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智驾狂飙
    • 急需“鲶鱼”
    • 市场巨大
    • 结语:大模型推动L4发展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数万亿L4级自动驾驶市场,急需“鲶鱼”特斯拉

05/24 18:10
1321
阅读需 19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摘要:引入“鲶鱼”,加速L4及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

近日,特斯拉CEO马斯克“闪电式”访华。

环球时报援引外媒报道,马斯克此行目的是争取推动特斯拉FSD在华落地,并将其部署在旗下Robotaxi业务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随后发布的《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中,特斯拉国产的ModelY和Model3位列其中。业内认为,这将加速特斯拉FSD入华的进程。

如今,中国智能驾驶革命已到突破时刻。

据不完全梳理,目前中国已经有超50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2023年12月27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智能驾驶应用路线逐步清晰,车路协同、智能网联、车城协同路线也会不断清晰,最终要走向L4级智能辅助驾驶。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麦肯锡团队联合发布的研报《驶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中更是明确指出,中美将最有可能率先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

不得不说的是,针对L4级自动驾驶,业内依然有不同的声音。在近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车百智库汽车产业研究院与华为云组织召开的“加快推动大模型在汽车领域创新应用”高端研讨会上,就有与会代表表示,业内对自动驾驶的紧迫感不够。

因此,此时的中国自动驾驶产业,需要特斯拉这条“鲶鱼”进入,以推进我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同时,如《驶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所言,中国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也将推动全球智能驾驶技术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围绕特斯拉FSD入华,以及L4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的相关内容,试图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智驾发展情况如何?

2为何需要“鲶鱼”特斯拉来促进我国智驾发展?

3我国Robotaxi的未来有多大市场?

4大模型对智驾的推动作用体现在哪里?

智驾狂飙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智能化”下半场,而智能化决定成败。

作为智能化的核心主题,自动驾驶发展迅速。据乘联会、汽车工业协会等数据计算,2023年乘用车L2辅助驾驶(不含高阶自动驾驶)搭载率约38.96%。L2级自动驾驶因其较低的价格与简单可靠的功能,已经取得用户的信任,实现鸿沟的跨越。

从L2到L3的产业演进中,NOA是至关重要的一步。NOA全称为NavigateonAutopilot,通常被业界称为“领航辅助驾驶”或“高阶智能驾驶”。按应用场景分,NOA分为高速NOA和城市NOA。

据中金,2024年2月,乘用车中高速NOA、城市NOA的渗透率分别为9.8%、3.4%。另据九章智驾数据,新能源乘用车中,高速NOA、城市NOA渗透率分别达到20.45%与6.51%,目前以新势力为代表的车企正加速实现100%高速NOA搭载率。

值得注意的事,中国市场上部分车型在技术上已经达到L3级水平,但出于多方面原因的考虑,仍以L2+级辅助驾驶宣传。譬如,城市NOA已经无限接近L3。

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价格区间正在不断下探。2023年的新能源车中,高速NOA功能已经渗透至10-20万区间,城市NOA功能也已经下探至20-30万区间。未来,15万元级市场或将成为自动驾驶决战战场。小鹏汽车宣布将推出具有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10-15万级别的A级汽车。

L4级自动驾驶也在快速发展中,前途可期。据不完全梳理,目前中国已经有超50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例如上海、江苏、杭州等多地已制定自动驾驶相关法规。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认为,中国自动驾驶政策重心已由过去鼓励扩大路测与试点范围,转向支持车型量产和商业化运营落地,以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加速成熟。

2023年12月27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智能驾驶应用路线逐步清晰,车路协同、智能网联、车城协同路线也会不断清晰,最终要走向L4级智能辅助驾驶。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麦肯锡团队联合发布的研报《驶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显示,麦肯锡在2021年和2023年分别展开了对近90位全球领先汽车企业高级管理者的调研,旨在了解他们对L4级别智能驾驶商业化首个实现地区的预期。在2021年的调查中,仅有28%的受访者选择了中国,而到2023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7%,意味着中国成为行业领军者们心目中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智能驾驶商业化的地区之一,与美国地区齐驱而行。

