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牛科技

微信公众号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参与最新论坛话题和活动

业内领先的半导体封装材料工程师,公司产品包括锡膏、助焊剂、清洗液、纳米银胶、导电银胶等。 收起 展开全部

  • 文章
  • 视讯
  • SiP 封装与锡膏等焊料协同进化之路​
    SiP 封装因 SoC 成本飙升应运而生,通过异构集成平衡性能与成本。其进化分三阶段:初级集成推动细间距锡膏发展,异构集成催生低温锡膏与高导热银胶,Chiplet 时代要求亚微米级焊材。焊料企业通过锡粉微球化、助焊剂高活性化等技术,匹配 SiP 的细间距、低温、高可靠需求。未来,超低温、自修复、多功能焊材将助力 SiP 向跨域集成突破。
  • 锡膏在晶圆级封装中遇难题 从工艺到设备全解析​
    锡膏在晶圆级封装中易遇印刷桥连 空洞、回流焊焊点失控、氧化、设备精度不足等问题。解决问题需平衡工艺参数,同时设备也需要做精细调准。
  • 晶圆级封装的 隐形基石 锡膏如何决定芯片可靠性
    晶圆级封装中,锡膏是实现电气连接与机械固定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凸点制作、植球工艺及芯片 - 基板互连等关键环节。主流采用 SAC 系、Sn-Cu 系、Sn-Bi 系等无铅锡膏,需满足高精度印刷、优异润湿性、高可靠性及低残留等严苛要求。
  • 如何精选SMT生产工艺锡膏 5大核心要素带你解析
    SMT 生产选择锡膏需从五大维度系统考量:焊接温度、颗粒度、助焊剂、环保合规、成本与可靠性。科学选型需经历需求分析、案例对标、小样测试、动态优化四步,确保焊点良率与长期可靠性达标,为 SMT 生产提供核心材料保障。
  • 固晶工艺如何撑起芯片封装的 第一关 从LED到功率芯片的连接密码
    固晶工艺是将芯片固定在基板上的关键工序,核心解决“芯片如何稳定立足”,广泛应用于 LED、功率半导体、传感器等领域。与引线键合(金线/铜线)、倒装芯片(焊球/焊膏)、底部填充(环氧树脂)等工艺协同,构成封装连接体系。固晶锡膏凭借高强度(剪切强度 40MPa+)、高导热(60-70W/m・K)、精密填充等优势,成为高端场景首选,分高温型、中温型、高导型,适配不同耐温与散热需求,是高温、高功率器件的“刚需”连接材料,奠定芯片封装的可靠性基础。
  • 锡膏是如何在Mini LED固晶扮演 微米级连接基石
    Mini LED固晶面临精度(±5微米)、散热(功率密度100W/cm²)、均匀性(间隙5-50微米)三大挑战,固晶锡膏通过超细颗粒(5-15μm)、高导热合金(60-70W/m・K)、环境适配配方,成为破解难题的核心材料。COB、COG、MiP等封装工艺对锡膏的黏度、强度、耐温性提出差异化需求,推动锡膏在颗粒度、合金体系、助焊剂上持续创新。行业趋势显示,设备精度提升、材料配方优化、晶圆级工艺(如COW)的协同进化,正加速Mini LED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化应用,而固晶锡膏作为“微米级连接基石”,将持续支
  • 固晶锡膏如何征服高功率封装 一文破解高密度封装的散热密码
    固晶锡膏是专为芯片固晶设计的锡基焊料,通过冶金结合实现高强度、高导热连接,对比传统银胶与普通锡膏,具备超高导热(60-70W/m・K)、高强度(剪切强度40MPa+)、精密填充(间隙5-50μm)等优势。分高温型(SnAgCu)、中温型(SnBi)、高导型,适用于功率半导体、LED 显示、汽车电子、先进封装等场景,解决高功率散热、振动耐受、精密间隙填充等难题。选型需结合芯片耐温、间隙精度、环境要求,以金属级连接提升器件可靠性与性能上限,成为高端封装的关键材料。
  • 激光锡膏如何改写精密焊接规则 从原理到应用深度解析
