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接下来,详细为你说下单片机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单片机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1.单片机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1.芯片化探索阶段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Fairchild(仙童)公司首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单片机F-8。随后Intel公司推出了影响更大、应用更广的MCS-48单片机系列。
2.结构体系的完善阶段
Intel在MCS-48探索成功的基础上很快推出了更加完善的、典型的单片机系列MCS-5l。MCS-5l系列在总线结构、指令系统、系统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完善。
3.从SCMC向MCU化过渡阶段
Intel公司在推出MCS-51单片机后,推出了的MCS-96单片机,将一些用于测控系统的模数转换器(ADC)、程序运行监视器(WDT)、脉宽调制器(PWM)、高速I/O口纳入片中,体现了单片机的微控制器特征。
4.MCU的百花齐放阶段
单片机逐步工业控制领域中普遍采用的智能化控制工具。为满足不同的要求,出现了一系列高速、大寻址范围、强运算能力和多机通信能力的8位、16位、32位通用型单片机和专用型单片机,以及形形色色各具特色的现代单片机。
2.单片机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单片机的组成
以MSC-51系列单片机为例,单片机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口、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等。
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单片机自动完成赋予它的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单片机执行程序的过程,即一条条执行的指令的过程,所谓指令就是把要求单片机执行的各种操作用的命令的形式写下来,这是在设计人员赋予它的指令系统所决定的,一条指令对应着一种基本操作;单片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就是该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不同种类的单片机,其指令系统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