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纳微半导体:营收快速增长与净利润快速下滑
    • 镓未来:高效制造+产业生态
    • 从氮化镓布局看小米产业投资思路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隐藏在纳微半导体、珠海镓未来背后的小米

11/28 17:39
2860
阅读需 17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传统的硅基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场、更低的导通电阻和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它能够在高频高压环境下稳定工作,尤其适合功率器件射频器件和快充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根据行业预测,全球氮化镓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迎来高速增长,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其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消费电子5G通信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这使得氮化镓成为未来技术竞争的战略高地。

氮化镓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始于2019年,随着制程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其应用逐步从高端工业扩展至消费电子领域。2019年10月,OPPO率先推出采用氮化镓技术的65W快充充电器,标志着氮化镓快充技术正式进入主流市场。紧随其后,小米于2020年2月发布65W氮化镓充电器,体积较传统充电器缩小40%,成为业内首个单独零售氮化镓快充产品的企业。

根据目前的公开资料,纳微半导体(Navitas Semiconductor)和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背后,都站着同一位投资者——小米。

纳微半导体:营收快速增长与净利润快速下滑

纳微半导体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是全球首家推出氮化镓(GaN)功率集成电路(IC)的公司。其核心技术GaNFast™功率IC将氮化镓功率器件、驱动器、控制模块和保护功能集成在单片中。相比传统硅基技术,这种集成方案在效率、尺寸和成本方面实现了革命性突破,推动了高效、紧凑的功率转换技术的发展,也为全球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全新动力。

纳微的GaN功率IC率先在快充市场取得突破,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设备。例如,小米、三星、戴尔、联想等国际品牌均采用了其技术,这种技术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氮化镓快充器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

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成功后,纳微积极扩展其技术在电动汽车和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公司成立了全球首家氮化镓车载充电芯片设计中心,专注于研发适用于车载充电器(OBC)、DC-DC转换器和牵引逆变器的高功率GaN功率IC。此外,纳微的GaN技术在太阳能和储能市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使得太阳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具备更高的能效比和更低的运营成本,特别是在家庭储能和工业应用中表现出色,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解决方案。

纳微的GaNFast™通过集成多个功能模块,简化了设计并提升了性能,解决了传统硅基电路中驱动损耗和控制难题。与硅基器件相比,GaNFast™因其高频特性,能有效降低系统中的电磁干扰和发热量,同时显著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快充、电源管理和高性能电源转换领域,是实现小型化和高能效的关键。

优势:低功耗与高效率

纳微的GaN功率IC在高频、高压和大功率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例如,使用GaNFast™的电源系统效率高达93%以上,相比传统硅基方案高出约10%。同时,系统体积减少近50%,为消费电子市场提供了高效、紧凑的电源解决方案。这些优势推动了氮化镓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普及。

创新:GaNSense™与GaNSafe™

纳微通过GaNSense™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其功率IC的智能化水平,将实时监测和保护功能集成于GaN功率IC中。这项技术可在极短时间内检测并防护过载或短路风险,大幅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GaNSafe™优化了器件保护机制,减少因误操作或极端条件对功率器件的损害,使产品更加耐用、稳定。这些技术创新为纳微在氮化镓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环保低碳

纳微的氮化镓技术不仅专注于性能提升,还致力于实现绿色科技目标。相比传统硅方案,每颗GaN功率IC可减少高达4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据预测,到2050年,纳微的氮化镓技术有望累计减少2.6 G吨的碳排放量。这种环保特性不仅增强了产品吸引力,也提升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品牌影响力。

纳微半导体关键财务数据,来源:与非研究院整理,纳微半导体历年年报

从2020年至2023年,纳微半导体的总资产从6.40亿元增长至21.27亿元,累计翻了三倍以上。这一快速增长表明,纳微半导体在短短四年内实现了显著的规模扩张,得益于行业对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技术需求的爆发性增长。

