加日本的纯电动车税费减免,到手的车价其实比美国本土还便宜不少。

这也惹得马斯克一通吐槽:日本消费者真的是缺乏认识。

不过,这锅还真不能让日本用户自己背。

目前,日本拥有3万多根公共充电桩,看起来“车桩比”还是挺高的。

但由于设施陈旧,充电桩的平均充电功率只有40kW,再加上“一桩一枪”的设定,必然会导致充电高峰期排队的现象。说日本电动车主全世界最焦虑,都毫不为过。

而且更尴尬的是,日本发电结构里有70%左右都是火电,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几乎全部需要进口,注定了电费高居不下。

尤其这两年电费猛涨,家用电都要2块多1度了,公共充电桩充电只会更贵。

简单计算一下,如果一台A级纯电轿车的能耗是15kWh/100km,每公里的用车成本就要4毛钱左右,对日本用户来说还不如直接选更省钱的混动。

正因如此,日本的新能源渗透率才只有3%,其中超过60%都是Nissan Sakura——一台售价11.3-14.2万元、WLTC续航180km的“四门版宏光MINI EV”。

那些更加省油的混动和小巧玲珑的K-Car,才在政策优势下占据了原本属于燃油车的市场。

如果站在丰田的视角来看,电动确实是未来。但只要火力发电还是主流,混动就是现在。

02. “内燃机复兴计划”‍‍‍‍

在上个月举办的丰田内部宣讲会上,董事长丰田章男一改对准电动车的枪口,转而炮轰媒体:

“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帮助日本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碳排放减少23%的发达国家。怎么媒体就非得抓着丰田电动车发展缓慢这件事不放呢?”

言语间,透露着十二分的委屈和冤枉。

在他看来,“因为某些地区缺乏足够的电力设施(尤其是日本),纯电车的市场份额估计只有30%。剩下的70%会是混动、氢燃料电池/氢燃料发动机、以及一定会占有一席之地的燃油车。”

因此,丰田推出新的发动机项目、坚持多种动力并行的方案,都是为了在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碳排放而做出的努力。

有路必有丰田车 + 减碳 = 纯电渗透率不足1%,还真就这么逻辑闭环了。

正如丰田章男所说,包括丰田在内的不少日系车企在销量业绩上达到了历史新高,可喜可贺。但日系车在全球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也同样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我们先来看一组乘联会的数据:

(主流车企在全球各地区的市场份额变化)

2023年,全球车市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主力国家和地区的带动下,获得了11%左右的同比增长。

8918万台的总销量,也成了车企们的业绩普遍超出预期的核心原因。

但如果从市场份额来看,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除了特斯拉和中国品牌,全球销量排名靠前的车企巨头无一例外,都!在!下!滑!

而且纯电卖得越少,跌得越狠。最惨的通用、日产和丰田,在全球范围内只卖了十几万台纯电,水平和蔚来、小鹏差不多。

如果再细分到国家和地区,日产和本田在北美瓜分的市场属于丰田,丰田在东南亚的市场属于铃木,都是典型的零和博弈(把日系视为整体的话,销量并没有增长)。
所以一开始那些日系车卖不动了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难怪马斯克会在得知丰田章男如此固执之后,只回了一个短短的词:Sigh(叹气)。

03. 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不约而同地,日系“御三家”都公布了激进的电气化战略,声称要在2030年前后共投资数百亿美元、研发固态电池、推出二三十款纯电车型,而且一个比一个自信。

就连身为局外人的索尼移动公司CEO川西泉,都曾经豪言:

“中国电动车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但在信息娱乐方面就像是把智能手机图标拼凑在一起,没什么技术惊喜,不如自家研发的‘高性能’、‘可拓展’的车载智能座舱”。