    激光锡膏通过“局部激光加热” 颠覆传统回流焊的“全局加热”模式,具备微米级精度(±2μm)、低热损伤(热影响区<0.1mm)、高抗振性(剪切强度 35MPa)等优势,分低温、中高温、高导抗振三大品类,适用于3C精密焊接、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5G功率电子、先进封装等场景。相比普通锡膏(常规 SnAgCu 合金,适合中低端场景),其在精度、耐温、可靠性上实现突破。未来将向纳米配方、智能化、绿色制造方向发展,为高端制造提供极致连接方案。
  • 你了解锡膏制作过程吗——从纳米级原料到工业级成品的精密制造之旅
    锡膏制备从精选高纯度金属合金粉末(如SnAgCu)与助焊剂开始,经预混合、研磨分散、均质搅拌、检测包装四大核心步骤:预混合在真空环境低速搅拌,研磨通过三辊轧机破碎团聚颗粒,均质搅拌确保黏度稳定,最终经粒度分析、活性测试、回流焊验证等检测,合格产品以氮气保护灌装。关键控制点包括环境洁净度、设备精度与批次追溯,确保锡膏成分均匀、焊接性能优异,为电子制造提供可靠连接材料。
    你了解锡膏制作过程吗——从纳米级原料到工业级成品的精密制造之旅
  • COB 封装如何选对锡膏?5 大核心要素带你解析
    COB 封装选锡膏需从五大维度系统考量:根据 LED 照明、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等场景的耐温、抗振、精度需求,匹配焊接温度(硅芯片用低温锡膏,碳化硅器件用中 / 高温锡膏)、颗粒度(常规场景选 T5 级 15-25μm,精密场景用 T6/T7 级 5-11μm)、助焊剂特性(免清洗需高绝缘电阻,高湿环境用低卤素配方),并平衡成本与可靠性(低端产品选性价比方案,高端场景优先性能)。通过需求拆解、小样验证、量产优化三步法,确保焊点在耐温、精度、抗振等多维度达标,为 COB 封装提供可靠连接保障。
    COB 封装如何选对锡膏?5 大核心要素带你解析
  • 从微米级焊点到零热损伤:激光锡膏如何突破传统焊接极限?
    激光锡膏是为激光焊接设计的特种焊料,通过 5-15μm 超细合金粉末与低残留助焊剂,实现±5μm精度的微米级焊接,热影响区半径<0.1mm,保护热敏元件。适用于消费电子(手机芯片)、汽车电子(电池模组)、医疗设备(心脏起搏器)及新能源(光伏电池)等领域,具备纳米级精度、低热损伤、高可靠性与工艺兼容性。使用需控制温湿度(18-28℃,20-60% RH),匹配 915nm 激光器及视觉定位系统。
    从微米级焊点到零热损伤:激光锡膏如何突破传统焊接极限?
  • 激光锡膏如何改写新能源汽车焊接规则?三电系统可靠性升级全解析
    激光锡膏通过微米级精度与低热损伤特性,破解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焊接难题:电池模组焊接使内阻降低 8%、抗振性能提升 3 倍,适配固态电池;电机控制器焊点导热率提升 20%,满足 800V 高压平台高频需求;车载电子焊接保护精密元件,雷达测距误差缩小 20%。
    激光锡膏如何改写新能源汽车焊接规则?三电系统可靠性升级全解析
  • 如何快速辨别锡膏品质?5 个关键维度教你科学检测
    辨别锡膏品质可从五大维度展开:外观(银灰色均匀膏体,触变性、黏度达标)、成分(高纯度合金粉末,颗粒度分布合理,助焊剂活性强)、工艺性能(印刷饱满、润湿性好、空洞率低)、可靠性(耐高温、抗振动、存储稳定)、检测工具(从基础观察到专业设备检测)。通过外观初筛、成分分析、焊接验证、可靠性测试的全流程把控,结合行业标准,可科学判断锡膏优劣,确保焊点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如何快速辨别锡膏品质?5 个关键维度教你科学检测
  • 小锡膏解决大问题:新能源汽车电池焊接如何攻克可靠性难题
    新能源车企在电池包焊接中遇焊点开裂、空洞问题,原因为普通锡膏抗振性不足、颗粒粗易划伤极片、助焊剂残留腐蚀。通过采用纳米级锡银铜合金粉末(≤45 微米),添加镍元素增强抗疲劳性,改用中性无卤素助焊剂,配合分段预热和氮气保护工艺,焊点抗拉强度提升 40%,空洞率从 8% 降至 1% 以下,经严苛测试性能稳定。案例表明,高端制造中锡膏需结合环境、器件、工艺针对性优化,体现 “中国智造” 向精细工艺迈进。
    小锡膏解决大问题:新能源汽车电池焊接如何攻克可靠性难题
  • 微纳米锡膏是如何掀起精密焊接领域新革命的?
