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01汽车芯片短缺分析
    • 02芯片行业几个细分品类的成长规律
    • 03持久战与大周期中的小周期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为什么芯片预测失效了?

2022/03/15
1101
阅读需 14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2022年3月5日,远川研究所一季度策略会上,科技组分析师杨健楷做了《2022年芯片产业链的变与不变》的主题演讲,现分享如下:

01汽车芯片短缺分析

为什么关于芯片产业的预测失效了?现在芯片产业最根本的症结是发生在什么地方?我以汽车芯片为例来做一个分析。

从产业链的层面来看,一年多前,当汽车芯片短缺爆发的时候,人们探究其原因会发现,供应链体系本身有很大的问题。我们看这个图:

最上面是汽车的整机厂商。下面一层是零部件厂商,有A、B、C三个公司。然后再往下还有二级承包商,数量又多了一些。但是到了第三级的半导体生产商,所有二级承包商都委托给了瑞萨。因此,虽然汽车公司是在层层分包,第一层和第二层越来越多,产业链风险应该是被分散了,但很不凑巧,到了第三层、第四层,由于比较森严的等级制度,他们没有发现,原来半导体的集中度竟然这么高。

这个图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画出来,瑞萨把相当产量的MCU订单委托给了台积电去代工。ihs的报告显示,台积电承担了全球70%的汽车MCU的生产。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

因为汽车产业是GDP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国政府开始介入。大家想到第一步会怎么做?首先,政府向台积电施压,要求台积电能否将本国企业订单往前排?大家都想插队,这个是最简单的措施。然后,工信部开始采取撮合供需名录的措施。如果关注新闻的话,你就会发现,在春节前后,工信部官员非常着急去做这个事情,可见非常急迫。

以上是应急的措施,那么长期的措施是什么?各国政府反应过来就会发现,为了应对风险,必须建立自己的半导体工业,随后,欧美日韩都推出了规模非常庞大的半导体产业补贴计划。

欧洲的可能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但是美日韩三国都是认真的:

美国的补贴计划是以几百亿美元来算;

日本的索尼和台积电合资建厂,现在已经开始招工程师,而且面向应届生的工资比日本本土更高;

韩国是财阀负责牵头,到目前已经有了一些产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各国政府做了一些动作之后,汽车芯片最终成为一个带有地缘政治角力的领域。

经过台积电的努力,在2021年中,大家预测芯片短缺可能有所缓解,但是突然马来西亚又爆发了疫情。这个疫情当时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截图,就是博世中国区的总经理说,大家都不要来催我们了。大家为什么会催博世呢?因为博世是汽车主机厂面临的最直接的供应商,但是后面大家发现好像催博世没什么用。为什么?因为博世也是把订单更多委托给了其他厂商,例如英飞凌等汽车芯片厂商。

之前MCU的短缺有所缓解,但马来西亚疫情爆发后,汽车芯片短缺的品类又进一步扩张了。

功率半导体和MCU这种数字芯片不一样,主要是处理电相关的,重要性一点不低。一方面,英飞凌、安森美在东南亚有几座晶圆代工厂。同时,汽车芯片尤其是功率芯片的封装环节很重要,并且该环节要提高良率是不容易的,正好当时疫情爆发的槟城分布着很多封装厂,还是封装汽车芯片的。

于是,汽车功率半导体的制造和封装同时出现了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把汽车芯片厂员工的生命安全保障好,即生命权重于供应链。从这个案例能够看出,因为每个国家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如疫情防控能力等)不一样,导致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到了2021年底,工信部说,汽车芯片短缺正在缓解。但是正在此时,俄乌冲突爆发了。

现在关于俄乌冲突对于半导体的影响,相关报道已经比较多见了,我简单讲几个点。

第一个,乌克兰是最大的电子特种气体的供应地。这和乌克兰本国的钢铁工业有关,钢铁工业所产生的附加气体成本比较低,于是成为半导体厂商比较好的选择。乌克兰供应了超过一半的电子特气,某几个元素都是该国提供,打仗必然会影响供给。

第二点,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紧密的联系在于能源。如果关注德国的供电以及能源结构的话,会发现德国的能源有三四成来自于俄罗斯。现在,一方面由于美国的介入,非常重要的天然气供应工程——北溪二号已经停止了审批,相关的公司主体已经破产。那么德国后续的能源供给会不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且,德国是英飞凌这些汽车芯片厂商所在的国家,是汽车芯片供应大国。长远来看,这也会引发一连串的风险。

所以,全球秩序突变让芯片产业又产生了一些动荡。

在复盘汽车芯片短缺后,我们总结一下,为什么芯片产业链回不到从前了?