然而在震天响的口号背后,日系车企的电气化进程……确实有些慢得过分了

索尼和本田联手打造、在今年CES 2024上亮相的AFEELA,是目前日系最先进、也最接近量产的纯电原型车。但这台“究极缝合怪”身上,却全是中国电动车的影子。

PS5手柄遥控驾驶,致敬2012年钥匙遥控的比亚迪;手机智能钥匙、远程控制,致敬2020年的蔚小理;全车5块大屏,致敬2022年的理想;自定义车机主题和Open AI语音助手,致敬2023年的Harmony OS;车机能玩3D游戏,致敬2023年的合创V09 RAZER;车头和车尾的Media Bar彩屏,致敬高合、极氪和智己;

还有最关键的,2026年才能量产交付,致敬贾老板,为梦想窒息

至于360kW双电机四驱、150kW快充、空气悬架、800TOPS智驾算力、45个智驾硬件、能实现城市NOA这些参数,中国电动车早在两年多以前就实现了。
要不是因为车窗和车顶的无边缝设计难度真的高,AR导航还能模拟“怪物猎人”、“海底世界”、“末日废土”这些日系风格,说AFEELA是中国品牌去年发布的新车,都毫不违和。

分析起来,日系电动车落后至少3-5年,还是因为日系依然在沿用过往的OEM思维,即典型的“分工协作”模式——

索尼、高通、日立这类供应商为车企提供娱乐信息系统、智能驾驶软硬件、底盘传动等零部件,实现车企所需的性能指标;本田这样的车企负责组装、调试和售前售后。
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各司其职、井井有条。好处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也更容易管控质量,这正是日系车企一直以来最擅长的。

但到了智能电动车时代,一切都不一样了。

“与车企一直以来建立的世界观不同,如今已是软件定义汽车的年代,比的是谁的技术迭代更快、谁完善的速度更快。很遗憾,只凭传统车企自己根本无法做到。”

曾任本田中国本部长、现担任合资企业董事长兼CEO的水野泰秀敏锐地发现了OEM模式的致命缺点,却无可奈何。

破局的方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就写在中国品牌的日常操作里。

2021年,地平线发布征程5车规级芯片,并和一系列车企达成深度合作。

在那段时间里,有不少中国品牌都放弃了行业巨头mobileye,不仅仅是因为地平线更有性价比,而是因为mobileye的配合度实在是太差了。

我在理想汽车任职的一位朋友跟我说过,当时拿到用户反馈后、希望对方能更新一版智驾软件,但发出去的邮件往往要等好几天才有回复,还要等研发。

几个月后收到新版本,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从那之后,有了资金支持的理想就开始使用地平线的芯片,全栈自研智能驾驶软件。去年16次OTA、新增279项功能,也让理想的智能化表现逐步跻身第一梯队。

包括不少人吐槽的“蔚来NT1平台车型底盘不行”,也不是蔚来的调校能力真的不行,而是因为当时的空气弹簧+CDC减振器完全是大陆提供的一体式解决方案。蔚来想自己调,都无从下手。

而蔚来在NT2平台研发出ICC智能底盘领域控制器之后,也终于在和大陆一轮又一轮的沟通中放开了“黑盒子”的控制权限,才有了去年年底针对NT1平台车型的底盘舒适性升级。

换言之,和供应商联合开发、乃至自研核心技术,才是如今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这也对以往日系车企擅长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形成了降维打击。

最后,做一个小小的预言吧。

在内卷的大背景下,2024年的日系只会更卖不动;如果还不从根源解决问题的话,日系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也会在10年内逐步被中国品牌反超。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TPS2410PWR 1 Texas Instruments 0.8-V to 16.5-V 1.2A IQ 290-uA Igate source N+1 and OR-ing power rail controller 14-TSSOP -40 to 85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3.37 查看
AD694ARZ 1 Analog Devices Inc 4-20mA Monolithic Current Transmitter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6.95 查看
TPS2410PWRG4 1 Texas Instruments 0.8-V to 16.5-V 1.2A IQ 290-uA Igate source N+1 and OR-ing power rail controller 14-TSSOP -40 to 85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暂无数据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