因此,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表示,中国智能驾驶革命已经到突破时刻。在3月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提出,未来18个月内高阶智驾的拐点将到来”,下一个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十年。

急需“鲶鱼”

不得不正视的事,L4级自动驾驶的实现依然面临难题,其推广落地、商业前景、安全性等方面都面临不确定性。

譬如,目前自动驾驶技术无法完全应对所有路况的需求,交通事故发生时的权责判定也尚未明。另外,驾驶过程中占比很小的特殊场景,如突然出现的不规则障碍物、违规驾驶的其他车辆等“边缘场景”,成为制约自动驾驶发展的核心问题。

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menta曾提出,L4级自动驾驶技术想实现规模化,至少要做到人类司机的安全水平,因此需要至少千亿公里的测试,目前没有一家车企的测试里程达标。

在中国,L4级自动驾驶所需的车路云协同技术也面临挑战。中国电信工作人员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中提到,车路协同的难点不仅在软硬件技术上,还涉及车企、通信企业、道路基建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据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测算,想要实现高等级智能道路,单个城市交叉路口设备改造成本约为81.8万元,每公里城市道路的改造成本约为50万元,每公里高速公路的改造成本约为39.7万元。

业内对L4级自动驾驶的实现,出现了不同意见。譬如,有业内人士表示,许多L4级自动驾驶企业还停留在研发或测试阶段,技术方案缺少“最优解”、硬件成本过高,这使得L4级自动驾驶短期内无法规模化量产。元戎启行首席执行官周光曾公开抨击L4级自动驾驶就是“画一个地图出来跑,都是假的。”

2023年3月底,王传福在比亚迪2022年财报交流会上表示,现阶段不断鼓吹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几乎无异于泡沫:“无人驾驶那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它(无人驾驶)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而在2024年1月,王传福依然表示,无人驾驶现阶段不具备落地条件。

2024年5月份,在理想裁员中,智能驾驶团队人数减少到1000人以内。而在此前的2023年10月的理想“理想汽车战略会”上,理想CEO李想还在反思“和友商相比,理想在智驾领域的全力投入只是晚了半年”,并决定加大投入。

对此,在近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车百智库汽车产业研究院与华为云组织召开的“加快推动大模型在汽车领域创新应用”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总结称,行业内自动驾驶的紧迫感不够。

因此,在智能驾驶革命的突破时刻,需要特斯拉FSD这条“鲶鱼”进入,“搅动”智能驾驶市场,推进我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4月2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了《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检测对象为2022年至2023年上市的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检测车外人脸信息等匿名化处理、默认不收集座舱数据、座舱数据车内处理、处理个人信息显著告知等四项要求。其中特斯拉国产的ModelY和Model3符合汽车数据安全合规要求,且是名单中唯一一家符合合规要求的外资企业。

“特斯拉FSD在解决数据安全问题后,其入华已是万事俱备。”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表示。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也表示,FSD入华肯定能加快自动驾驶相关体系的规范和优化。同时,中国丰富的商业应用场景也有利于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百花齐放和量产规模的快速放大,从而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进程。

市场巨大

除了乘用车,L4级自动驾驶还有其他突破空间。

在载货商用车中,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场景已相对清晰。目前,中通、圆通、申通等物流公司已经开始在长距离物流运输中使用智能驾驶重卡;在校园、写字楼等环境,通过无人小车进行从快递站到客户手中的物流配送也较为常见。

另外,B端共享出行领域对发展L4级自动驾驶十分友好,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则是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绝佳“试验田”。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商业模式、道路管理等现实因素,目前Robotaxi或是自动驾驶最先落地,也最有落地可行性的场景,而且商业前景巨大。

“L4级别的全无人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一定是今后网约车发展的一个不可逆的趋势。”T3出行副总裁李京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华泰证券等机构预测,到2030年,国内Robotaxi的成本将降至1元/公里左右,低于有人驾驶网约车服务成本,将可能使Robotaxi取代有人网约车。因此,2026年Robotaxi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2030年,国内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近5000亿元。

特斯拉对Robotaxi很感兴趣。马斯克于4月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特斯拉将于8月8日推出Robotaxi。环球时报援引外媒报道,马斯克此次访华的目的,就是争取推动特斯拉FSD在华落地,并将其部署在旗下Robotaxi业务上。