第一点是地缘政治角力。第二点是国家的治理水平其实是有差异的,尤其是面对疫情的时候。第三点,逆全球化。

2018年之前,一个良好运转的芯片产业链,是充分的全球化、自由化的产物。大家再怎么搞,也基本上遵循市场经济手段进行竞争,不会断供。但自贸易战、芯片断供和突发疫情后,之前能够让芯片产业链按照经济规律运行的环境已经不存在了。

但是,仍然有很多预测还是按照市场供需的逻辑去推演,这其实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市场供需已经变成了次要因素,首要因素是诸多不可预测的政治因素。

由此,衍生出两点判断:第一点,对于任何关于芯片产业的长周期的半年以上的市场预测,可能都有点问题。第二点,在外部环境继续动荡的情况下,中国为了保证自己的供应链安全,一定会非常坚定地推进芯片国产化。

02芯片行业几个细分品类的成长规律

然后,讲几个细分芯片品类的成长规律大概是怎么样的。

第一个是功率半导体,去年新能源行情好,大家对汽车IGBT关注很多,大家的预期有时候很高,有时候很低,波动大。

我们以时代电气的大功率IGBT作为一个例子,讲一下产业的发展规律是怎么样的:

首先,他们收购了英国的一家公司,学习两三年;然后再回国建产线,量产爬坡两三年;最后真正把产品做好,供给中车两三年。经过了六年的蛰伏,终于在2014年,产品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标准,能够和外国产品竞争了,这个时候才开始大规模进入市场,但是等进入的时候,依然会面临一个痛苦的事情,就是外国厂商和他打起了价格战。当然,中国的半导体厂商所拥有的各种要素成本和外国竞争对手相比较低,因而有能力进行价格战。

因此,半导体等高技术产品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其实是一个很漫长的周期。即便新能源行情再好,车规级IGBT的产品发展还是应该遵循以下规律:

首先是打入供应链,然后证明产品可靠性,进一步获得客户信任,然后再缓慢积累声誉,逐年提高复购率,最后下游需求扩张、快速成长。

然后是射频和模拟,射频领域大家对于卓胜微都了解的非常多了。

卓胜微的成功,印证了一条重要的规律,即任何一家中国半导体公司,想要获得非常好的资本回报,需要占据国内领先、全球一流的位置。国内领先是指国内第一名,全球一流是指除了欧美日韩头部厂商之外的第一名。任何一家国产半导体公司只有达到这样的产业站位,其产品和毛利才有长久的支撑。否则站位再低一点,可能就会有问题。卓胜微发展到现在,其LNA和switch两个产品在全球的市场率都是10%左右,不要看这个数字好像是有点低,但很不容易。因为排在卓胜微前面的,都是国外的IDM大厂。

那么国产半导体公司的天花板是在哪儿呢?

现在大家说国产化替代,会下意识或者潜意识认为,国产化替代是要把中国境内所有的同类半导体企业(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替代掉。但是目前来看,现阶段中国芯片公司的天花板,可能就是在中国市场做到三分天下,或者说能够占据1/3的市场。中国作为一个继续开放的市场,超过1/3,国产公司再要去往上打,到处是外商的地盘,他们肯定是要死守的,因为毛利更高,对于研发强度要求更大。那么当国产半导体公司进入深水区域后,一定是要慢慢才能把事情给做起来。

与射频相比,模拟芯片相对较好。

在模拟芯片领域,除了TI和ADI之外,美股有一家叫芯源系统的公司,只有不到2%的市占率,但是常年增长,资本市场的表现很好。由此来看,模拟芯片比较好的一点是,即便公司的市占率只有1%、2%,因为战略非常清晰,即通过产品目录找到合适的产品,增长空间也很大。

所以,我们在选择一个比较长期、比较好的芯片赛道的时候,替代的难度与替代的空间,是第一考量因素。

03持久战与大周期中的小周期

最后是两个判断:

第一个,为什么国产芯片的发展是持久战?

在2018年、2019年的时候,大家还会怀疑芯片是不是国产化一阵儿,就没后续了?因为之前发生过这样的事。但是,现在国产化一定会坚定走下去。因为,目前的地缘紧张是难以预料的,国际秩序动荡已经持续好几年了。当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芯片是一定要搞下去的。

那么会不会速胜呢?国产化替代三五年就可以实现么?

三五年其实也是一个比较短的时间。中国市场肯定是要继续开放的,那么外资在中国会继续维持比较好的商业策略。在达到一个天花板之后,国内厂商要继续竞争是比较困难的。即便在中国市场,很多时候除非是特别低端的芯片产品,否则国产芯片也是无法独占市场的。另外,我们在很多关键环节,如EDA、设备等,仍然需要补课,这种补课也是长期才能完成的。

因而,芯片国产化是一个持续的大周期,而科创板只是一个起点。

明确了大周期之后,一个大周期之内,也一定会有小周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过去的三四年间,我们已经经历了两个小周期,最近的第二个小周期,起于2021年初。

最后两点:

第一点,大家一定不要像互联网一样去谈芯片的预期。互联网是什么概念?互联网是以比特的形式传输信息,比特通过光纤以光速传输,它的扩张是无限的。但是半导体本身是实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更不用说还会面临下游的景气度变化。

所以,作为一个实业,半导体的成长注定是会有曲折的。大家一定不要过度乐观,但也不要悲观。半导体行业出现的一些烂尾、曲折、暴雷不稀奇,中国在经历了几轮芯片周期之后,宏观政策上已经有了一些进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LTC4365IDDB#TRMPBF 1 Analog Devices Inc Overvoltage, Undervoltage and Reverse Supply Protection Controller
$4.52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饭统戴老板小伙伴们的科技后花园,用投资视角,扒巨头秘史,没有客气,只有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