同期净资产从5.35亿元增至17.04亿元,增幅超过两倍,反映出公司在资本积累方面表现稳健。净资产增长意味着股东权益的增加,这得益于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升了长期价值。纳微半导体的股东在过去几年内受益于企业稳健的资产积累和盈利能力。

从营业收入来看,2020年纳微半导体实现收入2.05亿元,到2022年达到峰值7.06亿元。但2023年回落至5.87亿元,显示出市场需求波动对企业收入造成了压力。与此同时,净利润从2022年的2.75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0.69亿元,跌幅高达75%。尽管纳微半导体在技术布局和市场扩展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盈利能力的大幅下滑为公司未来发展敲响了警钟。

2023年,纳微半导体的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7.54%,较2020年的16.59%有大幅提升。研发支出的增加为产品技术迭代提供了保障,有助于巩固其在氮化镓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然而,研发支出的提升也直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对短期内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影响。

综合公开的财务数据分析,纳微半导体的盈利能力下降可能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

市场需求放缓: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出现调整,第三代半导体的需求增速可能不及预期。

成本压力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链紧张可能增加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研发支出增加:尽管研发投资为未来打下了基础,但短期内其对利润的侵蚀效应较为显著。

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玩家的增多,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可能导致公司毛利率承压。

截至2023年,纳微半导体的GaN功率IC累计出货量已超过7500万颗,客户覆盖全球排名前十的移动设备制造商。纳微明确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6.4亿美元营收,成为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重要推动者,目前来看这个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根据行业预测,全球氮化镓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以超过30%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大。纳微半导体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仍然具有显著的市场机会。然而,行业增长的另一面是竞争的加剧。国内外半导体巨头纷纷加大对氮化镓技术的投入,行业激烈竞争的时间窗口即将来临,这对纳微半导体维持市场领先地位提出了更高要求。

镓未来:高效制造+产业生态

纳微半导体与镓未来对比,来源:与非研究院整理

除了纳微半导体,小米还通过顺为资本投资了另一家氮化镓公司珠海镓未来。

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是一家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功率器件研发、设计与生产的企业。公司由IEEE Fellow吴毅锋博士领导,团队成员包括深港微电子学院创始人及前华为海思化合物半导体核心成员,具有丰富的产业化研发和运营经验。

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在短时间内获得了20余项专利,其专利覆盖从器件结构到电源系统设计的全过程。特别是“半导体器件制作方法”专利显著降低了制作成本和时间,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器件可靠性。这些成果为镓未来在国内市场占据技术优势奠定了基础。

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覆盖30W至10KW的全功率范围,广泛应用于电动车、5G通信、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源和储能逆变器等领域。其中,在储能和户外电源领域,其双向逆变器产品凭借高效率、小型化和轻量化特点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据了解,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市场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基础,客户包括华为、理想汽车、小米和三安半导体等知名企业。

镓未来的产品覆盖广泛,从30W到10kW的氮化镓功率器件及系统设计解决方案,涵盖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储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应用领域。其产品主要包括650V至900V的氮化镓功率器件,具备高耐压、低导阻、快速开关速度等特性,能够满足硬开关桥式电路、图腾柱PFC、HVDC降压电路等高频、高功率场景的需求。封装形式方面,镓未来提供多样化选择,包括PQFN、DFN、TO-252、TO-247等贴片和插件封装,满足不同功率和散热需求的应用场景。公司率先实现了中大功率氮化镓器件的量产,并推出了800W至3600W的服务器电源算力电源产品。

在财务与投资方面,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浙江创智和深圳世联行集团均对其进行了资本投入。浙江创智增资4000万元,占股3.56%,助力镓未来进一步扩大技术研发和生产规模。