    微纳米锡膏凭借其粒径小、助焊剂活性强、印刷性能佳等特点,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封装、医疗器械、军工航天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能满足高密度、小尺寸元件的焊接需求,还能提高焊接质量和产品的可靠性,是电子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高性能材料。
    微纳米锡膏是如何掀起精密焊接领域新革命的?
  • 焊点空洞怎么办?3 招堵住锡膏焊接的 “气孔陷阱”
    锡膏焊接出现空洞,多因锡膏受潮氧化、温度控制不当、器件焊盘配合不密导致气体滞留。降低空洞率需严格管控锡膏储存使用,确保成分均匀;精准调节温度曲线,分阶段预热活化助焊剂并控制焊接冷却过程;做好焊盘清洁、器件贴装和设备维护等细节。通过小样测试记录参数,可快速定位问题,做好 “气体管理” 方能提升焊点可靠性。
    1702
    05/06 09:30
    焊点空洞怎么办?3 招堵住锡膏焊接的 “气孔陷阱”
  • 焊锡膏如何悄悄决定波峰焊的焊接质量?从这五个方面看懂门道
    焊锡膏从多层面影响波峰焊质量:1. 核心配方中,金属粉末熔点需与焊机温度匹配,纯度影响焊点强度,助焊剂活性需平衡去氧化与腐蚀性;2. 颗粒太粗易堵网、焊点不均,太细易氧化、产生气泡;3. 黏度过高易少锡,过低易短路;4. 活性不足易虚焊,过强易腐蚀元件;5. 储存需控温湿度,开封后避免反复解冻,使用前需搅拌。选对焊锡膏并注意细节,可从源头减少焊接缺陷。
    焊锡膏如何悄悄决定波峰焊的焊接质量?从这五个方面看懂门道
  • 低温锡膏:电子焊接的“温和革命者”为何成为行业新宠?  
    低温锡膏是熔点≤183℃的无铅焊料,核心合金包括 SnBi(138℃)、SnAgBi(170℃)、SnZn(199℃),具有低能耗(节能 25%)、高可靠(缺陷率 < 3%)、环保(符合 RoHS 3.0)等特性。其代表性产品在消费电子(如联想笔记本)、新能源汽车(电池焊接)、光伏等领域广泛应用。行业预言其将成主流,源于电子设备小型化对超细焊点的需求、碳中和催生的绿色制造刚需,以及第三代半导体等新兴领域对低温焊接的技术依赖。数据显示,2027 年低温焊接市场份额预计达 20%。尽管面临机械强度和工艺兼容挑战,但通过材料创新和产线升级,低温锡膏正从替代方案转变为推动行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低温锡膏:电子焊接的“温和革命者”为何成为行业新宠?   
  • 出口 新三样 火了 它们对锡膏的要求和传统电子有啥不一样
    我国出口“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对锡膏的要求显著高于传统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需耐高温、抗振动且通过无卤素认证的高可靠性锡膏;锂电池要求低电阻、耐电解液腐蚀的高精度产品;光伏组件需要抗紫外线、耐候性强且能适应极端温度的特种锡膏。传统消费电子侧重小型化、低成本和短期性能,而“新三样”更注重极端环境下的耐用性、可靠性及环保认证,体现了我国出口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锡膏需求从“精致适配” 转向“硬核抗压”,成为“中国智造 崛起的微观注脚。
  • 波峰焊机与助焊剂的适配指南:初入行业必知的选择逻辑
    波峰焊机与助焊剂的适配,本质是“工艺需求决定材料特性”的典型应用。对于初入行业的从业者,掌握设备分类的核心差异(如锡波形态、焊接环境、温控精度),并基于产品类型(消费电子/工业设备/军工器件)和工艺目标(效率优先/可靠性优先/成本优先)反向推导助焊剂参数,是快速建立选型逻辑的关键。
    887
    04/22 10:50

正在努力加载...

入驻企业中心
  • 发产品/方案/资料
  • 拓展潜在客户
  • 免运营内容同步
  • 高曝光提升影响力
立即入驻

采购产品

发布采购需求
在线询单,匹配精准供应商!