我国Robotaxi发展迅速。4月7日,广汽埃安和滴滴官宣,双方合资成立的广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工商执照,这是L4自动驾驶公司和车企为了打造Robotaxi量产车,在国内成立的首个合资公司。目前首款车型已完成产品定义,正在进行设计造型的联合评审,计划明年实现量产。

百度自2013年以来对自动驾驶的投入已达十余年,已成为其最重要支出。

如今,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的商业化进展迎来重大突破。2024年2月,百度方面宣布,其全无人自动驾驶车辆的服务范围从武汉江北(汉阳和汉口部分区域)跨过杨泗港长江大桥及武汉白沙洲大桥,扩展至了武昌。接下来,萝卜快跑会在武汉的大半个城区开展商业示范运营。这是萝中国无人车行业也第一次实现了城市级商业示范运营。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此前的财报会上明确表示,2024年萝卜快跑将继续降低运营成本,推动单车经营盈亏平衡,再寻求扩张到更多城市。2024年3月,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在2024中国汽车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直言:“不了多久,无人驾驶就会像今天的电动汽车一样,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史上的一个骄傲。”

未来特斯拉若进军中国Robotaxi市场,无疑能起到“鲶鱼”的作用。文远知行曾对界面新闻表示,特斯拉Robotaxi如果能真正落地国内,将“提振行业信心”。

Robotaxi的大规模商业化,也将带动乘用车L4级自动驾驶的实现。德邦证券分析师陈蓉芳看来,特斯拉Robotaxi的推出将有望加强FSD的商业变现能力,反哺FSD规模化的路测数据,从而两者形成推送特斯拉自动驾驶不断突破的正向双螺旋。特斯拉若进军国内Robotaxi市场,也会间接“搅动”国内L4级乘用车市场,起到“鲶鱼”作用。

《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多家相关企业,均表示看好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有自动驾驶企业相关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这是好事,一起做大蛋糕,加速智能驾驶的用户渗透率和市场容量。”

据中金公司预计,我国高速城际物流潜在市场规模达3.3万亿元,矿区无人驾驶市场近6700亿元,无人末端配送市场达1700亿元;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市场近1.7万亿元,自主代客泊车市场规模约800亿元。由此可见,我国L4级自动驾驶的未来市场规模达数万亿元,将是一个巨大的“蛋糕”。

据《驶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中国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也将推动全球智能驾驶技术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结语:大模型推动L4发展

无论乘用车L4级自动驾驶的实现,还是Robotaxi的商业化,都有一堆难题亟待解决。

对此,在近期召开的“加快推动大模型在汽车领域创新应用”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代表表示,不能忽视大模型对自动驾驶的推动作用。大模型将会对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汽车行业需要拥抱大模型。

与会代表认为,大模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纯自动驾驶L4、L5的实现,也许要很长时间,因为遇到了很多难题,但是大模型的出现,有可能把这些问题一股脑的全解决掉。”

过去的机器视觉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关注的更多的是感知精度、长尾问题,总会出现未知的场景,只会停留在辅助驾驶的阶段。FSD通过更多的数据去训练一个端到端的系统,是逼近人类驾驶。但是,大模型一旦注入到自动驾驶领域,将是颠覆性的创新,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大模型认知+感知,将加速自动驾驶的到来”。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目前车企和大模型的技术需要有更好的协同,从而尽快来确定整车和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的协同关系,来确保先进的算法、先进的技术能够尽快上车。

(完)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麦肯锡团队联合发布的研报《驶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点击阅读原文,可查阅此研报及其他相关研报。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ACS758KCB-150B-PFF-T 1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Analog Circuit, 1 Func, BICMOS, PACKAGE-5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9.7 查看
L9942XP1TR 1 STMicroelectronics Stepper Motor Driver for Bipolar Motors with microstepping & programmable current profile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4.47 查看
A3979SLPTR-T 1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Stepper Motor Controller, 2.5A, NMOS, PDSO28, 1.20 MM HEIGHT, LEAD FREE, MO-153AET, TSSOP-28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8.4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