目前,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目标主要聚焦国内市场,通过建设氮化镓晶圆厂和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计划在未来三年实现氮化镓器件成本的大幅降低,以突破行业应用瓶颈。可以说,珠海镓未来的“高效制造+产业生态”模式与纳微半导体的“全球化+多领域拓展”战略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目前全球氮化镓市场被英飞凌、纳微半导体、PI、EPC等巨头主导,国内又面临英诺赛科等本土强劲对手的竞争下,镓未来的挑战依然很大。小米对镓未来的投资,体现了其布局氮化镓技术国产化的战略意图。镓未来的目标不仅限于国内市场,其已与国际厂商如Transphorm建立深度合作,并计划建设世界领先的氮化镓晶圆厂。

从氮化镓布局看小米产业投资思路

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小米不仅在产品端引领技术应用,更在产业链布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小米对氮化镓技术的早期关注和持续投资,显示了其对技术趋势的敏锐判断力。从2019年氮化镓技术初步应用开始,小米就通过与纳微半导体的合作推出65W GaN充电器,不仅迅速抢占市场先机,还带动了快充技术的整体发展。

小米的投资不仅为氮化镓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市场背书。通过资金注入和市场实践,小米帮助纳微半导体拓展销售渠道,迅速提高其市场知名度。类似地,小米对镓未来的投资则旨在推动国内氮化镓技术的国产化应用,覆盖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的广泛领域。

小米的战略不止于资金层面,还通过大规模采购和生态链整合,直接降低了氮化镓产品的生产成本。例如,小米推出的65W氮化镓充电器当年售价仅149元,这一价格创行业新低。背后的关键在于小米与氮化镓供应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通过规模化效应分摊研发与生产成本,从而让技术更易被消费者接受。

在氮化镓快充技术刚刚问世时,许多消费者对其认知有限。小米率先推出氮化镓充电器,通过高性价比产品迅速普及这一新兴技术,同时带动其他厂商的跟进。例如,苹果、华为等厂商紧随其后推出GaN快充产品。小米以自身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不仅将氮化镓推向主流市场,还有效推动了上下游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方面的投入。

随着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增加,小米的投资战略也展现了其前瞻性。通过投资国内企业,构建本土化氮化镓供应链,小米有效降低了对国外厂商的依赖。

近年来,小米通过生态链投资模式,从智能手机起步,逐步扩展到智能生活场景硬件公司。小米投资了超过200家硬件生态链企业,并通过这些企业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智能生态系统。小米通过设立多个产业投资基金,如湖北长江小米产业基金和北京小米智造基金,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布局。这些基金主要投资于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以提升供应链控制能力和品牌竞争力。

小米的投资策略强调支持国产替代和投资与国外同一起跑线的新兴技术。例如,小米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重点包括国产替代和新兴技术领域,如射频、FPGA、Wi-Fi、高端模拟IC等。此外,小米还注重投资新材料、智能制造、AI芯片等前沿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小米通过顺为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小米私募股权基金等投资平台,覆盖了汽车全产业链,包括车载芯片、激光雷达、视觉传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动力电池等领域。此外,小米还对多家造车新势力如蔚来、小鹏进行了投资,并在智能驾驶和芯片领域投资了纵目科技、黑芝麻、智行科技、Momenta等企业。

结合小米对氮化镓产业链的投资,可以看到小米正进一步扩展了其智能生态系统的技术边界。从智能手机到家用电器,再到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解决方案,氮化镓技术在小米生态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这种多元化的生态协同,不仅提升了小米品牌的综合竞争力,也为其开拓新市场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巨大的终端吞吐量,产业投资赋能和绑定上游零部件供应链生态,小米已经形成世界级硬科技资本生态。

小米

小米

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在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手机市场进入了前五名,特别是在印度,连续5个季度保持手机出货量第一。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带动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同时建成了连接超过1.3亿台智能设备的IoT平台。

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在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手机市场进入了前五名,特别是在印度,连续5个季度保持手机出货量第一。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带动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同时建成了连接超过1.3亿台智能设备的IoT平台。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